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拒絕要求而不傷害孩子,需要這樣做

拒絕要求而不傷害孩子,需要這樣做

小女孩滿臉是淚,嚶嚶啜泣,不停地叫著媽媽,媽媽,向另一個方向張望著。

奶奶抱著她,邊走邊哄:不要哭了,這麼大的姑娘了,讓人看到你哭的樣子多醜啊。

這是熟悉的情景。媽媽要上班工作呢,小孩子就由奶奶帶。然而,小孩子不依不饒地要媽媽。

怎麼處理呢?

禁止型

不準哭,再哭就不要你了。或者:再哭媽媽永遠不回來了。

這話,一般是媽媽(也有照顧者)講的。即用恐嚇的方式,嚇唬孩子,讓孩子聽話。其實是禁止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粗暴地讓孩子不能有情緒地接受某種現實。

是的,現實是孩子必須接受讓媽媽離開。

可是,孩子就是想要媽媽更多的陪伴關愛和照顧。孩子就是不願意跟媽媽分開。孩子就是不願意接受現實。

那麼,如何讓孩子接受現實,就是一個很大的養育問題。

一個事實是,當孩子內心的願望得不到現實中的滿足時,孩子需要在現實與內心需求之間維持一種平衡。這種平衡其實就是心理平衡。通常,情緒反應是達到平衡的良好介質。

比如說,孩子的內心需求是要媽媽陪伴。現實則是要跟媽媽分開。那麼,內心的情緒就是介於二者之間的橋樑。

孩子會產生不情願,生氣,憤怒,不甘心,難過,失望,等等情緒。而正是這些情緒過程中,孩子內心逐漸接受了現實,不執拗於一定要滿足自己的需求。

而那些任性的孩子,則在這個過程中,一直執拗於滿足自己,而不願意接受現實。

不管怎樣,這個過程或長或短,是不可或缺的過程。

也就是說,需要容許並妥善處理孩子的情緒。

簡單粗暴地禁止,會在孩子內心留下很大的創傷。而這些情景則可能在成人眼中是微不足道的。

理智型

另外一種方式,就是講道理。

曾經做過奶爸。是在女兒斷奶期間。那個小不點就是不吃飽,不停地哭,哭。

於是,我就耐心地勸導她:你媽媽要上班,所以你要斷奶。爸爸也沒辦法啊(其實,我蠻心酸的哈,包括現在),你不吃飯怎麼辦呢?

剛剛十多個月的小不點似乎就聽懂了,不再那麼任性地哭了。雖然吃飯很難咽下的樣子,然而一口一口地慢慢吃了。

所謂理智型,就是設身處地地理解小孩子的心情,同時也知道現實的殘酷,把這兩點都告訴小孩子。

別以為孩子小什麼也不懂。其實,很多時候,不懂的不是孩子,而是成年人。如果成年人真的能夠講清醒,孩子似懂非懂的樣子其實是表達自己接受了。

是的,小孩子是可以接受的。但,也會在內心產生一種印記。那就是:我的願望是不能夠被滿足的。因為現實是不允許的。那麼,孩子可能會形成壓抑自己需求的一種方式。

這種方式,就是壓抑或委屈自己,然後為別人著想,很早就成為一個懂事的孩子。

滿足型

其實,我想說的是適度滿足。

孩子的天性,就是需要被愛的。

很多成年人,做愛是無師自通的。但是,會愛,則是需要學習的。那麼,孩子來到我們身邊,其實有一個目的,就是讓父母學會愛。

愛,就是去滿足對方。

愛孩子,就是去滿足孩子的需求,包括生理上的需求和心理上的需求。

很多成年人,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是沒有問題的。

問題在於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一是自己根本就不懂得孩子有什麼心理需求;二是忙於物質方面的獲得,根本 無暇顧及孩子的心理需求。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那麼,適當地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就十分重要。那樣孩子才能體驗到自己是被愛的,是值得被愛的;同時也能接受現實中的不允許。這樣孩子心理才是健康的。

對於要跟孩子分離這件事,要怎麼處理呢?我個人認為,媽媽要儘可能地多照顧嬰兒,不要跟嬰兒分離得太早。比如十個多月或一年後,再去工作。畢竟,現在很多家庭也不差那幾個錢兒。

同時呢,要穩妥地跟嬰兒分離。就是採取漸斷式、溫和講道理式相結合。

溫和講道理,就是允許孩子在分離的過程中有自己的情緒。理解孩子的感受,允許孩子哭,在孩子哭時不惱不怒,平靜地陪著。然後,堅定地分離。即告訴孩子:你可以哭,但必須接受現實。

作者:王金現,資深心理諮詢師。歡迎在文章後面留言索要諮詢聯繫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量心定製 的精彩文章:

TAG:量心定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