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40億年後,星系潮汐力將會撕裂銀河系

40億年後,星系潮汐力將會撕裂銀河系

在一個非常黑暗的夜晚,從地球上的任何地方,我們可以看到銀河帶穿過我們螺旋星系圓盤,從側面延伸橫過天空。在南半球,我們也可以看到銀河帶變寬成為明亮的恆星突出部分,被蒙上塵埃,圍繞著銀河系核心的超大質量黑洞。

同樣從南半球,由於地球和太陽系的方位,我們可以看到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系,它們是被銀河系的引力捕獲的矮衛星星系群。然而,我們無法看到仙女座星系。

這實在是太糟糕了,因為仙女座正以每秒110公里的速度向我們逼近,它含有數萬億顆恆星,中心黑洞質量為一億個太陽質量。

星系碰撞在宇宙中司空見慣。關於星系如何成長,我們的最好理論包括正常的同類相食,至少對於較大的星系來說是這樣。在銀河系中,天文學家發現了長長的恆星流,在天空中描繪出弧和環,照亮了較小天體在很久以前向我們墜落時被星系引力所破壞的殘骸。

星系之間如何相互撕裂的物理原理和如果有人掉進黑洞,會導致人體被撕裂的原因是一樣的,這也是火星的衛星—火衛一有一天會被分解成環繞火星的一圈小石子的原因。它歸結於潮汐力,即當一個物體的一端比另一端更靠近引力源時,就會產生不均勻的引力。「潮汐」這個名字並不是巧合,因為它也解釋了為什麼地球上的海洋會對月球做出反應。

潮汐力的主要影響是拉伸和擠壓一個物體,使它沿著指向(和遠離)引力源的方向拉伸,並將其擠壓在垂直方向上。地球一邊的高潮與另一邊的高潮相對應,這兩者之間的區域處於低潮。同樣的,如果人的腳先掉進黑洞里,人體就會由於潮汐拉伸變得更長,但也會變得更薄,這個過程中被生動地稱為「義大利面化」。火衛一從火星感受到的潮汐力足以使這個小衛星在幾千萬年的時間裡被分解。

在星系碰撞中,潮汐力可以產生長長的恆星流光,在宇宙中延伸。當小星系落入更大的星系(可能有一天會是我們麥哲倫星雲的命運)時,恆星碎片會產生微弱的弧線,描摹它們的最終軌道。當大型星系聚集在一起時,這些恆星流可以被拋出數千光年長。

碰撞也會以其他方式引人注目,因為星系氣體聚集在一起會導致新恆星形成,給中心黑洞提供食物。隨著時間推移,星系的核心一起盤旋,恆星來回地移動,模糊了原來的結構,形成了一個橢圓的團塊。

我們可以在整個天空中看見星系合併,特別是在星系團中,星系團是巨大的質量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結構。然而,我們也知道,合併發生的頻率比過去要低。

隨著宇宙膨脹,已經不由引力束縛在一起的星系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所以它們相互碰撞的頻率就會降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將意味著更少的恆星,以及一個更黑暗、更孤獨的宇宙。

與此同時,我們還有仙女座。在大約40億年的時間裡,當仙女座撞擊的時候,它將是我們星系所見過的最大的光。雖然恆星會戲劇化的被亂拋,但我們的太陽系作為一個整體或許沒事。恆星之間的距離極其之大,以至於即使是在星系碰撞中,單個恆星幾乎總是相互擦肩而過。

當星系碰撞發生的時候,太陽已經接近生命的終點了,膨脹到紅巨星階段,將海洋煮沸,讓地球生命甚至地球毀滅。也許到那時,未來人類將會在其他地方見證這一切。40億年是很長的一段時間,這個碰撞肯定是值得期待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星一號 的精彩文章:

愛因斯坦又對了!天文學家確認廣義相對論在4.5億光年外仍然生效
為什麼我們的宇宙是四維時空?還有其他維度嗎?

TAG:火星一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