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腸癌患者化療期間的護理注意事項

腸癌患者化療期間的護理注意事項

腸癌新輔助同步放化療治療措施,可以提高5年生存率為60%~70%,局部複發率降低到2%~11%。化療對腸癌各期治療可控制其發展。臨床上化療常採用靜脈、動脈、腔內。肌內注射及口服等途徑給葯。現代醫學的介入療法,是化療的新途徑。治療前向患者做好有關治療的宣教和解釋工作,做好腸癌化療的心理、併發症、飲食、藥物外滲等護理尤為重要:

一、腸癌化療的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對於疾病和治療效果往往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化療病人多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特別是首次化療者,表現有恐懼、疑慮、緊張等心理。對此,制定出相應的護理措施,在建立良好的相互信賴關係的基礎上,給予病人誠摯的安慰、鼓勵,向病人及家屬介紹有關化療的必要性,化療期間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同時介紹一些同類化療病人的認識與體會,消除病人的顧慮,樹立信心,使其願意接受化療,並在化療前向病人及家屬做好宣教,將化療前、化療中、化療後的注意事項,向病人及家屬仔細講解清楚,認真解答病人提出的各種問題,幫助病人樹立與疾病作鬥爭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二、腸癌化療期間併發症護理

化療前應對病人的整體情況進行全面的評估。如身體狀況不能耐受化療者,白細胞低於正常值者,先予以全面的檢查和系統治療,待身體狀況好轉後,再行化療,化療期間應注意監測生命體征、血常規、肝腎功能,及時處理各種併發症。當白細胞低於4.0×109/L以下時,病人機體抵抗力下降,不能耐受化療時,應停止化療,改善全身狀況。而血小板下降較晚,應觀察病人有無細微出血徵兆,如皮膚瘀斑、牙齦鼻腔出血、靜脈穿刺出血、注射部位有無滲血,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當血小板下降時應囑病人多休息,不做劇烈運動,防止因活動時機體軟弱無力、貧血而發生外傷及出血,進行各項護理治療時動作輕柔,注射後用棉簽壓迫穿刺部位無出血為止,同時服用升高白細胞藥物。

三、腸癌化療的飲食護理化療前飲食護理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油膩食物及飲冷水,化療前1~2h限制飲水。結腸造口飲食護理 結腸造口病人原則上不需要特殊的忌口,進均衡飲食即可。在嘗試新飲食時,一次食入量不宜過多,待無不良反應後,下次可略增多。平時應多食新鮮蔬菜及水果,少食油膩性食物,炎熱時應多飲水。大便量少者,可多進粗纖維食品。化療前後加強營養、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四、腸癌化療引起的胃腸道反應護理

噁心、嘔吐是化療病人最為常見的化療副作用,應耐心向病人解釋,積極鼓勵病人克服恐懼心理。化療期間常規使用止吐藥物,針對化療期間出現頻繁嘔吐者,化療時加大止吐藥物的劑量,常採用胃復安20~30mg+維生素B620mg靜脈滴注,並聯合使用非那根肌注,一般能收到較好效果。對於強致吐化療藥物,靜脈注射速度一定要緩慢,靜滴時速度控制在30滴/min左右為宜。

五、腸癌化療藥物滲漏損傷的預防護理

正確選擇血管以前臂、手背為宜,避免在關節、指間、小靜脈注射。並努力提高穿刺技術,盡量一次性成功,注意保護血管,每次用藥治療後,指導病人對雙上肢血管輕輕按摩、局部熱敷等,可增加血液循環及血管彈性,減低脆性。

減少化療藥物對血管壁的刺激在用藥前後注射或輸入生理鹽水50~100ml。在靜滴化療藥物時,勤巡視,觀察針頭是否在血管內(看是否有回血),看局部是否有紅腫,並加強宣教,使外滲的早期癥狀及時得以發現、處理。應將針頭固定牢固,如有外滲應立即停止用藥,用空針盡量回抽,並抬高患肢,做好局部處理,如外敷、局部封閉等。

手術後是可以配合中藥的治療,中藥如人蔘皂苷Rh2(含量不低於16.2%)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有文獻支持,人蔘皂苷Rh2能抑制結腸癌細胞的增殖,影響端粒酶的活性,誘導結腸癌細胞的凋亡,防止複發和轉移,聯合放化療有增效減毒的作用。減少放化療的毒副作用,提高治療的效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無價 的精彩文章:

化療結束後身體多久可以恢復正常?
癌症患者晚期治療要堅持以人為本,個性化治療

TAG:健康無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