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醫生朋友的正確使用方法

醫生朋友的正確使用方法

至2016年底,我國有執業醫師(含助理醫師)319.1萬人,如果一個家庭只有一個醫生,按照一個標準的7口之家計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孩子),我國只有319.1萬×7=2233.7萬人有醫生親屬。

如果把七大姑八大姨都算上,按照一個家庭20個人計算,也只有6382萬人有醫生親屬,那麼另外13億多的人就都沒有醫生親屬了。

所以,如果你恰巧有一個醫生朋友,那麼恭喜你,你可以完美彌補以上不足。但是,前提是你得學會正確使用你的醫生朋友。

嗯,我知道,你的醫生朋友可能沒有他帥,但實際上你的朋友更實用

好了,廢話少說,直接解讀說明書。

一、醫生朋友的核心價值是他/她具有醫學知識和醫療經驗的同時,又是你的朋友,在最關鍵、最痛苦的抉擇關頭,他/她可以用一句話把事情說清楚:如果病人是我爹,我就選A。

簡不簡單?明不明了?你是不是就想直接知道答案?

雖然現在獲取信息和知識變得越來越容易,雖然人工智慧日星月異,但醫學仍然是門檻很高、不但需要知識更需要經驗、事關自己生命健康的學科。在真正生病的時候,你仍然需要的是一名醫生,而不是自己動手或者靠機器人。培養一名合格的醫生,從高考劃線開始算,至少需要10年甚至20年的時間。

1、初級使用:

我們常常看到網上的吐槽,因為肚子痛,上網搜索,結果搜來搜去發現自己最大的可能是得了癌症,然後懷著極其悲壯的心情——甚至都開始安排後事——去醫院看病。結果當然都是喜劇。如果這種情況,可能你的醫生朋友在電話里就可以打消你的顧慮,甚至開始嘲笑你,告訴你其實不是人人都有機會的癌症的……

玩笑過後,你的朋友會給你一個明確的建議,或者觀察幾天,或者去某某專科看病,直截了當。

2、中級使用:

當你或你的家人真的不幸生病,並且已經進行了初步檢查,你的醫生已經給了你建議過後,你可能還是舉棋不定的時候,請打電話給你的朋友,介紹情況。

約翰的父親老約翰頭暈(想了半天,小張小李小王都不吉利,還是讓外國人去得病吧),到醫院檢查說是高血壓,醫生三令五申說必須堅持服藥治療,而且是終生服藥,還要監測血壓,還要定期來醫院看病,巴拉巴拉……

從醫院出來後,老約翰覺得頭不怎麼暈了,自己一直很健壯,怎麼可能得高血壓?吃一輩子葯?是不是想多開藥吃回扣? 而且一看劃價單,藥費這麼貴!切!索性葯也不開,直接回家了。

小約翰得到消息,上網查了一下,覺得父親應該聽醫生的。但是老約翰一直很強勢,說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啦。這時候,聰明的小約翰撥通了醫生朋友的電話。

醫生朋友跟小約翰是發小,一口一個約翰叔叔,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就差點沒有求著約翰叔叔堅持治療了。於是,避免了日後可能出現的中風、心梗、心衰、腎衰……

約翰一家繼續過著幸福的生活。

3、高級使用

上面提到的高血壓治療,是公認的、沒有爭議的,只要好好跟醫生溝通應該就可以做出正確的選擇。但是醫學上有些情況是有爭議的,或者說有不同的處理方式的,這個時候,你的醫生會竭盡所能向你解釋,說明不同的處理具有的好處和風險。

然而

醫學界都存在不同見解的問題,你作為一個醫學小白,是不可能完全理解和領會的,此時你內心的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醫生,你說咋好就咋辦!

