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零差評國片出現了!國產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票房50億都不嫌多

零差評國片出現了!國產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票房50億都不嫌多

有部電影還沒上映,就已經被捧成了國產電影暑期檔的神葯。

票房,炸了。

目前電影的點映票房已經破億,在排片佔比僅為10%左右的情況下,票房貢獻率接近40%,業內人士的票房預測,全都是奔著30億去的。

口碑,火了。

影片相關的內容早就出現在了各大社交平台上,零差評新片的眾口一詞,成為比貓眼9.7更有說服力的推薦。

腰板,硬了。

這一次,我們終於不用再羨慕別人家的電影了,因為我們的導演也拍出了一部與現實正面剛的電影,一部直奔著現實去的電影——《我不是葯神》。

零差評國片出現了!國產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票房50億都不嫌多

海報多歡樂,電影就多扎心。

電影說的,分分鐘戳中國人的心窩子——葯、窮、活著。

根據真實的「陸勇事件」改編。

零差評國片出現了!國產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票房50億都不嫌多

本片的監製寧浩本來看了本子就想親自上,但作為「壞猴子電影計劃」的創始人,他最終將這個項目交由新導演文牧野,退居二線扶持新人。

三駕馬車,一部好電影。

零差評國片出現了!國產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票房50億都不嫌多

主演——山爭哥哥,當了一輩子電影人,46歲因為這部電影引發的懟流量為王事件,被親媽粉捧成了中老年流量之光。

零差評國片出現了!國產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票房50億都不嫌多

一部電影而已,憑什麼這麼硬?一群主演,徐崢、王傳君、譚卓、章宇、周一圍而已,都沒一個流量,票房憑什麼就是這麼炸?

零差評國片出現了!國產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票房50億都不嫌多

憑一句話——這是一部我們過去想拍卻不敢拍,想拍卻拍不出的電影。

現在它卻bang地一聲,被這群電影人猛地撂在觀眾眼前。

這只是一次中國現實主義電影的強力回歸?在我看來,電影能上映,就是奇蹟。

電影放在這兒了,誰還敢說咱們國產片沒希望?

國產片像這麼拍,這是多解氣呀!

沒見過這麼拍電影的,先讓你笑,再讓你哭,最後哭完了,覺得憋屈,憋屈完了,又覺得爽、解氣。

最能讓人五味雜陳的,大概就是現實吧。

而這部電影,是真的把現實,拍出來了。

故事,很簡單。

一切故事,都因葯而起。

電影背景設定在了2002年。

一種白血病患者賴以生存的葯,名為「格列寧」。這是一種專利壟斷的天價葯,曾經國內4萬一瓶,普通人根本吃不起,只能坐著等死。

但印度有一種仿製葯,藥效相同,價格才兩千。這種葯在中國還屬於未經許可的「假藥」,想要吃,得偷偷找代購。

徐崢飾演的前印度神油店老闆程勇,正遭遇生意失敗,妻離子散,老父親還患上了絕症要動手術。結果王傳君飾演的角色,卻將他帶上了一條「葯神」的不歸路上。

零差評國片出現了!國產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票房50億都不嫌多

程勇就抱著試試的心態去代購了藥物,卻發現,這裡面有著巨大的商機和市場,因為對於那些買不起救命葯的患者來說——

命,就是錢。

零差評國片出現了!國產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票房50億都不嫌多

你要命,我要錢。

要錢的程勇拿到了格列寧的獨家代理權,在國內售價五千一瓶。

要命的廣大白血病人,得到了活下去的機會。

病友們紛紛給程勇送錦旗,稱其為葯神。

整個上半部電影,就這樣在徐崢踏上印度之路的過程中,以荒誕情節、快速剪輯和印度音樂硬是拍出了「印囧」的感覺,而後的那些追車搶葯、夜店狂歡的場景,又在利益衝突、法律壓力帶來的衝突中,將戲劇性推向高潮,電影的喜劇感,也隨之進入高潮。

零差評國片出現了!國產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票房50億都不嫌多

但不是所有好笑的電影,都叫喜劇。

國內販賣「假藥」隨時會有牢獄之災。

為了賺錢,他拼了。

零差評國片出現了!國產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票房50億都不嫌多

但隨著程勇賣葯生意不斷做大,他結識了譚卓飾演的因為女兒患白血病而不得不去夜店跳鋼管舞的單親媽媽、章宇飾演的因病怕拖累家裡偷偷跑出來打工的黃毛、楊新鳴飾演的邊佈道邊薦葯的白血病患者教會牧師。

