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阿里雲成全球第四大雲服務商 未來計劃重點發展混合雲

阿里雲成全球第四大雲服務商 未來計劃重點發展混合雲

當前的雲計算行業發展火熱,雲服務商競爭激烈,在全球範圍內,德意志銀行曾對雲計算行業研判預測,稱阿里雲的業務體量將很快超過谷歌雲計算的全球體量,進入全球前三,形成「3A」(亞馬遜AWS、微軟Azure、AlibabaCloud)的競爭局面。

在雲計算領域,阿里巴巴已經成為了繼亞馬遜、微軟和谷歌之後的全球第四大雲服務提供商。

根據研究機構Synergy的最新排名,今年一季度,阿里巴巴雲服務業務收入實現翻番至7億美元,超越了IBM,全球排名第四,這也意味著阿里巴巴已經從為中國本土企業提供雲服務,逐漸走向了全球化,為更多國際客戶提供雲服務。

在2018財年,阿里雲收入為整個集團貢獻了超過20億美元的收入,服務對象覆蓋歐洲和美國公司,包括洲際酒店集團、畢馬威、雀巢、菲利普、SAP和施耐德電氣等在內的國際巨頭都是阿里雲的客戶。

和全球頂尖的科技巨頭們一樣,阿里巴巴也正在積極建立數據中心,並通過收購等方式加快雲業務的發展。阿里雲在亞太地區的業務也已成為僅次於亞馬遜雲AWS之後的第二大提供商。AWS佔據了全球雲服務市場40%的份額。

馬雲也曾在致股東的公開信中稱:「阿里雲承載了中國35%的網站並為之提供雲計算和大數據的服務,而且也已經成為名列世界前三的雲計算公司」。

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已經達到百億美元。不過,要最終成為全球性的雲服務領導企業,阿里巴巴還需要持續大力的投入來提升業務規模。目前阿里巴巴和排名第三的谷歌差距還很明顯。谷歌早些時候透露其雲業務季度收入達10億美元。儘管阿里巴巴在雲基礎設施的建設方面投入巨大,包括建立私有雲等,但其市場份額仍然僅佔5%左右。

在過去的幾個季度中,阿里雲一直保持著三位數的收入增幅。摩根士丹利的報告曾經預測,阿里雲的單獨估值已達390億美元。報告還稱,未來5年內,阿里雲的營收將突破185億美元,成為阿里巴巴的下一個「增長極」。

不過,隨著雲業務基數的不斷擴大,有分析預測,阿里雲業務增速將會放緩。根據研究機構RaymondJames的預測,未來兩年,阿里雲增速將放緩至87%和60%。

另一大挑戰是說服更多國際企業將更多數據存儲在阿里雲上。目前阿里雲的主要服務對象仍然是中國本土企業以及中國本土的出海企業。根據研究機構Gartner發布的2018年雲基礎設施市場報告,由於監管和合規性的問題,國際巨頭可能會擔憂將數據存儲在阿里雲上,哪怕它是通過第三方審計的。Gartner針對近千名調查者的報告顯示,只有2%受訪者在阿里雲上運行了應用程序。

目前,阿里雲正在全球部署大型的雲數據中心,啟動在歐洲、澳大利亞、日本和中東的數據中心。以日本市場為例,目前阿里巴巴集團與軟銀已成立合資企業,希望將雲服務帶到日本。據《日經新聞》預測,到2018年,日本的雲服務市場規模預計達到5000億日元左右,若阿里巴巴能實現銷售目標,將佔據日本雲服務市場的20%。

阿里雲總裁胡曉明也曾透露,阿里巴巴在未來5至10年會重點發展混合雲。「對於阿里雲來說,公共雲計算是未來,但同時私有雲在一定時間內也會並存,所以我們堅持的是公共雲+專有雲兩者組合在一起。」胡曉明表示。

這兩年,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通過混合雲架構去利用公共雲的計算能力和優勢,預計混合雲是一個長期的趨勢而在未來,這個趨勢會越來越明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DC快訊平台 的精彩文章:

微軟加深混合雲市場布局:混合雲平台Azure Stack 規模再擴大
信用卡發行商Visa公司數據中心出現故障 業務中斷10小時

TAG:IDC快訊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