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詞不明,誤讀全句——那些年被我們誤解的詩詞名句

一詞不明,誤讀全句——那些年被我們誤解的詩詞名句

一詞不明,誤讀全句

——那些年被我們誤解的詩詞名句

中國作為詩歌的國度,歷來不缺名句名篇,很多詩詞名句名篇都廣為傳誦,深入人心。然而,我們對一些詩詞名句的理解其實並不準確,而原因恰恰是我們對於其中的某些字詞的錯誤理解,如若不信,我們看看下面的詩句吧。

1、為伊消得人憔悴

此句出自宋代詞人柳永的《鳳棲梧》,因其形象貼切地表達出了情意的深厚與執著,感人至深而為人熟知。但很多人對於其中「消得」二字的理解其實是不正確的。「消得」在此句中並非「消瘦得」「消減得」意,它應該理解為「值得」意。

此種用法並不少見,如宋·辛棄疾《西江月·用韻和李兼濟提舉》詞:「且對東君痛飲,莫教華髮空催。瓊瑰千字已盈懷,消得津頭一醉。」意思是指美好的詩文已經寫就,值得我們在分別是痛飲共醉。元·張壽卿《紅梨花》第二折:「早是他內性兒聰明,才調兒清正,這兩般消的人欽敬。」此句意為「他」因擁有良好素質而值得人敬佩。明·陶宗儀《輟耕錄·食品有名》:「(河豚)形殊弗雅,然味極佳,煮治不精,則能殺人。所以東坡先生在資善堂與人談河豚之美云:據其味,真是消得一死。」此句意為蘇軾以為河豚味美,值得人為之冒生命危險去品嘗。明?馮夢龍《灌園叟晚逢仙女》「我想得個好策在此,不消與他說得」中「不消」就是「不值得」意。

柳永在詞中著力渲染他的滿懷愁緒揮之下去,原因是他以為自己值得為之付出,因此它不僅不想擺脫這「春愁」的糾纏,甚至心甘情願為「春愁」所折磨,即使漸漸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決不後悔。正因有這層意味,王國維才會在《人間詞話》中以此句來概括描述治學建業的第二重境界。

2、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此句出自李清照的《如夢令》,很多人把「爭」理解成了「爭搶著」,也是誤解了原詞句。此詞是記錄詞人少時外出遊玩的情景。作者「乘興而來,興盡而歸」,因歸時天色已晚,加之「沉醉」而「不知歸路」才會「誤入藕花深處」。此時作者乘一葉詞扁舟,既不在繁忙渡口河道,也非有人催促,因此根本無需與人「爭」先搶行。如果理解成「爭搶」反而破壞了此詞所極力營造的幽美寧靜的畫面美、清新別緻的意境美和輕鬆隨意的心情美。

其實,「爭」在此處應理解成「怎、怎麼、如何」。在這古代漢語中實為常見。如柳永《鶴衝天》中「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盪?」就是說自己沒有得到施展抱負的機會,壯志難酬,怎麼會不心生鬱悶而行為放縱呢?而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南宮長萬雖勇,爭奈車徒先散,只得驅車而退」一句中,此意更為明顯。

在詞中,作者在藕花深處,見無路可去,一時間自然會有「怎麼渡,怎麼渡」的急切與忙亂,在誤打誤撞的划行中「驚起一灘鷗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敬亭山上月 的精彩文章:

TAG:敬亭山上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