也是在接觸患者的過程中,他意識到了賣的不僅僅是葯,更是這些患者活下去的希望。

當警察開始查封格列寧,干不幹下去,對病人而言意味著生死,對程勇來說,意味著是否要繼續犯法。

散夥飯,成為了全片的分界點。

主創團隊在此處將電影一分為二。

前半段荒誕中帶有黑色幽默,後半段隨著團隊散夥、兩個成員先後病逝,直到最終徐崢做出最後的選擇,故事就像被灌了鉛,越來越沉重,越來越悲涼,直到那個讓人淚奔的大結局,生命權與法律之間張力,構成了影片中最有力量的部分。

就好像片中的一句台詞一樣:他才20歲,他只是想活著,這有罪嗎?

這麼沉重的話題,卻在國產商業片少有的流暢的敘事節奏、恰到好處的喜劇設置,以及並非刻意煽情的悲傷涌動下,化作了一部讓人先笑後哭的作品。

這不是讓電影對抗世界,而是讓電影成為了現實的一部分。

但《我不是葯神》的一小步,已經是國產電影的一大步了。

一個流量都沒有,全是一流演技的國產片見過沒有?

還必須說,這部電影,還真是電影界的淘金者。

被寧浩和徐崢找到電影里的,個個都發光——

零差評國片出現了!國產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票房50億都不嫌多

雖然這些演員,都不怎麼紅。

為什麼說這幾個主演的表演很重要?因為喜劇只是電影的殼,只有他們的演技,才能還原電影的魂。

最令我眼前一亮的,首先是徐崢,不是光頭亮了,而是戴著假髮的角色亮了。

這個角色,演出的是救贖。救贖的是誰?是患者,更是角色自己。

零差評國片出現了!國產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票房50億都不嫌多

程勇是個什麼人?不就是無意中被推到風口浪尖的小人物?沒有什麼野心,只是想賺點小錢,保住孩子的撫養權,湊到給老父親的醫藥費而已,就像他自己說的,我就是要錢,我不是什麼英雄。

可是當他眼睜睜看著這麼多人的命,就指望著自己的葯,精緻利己主義化?還利己得下去嗎?

到了最後,是什麼讓他倒貼錢去購葯賣葯?

一場戲就說明問題,王傳君飾演的角色自殺沒成功,他去探望,王傳君還像第一次見面一樣,請他吃橘子,他輕輕地問,怎麼弄成這樣?

看著曾經一起買葯的戰友,就這麼死在自己面前,還能惟利是圖嗎?還能冷眼旁觀嗎?那麼多活生生的命啊,一明一滅之間,就沒了,還能說這就是賺錢?

零差評國片出現了!國產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票房50億都不嫌多

舍己,救人,並不是那麼崇高的事情,只是當那麼多白血病患者都眼巴巴地等著他的救命葯,賺錢好像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這是個被現實逼出來的「葯神」。

