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江姐犧牲前希望兒子建設祖國,兒子長大後卻去了美國,至今沒回來

江姐犧牲前希望兒子建設祖國,兒子長大後卻去了美國,至今沒回來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江姐的故事,當年那部描寫她的事迹的《紅岩》曾給無數的人帶去感動和震撼。

江姐本名叫江竹筠,是一位出生在四川江家灣農民家庭的女性,後來成長為了我們在重慶的地下組織中的重要人物,她的丈夫是彭詠梧,也是我們先進的工作者,他在48年不幸戰死,同年,江姐也被敵人逮捕,關押進了那座臭名昭著的渣滓洞中。

江姐犧牲前希望兒子建設祖國,兒子長大後卻去了美國,至今沒回來

面對敵人的酷刑,她從未做過任何妥協,也沒有出賣任何同志,透露任何情報,最後,她在49年11月被軍統的人殺害,並且毀屍滅跡。

江姐生前留下了一個著名的作品,那就是《紅色遺書》,這其實也是一封託孤的遺書,收信人是他的表弟。在這封信中,江姐表現了她作為一位母親對兒子最濃的愛意,已經一個革命者視死如歸的執著。

江姐犧牲前希望兒子建設祖國,兒子長大後卻去了美國,至今沒回來

這封信中,她寫道如果自己他日遭遇不幸,雲兒就交給她的表弟了,希望雲兒以後可以追隨父母的足跡,以建設新中國為志,奮鬥到底。不要嬌養他....

這封信中的雲兒就是她和彭詠梧烈士的兒子,彭雲。彭雲在十九歲的時候考入了著名的哈軍工,後來和楊開慧舅舅的外孫女易小冶結了婚。77年恢復研究生考試後,他考入了中科院計算所,後來又成為了當時第一批公派的留學生。

江姐犧牲前希望兒子建設祖國,兒子長大後卻去了美國,至今沒回來

他在到了美國之後,陸續完成了自己的碩士和博士的學業,但他卻始終沒有回國的打算。彭雲說自己想不好回國之後做些什麼,他原本打算在外國做出一些事業再回國,但是還沒等他做出來自己就老了。說以他現在已經在美國定居了,而且還成為了馬里蘭大學的終身教授。

對於他的這個選擇,很多人都保持了批評的態度,因為他是中國最著名的烈士遺孤之一,他之前享受有這個光環帶來的福利和便利,但他卻沒有顧及到自己母親在監獄中為他寫下的那封《紅色遺書》,沒去為祖國的建設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對此彭雲說,他母親的遺願他只完成了一半,但究竟是哪一半呢?我們也不清楚他指的是什麼。

江姐犧牲前希望兒子建設祖國,兒子長大後卻去了美國,至今沒回來

隨著他年紀的增大,他在08年曾國探過親,面對記者的採訪,他向觀眾們講述了自己之前的人生經歷,卻依然對自己的去留問題沒有做出過明確的回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