哎!!!!!!(請允許我在這裡伸長脖子先長嘆一聲)

如果事情有那麼簡單,你的醫生也就不會跟你解釋這麼多了。

在這裡,我連栗子都不敢舉了,因為類似的任何一個栗子,不同的醫生都有不同的看法。這個時候,聯繫你的朋友吧。

你的朋友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如果他不是這個專科,他可以去檢索、去向他的同事同學老師請教(不好意思各位同仁,是不是出賣大家了?)——來給你提出建議。

你的朋友會綜合病人的情況、你的家庭情況、經濟情況、專科醫生的意見、已有的臨床資料、甚至病人和家屬的信仰或者迷信等,來給你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同時還可以協助專科醫生向你解釋病情和治療方案。

當然,必須說明的是,再好的朋友,也只是朋友,也只能給你提建議,最終的決斷,還是你和你的家人一起做的。

如果通過艱難的討論,你仍然難以決斷,你的朋友就可以放出大招:如果病人是我爹,我選A!

4、榨乾你的朋友

當遇到一些緊急、危重的特殊情況時。比如:高齡病重要不要進監護室、要不要氣管切開、ICU多日救治後是放棄還是繼續、惡性腫瘤是姑息治療還是積極治療、已經花了很多錢要不要賣房子繼續治療……

你與你的醫生已經充分溝通,但是仍然猶豫不決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你的朋友確實是你的朋友(是不是有點挑撥離間?哎!貌似給自己挖了一個坑),請毫不猶豫撥通他的電話。

接下來,就是你們之間的充分交流了。

但是,這個時候你的朋友大招已經放了,只能是跟你商量。

二、醫生朋友絕對不是用來挂號、預約專家、排隊插位的。

首先,這些事情是小事,無非就是多等一會兒。而且,插隊這種事也不文明對不對?我們教育自己的孩子都是要守規矩,不能到了我們這裡就雙重標準對不對?

其次,我斷言,你的醫生朋友最不擅長的,就是插隊了。醫生的職業特點就是守規矩、尊重客觀規律、遵守各種醫療規程。在插隊這件事情上,醫生是有巨大的畏難情緒甚至有羞愧感。所以,不要難為他們了。

第三,既然號販子可以成為一個產業鏈,說明專家號是稀缺資源。你的朋友可能是一名醫學專家,但在這方面,他絕對不如號販子。而且,你的朋友此時可能只是一名主治醫生或者住院醫,專家於他們也是他們認識專家、專家不認識他們啊!

三、請節約醫生朋友的時間。

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醫生都很忙,有時候是忙著處理病人,有時候是持續工作30多個小時後想睡一覺。

所以,在交流的時候,請使用「開門見山」的敘事方式,直接說事。如果是微信簡訊,無需使用「在不」一類的辭彙。當然,如果電話沒人接,就不要再打了(除非是緊急情況),發條信息,他空了會回給你的。

四、不要提過分的要求。

「小王啊,我媽,也就是你表奶奶,現在在縣醫院呢,明天想轉到你們醫院,你給安排一下!」

「李醫生啊,你們醫院肝膽科的王院士挺有名的,你幫我加一個他的號!」

「小張啊,我這裡有一張片子,你能不能找你們醫院外科專家看一下?」

「歐巴醫生思密達,我爸在你們醫院外科住院,你能不能安排他們科主任給咱爸做手術?」

「哥們兒,我知道你喊不動專家,你讓你在婦科、內科、外科的同事給看看,還不簡單么?」

……臣妾做不到啊!!!

你的朋友雖然在這家醫院上班,但也是打工而已啊!醫院也不是他開的,院士、教授、主任什麼的也不是他的下屬啊!

即便是請他的同事幫忙看,也屬於動用他的人際關係。

那麼,他可不可以為了你去求別人呢?當然可以!但前提是你跟他的關係夠鐵!如果你們的關係夠鐵,他還是做不到的話,那就說明你的要求過分了。

五、如果你有一個醫生朋友,請多幫助他、關心他。

做一名醫生很不容易,很辛苦、也很貧困(除了金字塔頂端的2-5%的那部分大佬們比較富裕,中國大部分醫生都很清貧),支撐他們繼續幹下去的,一方面是情懷,一方面是不知道除了醫還能幹什麼,剩下的就是朋友們的支持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醫精誠 的精彩文章:

同濟人生最坎坷的教授夫妻
孕3+月開始保胎,你不知道我經歷了什麼……

TAG:大醫精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