徐崢的演技,達到了他職業生涯的巔峰。

某種程度上,他的表演本身,就成為電影氛圍的風向標:上半部的他,那麼生動,活泛,一邊和印度人講價,一邊罵對方,面對葯神的美譽,坦蕩蕩說自己就為錢的囂張。

零差評國片出現了!國產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票房50億都不嫌多

但下半部呢?最打動我的可能還不是他在戰友去世後的悲傷,而是當他真正了解白血病人痛苦的時候,那種身體自然散發出來的痛苦。

只是進入一場戲,那是演。

進入一個角色的靈魂,那才是表演。

徐崢這一次,真的做到了——表演。

零差評國片出現了!國產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票房50億都不嫌多

但精彩的只是徐崢?只能說這群演技派,簡直是個頂個的演技大爆發。

先說幾個演戲的故事吧,戲裡的和戲外的。

王傳君為了演出白血病人的那種虛弱感,一早去醫院卧底,又把自己關在醫院的病房裡,兩天兩夜沒睡覺。

零差評國片出現了!國產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票房50億都不嫌多

所以才有了那場他演的角色好不容易醒來,故作輕鬆地跟其它人開玩笑的悲涼。

那種生理上的病態感,那眼睛裡的血絲都是真的,這個角色的油膩、世俗、絕望、痛苦,還有他的希望、堅持、挺拔、釋然,都是真實的。

當這個從喜劇里走出來的演員,以這麼一個響噹噹的角色的自殺戲,完成整部電影的休止符,那種巨大的悲傷感,告訴我們什麼叫人物,什麼叫演員。

再看譚卓,為了一場鋼管舞的戲,練了一個月,滿腿都是傷。

零差評國片出現了!國產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票房50億都不嫌多

零差評國片出現了!國產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票房50億都不嫌多

這場戲是幹嘛用的,為了塑造出一個時而堅韌強幹,時而性感嫵媚的單親媽媽。正是有了這場鋼管舞戲的鋪墊,當程勇賺了大錢後,帶著幾個合伙人去她工作的酒吧「團建」,用一沓又一沓鈔票逼迫酒吧經理代替她跳舞時,譚卓在台下借著酒勁兒拚命起鬨鼓掌,那眼睛裡的火,那不甘的生命力,才最有力量。

零差評國片出現了!國產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票房50億都不嫌多

就這樣,就完了?

誰能忘記黃毛在王傳君的角色病逝後,獨自躲在沒有人的地方,邊哭邊往嘴裡塞橘子的戲?這麼好的小夥子,卻再也回不去家鄉了,觀眾被感動,是因為這個不起眼的小角色,被演員演得放著光。

零差評國片出現了!國產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票房50億都不嫌多

又如何忘記,楊新鳴飾演的邊佈道邊賣葯的老牧師,充滿喜感的悲涼?

零差評國片出現了!國產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票房50億都不嫌多

多好的戲啊!

以這部戲的體量,以徐崢的面子,找幾個流量過來帶流量,做不到?

是他不找。

零差評國片出現了!國產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票房50億都不嫌多

這麼好的戲,不能讓任何一個沒演技的流量派,把戲給毀了。

所以電影里有一個算一個,每一個都交代出實力派的演技出來,才構成了這部戲的紮實。

好戲,不是一個人演出來的,是一群人演出來的。

「誰家還沒個病人」?「來,吃個橘子吧」!我不哭,真的!

不知道多少人看到最後,是沒紅眼的。

為什麼《我不是葯神》能把那麼多人看哭? 不是每個觀眾都經歷或看到過電影中的故事,但電影依然戳中了每個中國人的痛點——咱老百姓不敢病,病不起。

電影里有一個藥販子對徐崢說了句話,「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窮病。」

零差評國片出現了!國產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票房50億都不嫌多

高價葯,救富人的命。

仿製葯,救窮人的命。

窮病治不了,難道絕症就不治了嗎?

說到底,如果都吃得起正版,誰又會選擇仿製葯呢?

但如果不選擇,等死,就是很多病人唯一的選擇。

零差評國片出現了!國產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票房50億都不嫌多

電影最牛逼的一點,就是終於沒有再繞開現實,而是部分地接近了現實,將幾乎每個群體都置於巨大的困境中:

病人的生存困境、藥販子的道德困境,警察的倫理困境。

當影片中患病的阿姨充滿乞求地握著周一圍飾演的警察的手,帶著哭腔訴說「我不想死,我還想活著,求你不要去抓藥販子了」的時候,多少觀眾,不會產生一種心同此理的共情?

當聽到王傳君清創時撕心裂肺的叫喊聲,多少人不是像片中的徐崢一樣,難受地調整著自己的坐姿?

但電影又並沒有停留在販賣苦難或是控訴上, 「天價葯」的成因確實複雜,其中有太多複雜的現實背景,電影只是將法律和人情的矛盾拍出來,帶著普通觀眾去讀懂絕症患者內心的悲涼。

雖然影片所探討的深度問題,大都點到為止,但「法理」與「人情」的張力,還是實實在在被拍了出來。

而電影最大的優點,恰恰是沒有像許多韓片一樣,把電影化作撞向現實那堵堅硬之牆的雞蛋,而是講出了艱難的生活里,道德、法律、人情的撕扯中,每個人都如何儘力去活出尊嚴的人性之光。

零差評國片出現了!國產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票房50億都不嫌多

是啊,誰能保證這一輩子自己和家人不生病呢?一旦遇上大病,你又該怎麼辦?

