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理解拼多多的上市?

如何理解拼多多的上市?

短短三年時間,拼多多匯聚了三億多用戶,過百萬賣家,建立起異類的、「拼」的線上電商生態。

拼多多的增速,令人費解,但這又是確確實實的存在。

阿里做到GMV千億,用了5年時間,京東用了10年,拼多多則在2017年做到了1412億人民幣GMV,這是這家公司成立的第二年。2018年Q1,拼多多的GMV為622億人民幣,按照這規模初步估計,2018年全年將在3000億區間。

2017年拼多多訂單量為43億,2018年Q1訂單量為17億,客單價分別是32.8元、36.6元。

GMV增長背後,是用戶數的迅速攀升,根據拼多多招股書披露,拼多多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12個月中的年活躍用戶達到2.95億,而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12個月,年活躍用戶為2.45億,這意味著拼多多單季用戶增長5000萬。阿里、京東在2017年底分別為5.15億、2.92億年度活躍用戶,2018年Q1分別為5.52億、3.02億的季度活躍用戶。阿里單季度增長了3700萬,京東增長1000萬。

活躍用戶數規模來說,拼多多超越京東指日可待,與阿里的差距,也僅剩半個身位。

拼多多的用戶增長背後支撐,是另一組數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指出,中國線上購物用戶從2013年的3.02億增加至2017年的5.33億,同年移動互聯網用戶人數為7.53億。

京東挑戰天貓的競賽,是「存量競爭」,拼多多在此之外,與京東、天貓相安無事,吸引的更多的是新的一批移動互聯網增量用戶群。

5.33億線上購物用戶群與移動互聯網人數7.53億,或者乾脆以阿里2018年第一季度的5.52億活躍用戶與微信的10億活躍用戶的數量差,就是拼多多為什麼要IPO融資的原因所在——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7.53億移動互聯網人數終將養成線上購物習慣,拼多多需要融資,加快步伐。

拼多多的崛起,絕非「9.9包郵」這一招,電商是個複雜體系,商品價格、資金與支付、供應鏈、倉儲配送等等。價格因素之外,拼多多崛起,核心是「交易門檻的降低」。

拼多多通過微信,觸及到了淘寶需要花費更多成本才能觸及到的用戶,這是拼多多成功的原因所在,拼多多切割了淘寶的增量——2018年春晚期間,淘寶推出「親情賬戶」,冠名春晚,希望通過紅包形式,推動年輕人為父母等開通淘寶,其實也是基於如此考慮。

電商交易門檻,兩個層面,對商家而言,是獲客成本,對用戶來說,是交易成本。

在用戶層面,拼多多降低了交易成本:1、微信通過微信紅包,將用戶建立支付賬戶的門檻降低了;2、通過微信群、朋友圈「拼團」的方式,點對點的方式,也降低了用戶信息篩查、商品選擇的門檻。

黃崢一直強調,淘寶、京東都是搜索引擎式的電商,就是電商版的Google,對於拼多多而言,更想做一個電商版的Facebook。「以搜索為導向的電商,終究也會認識到拼多多是一個不一樣的物種」。

拼多多的核心是社交基礎上的商品推薦與發現,以「拼團」、「砍價」這一類似遊戲的玩法,打爆款。這與黃崢此前遊戲從業經驗有關。

完整地描述拼多多用戶群,其實是「熟人社會」。

陌生人社會,傳播依靠媒體,第三方信任備書;熟人社會的傳播與維繫,依靠的是八卦,「口口相傳」——嗯,區塊鏈,P2P。

以上,是拼多多過去三年的「上半場」故事與邏輯,在我看來,IPO除了資本市場未來並不樂觀,拼多多與小米、美團點評一樣,必須搶先機趕時間之外,更像是拼多多下半場序幕的一次開啟。

融資之後,拼多多會花錢做什麼?

細數下來應該是:1、擴大買家數量,提升用戶參與度;2、豐富商品品類和選擇;3、提升品牌認知度,將強品控;4、增強技術投入,以及人才投入(目前拼多多只有1159名員工,平均年齡26歲);5、戰略投資和擴張機會。

我覺得,投資領域與商品品類豐富上,最值得關注。2015、2016兩年,自營業務曾是拼多多主要構成,2017年第一季度拼多多才轉型為「平台型電商」。電商這兩年最大的轉變,其中一條就是從「物以類聚」向「人以群分」升級——淘寶的社區化、淘寶心選、小米、網易嚴選都是「人以群分」的嘗試,拼多多也是如此,黃崢與雷軍一樣,也樂於講Costco列為學習標杆。

黃崢稱,「拼多多致力於提升供應鏈的效率和質量」,按照Costco或小米的邏輯,未來拼多多向供應鏈投資,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謝璞筆記 的精彩文章:

TAG:謝璞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