電影只是電影而已,它其實沒有給出答案,但當現實無力抵擋,片中的王傳君又剝開一個橘子遞給徐崢說,來,吃個橘子吧。

法與情從來不是完美的,但「我不想死,我想活」。

活不下去了,怎麼辦?來,吃個橘子吧。

這部爭氣的救命片,票房50億我不嫌多!

《我不是葯神》最好的地方,或許是以一種複雜性,善意地呈現了另一種複雜性。

前者是中國電影的複雜,後者是中國現實的複雜。

影片原名《中國葯神》,後來改為《印度葯神》,到現在的《我不是葯神》,更名背後,意味深長。

零差評國片出現了!國產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票房50億都不嫌多

但電影終究還是給拍出來了。

類似《熔爐》、《辯護人》這樣的片子,敢於直視現實的片子,我們也拿得出手了。

有人將它譽為中國版《達拉斯買傢俱樂部》,在我看來,不必對比。但我們有我們的驕傲。

「錢就是命」、「我只見識過一種病,窮病」這類台詞能過審,這就是中國電影一個溫暖的開始。

電影能上映這件事本身,就和電影一樣夠勁。

電影所面對的現實,同樣複雜。

天價葯,有天價葯背後的複雜性和合理性。

零差評國片出現了!國產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票房50億都不嫌多

天價葯之所以貴,是因為患者買到的已經是第二顆葯,第一顆葯的開發價格是數十億美金。

仿製葯的問題,不是「唯利是圖」的藥商,而是背後糾結複雜的商業現實,從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天價葯,貴有貴的合理。繞過知識產權,未必真的是對癌症治癒有利。

但,世上又真的有一群人因為天價葯再眼睜睜地等死,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生命因為窮而消逝,這時候,你還能說天價葯是合理的嗎?

欣慰的是,在《我不是葯神》的最後,我們知道了中國政府這些年為醫藥改革作出的努力。國家將正版葯列入了醫保,藥品的價格有所下調,並且在今年取消進口藥品的關稅,慢粒白血病也從03年的存活率的30%上升到80%。

但更複雜的現實是:部分省市已經將格列衛及其仿製葯納入醫保,但絕大部分省市的病人依然面臨自費壓力。

這個意義上來說,《我不是葯神》抵達了中國電影中從未觸及的邊界。

零差評國片出現了!國產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票房50億都不嫌多

電影並不完美,無論是技術上還是深度上,但它不撒謊,這種對真實的虔誠,讓電影多了大部分國產片都沒有的厚度。

說白了,電影敢直面敏感話題,但也絲毫不借敏感話題取寵。

徐崢在採訪時說的一句話令我很感動:中國的,有現實主義質感,又是一個社會英雄,又由一個人物傳記形式表現的,我們內心期盼很久了,我們是撲上去的。

別人躲都來不及,可這群電影人,是撲上去的。

零差評國片出現了!國產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票房50億都不嫌多

結果呢?撞鐵板了嗎?中國電影,有時候不是你想的那樣。

影片末尾,程勇走向監獄的路上,無數患者前來相送,他們陸續摘掉了保命的口罩,而已經死去的呂受益和黃毛,竟也出現在了人群中。這與其說是對程勇的敬意,不如說是對生命的敬意,所有與命運抗爭的人,都值得尊重。

能拍出這種直面普通人命運的電影的人,也值得尊重。

徐崢說:「我們知道中國電影需要這樣的類型、需要這樣的故事,可以感染到所有普通人的這種電影。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們願意為這部電影保駕護航。」

好票房,是對電影的另一種保駕護航。

這部未映先火的《我不是葯神》,配得上對它所有的讚美。50億票房,我不嫌多。

因為每一分票房,都是觀眾在為敢於直面現實的國產類型片投票。這類電影的市場空間,這個好不容易被撕開的口子,才能不斷被放大。

零差評國片出現了!國產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票房50億都不嫌多

真解氣啊!這麼多年了,總算又一部現實題材電影,為中國電影爭了口氣。

國產片都這麼拍,誰捨得罵?

這個世界,終究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被觀眾罵了許久的中國電影,也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