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孟嘗君是君子?不存在的,因被嘲笑身材瘦小,他竟然殺光一縣百姓

孟嘗君是君子?不存在的,因被嘲笑身材瘦小,他竟然殺光一縣百姓

文/格瓦拉同志

作為「戰國四公子」之首、齊國的相國,孟嘗君田文因好客、仁義而聞名於天下,門下曾豢養過三千食客,天下士人無論賢與不肖都對他傾心敬慕。然而,孟嘗君本質上卻是個欺世盜名、大奸大惡之徒,行事乖張狠戾,做出過恁多兇殘無恥之事,其中最令後人詬病的,便是因一句玩笑話,屠滅趙國一城百姓的生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此事,要從孟嘗君入秦談起。

孟嘗君是君子?不存在的,因被嘲笑身材瘦小,他竟然殺光一縣百姓

孟嘗君西行入秦,被拜為相國

公元前299年,齊湣王派孟嘗君出使秦國,秦昭襄王因為敬慕孟嘗君的名聲,便將他留在朝中,並任命他為相國。大約過了一年時間,臣僚中有人向秦王進讒言,說孟嘗君雖然賢明能幹,但他卻是齊王的近親,如果讓他繼續擔任相國,恐怕他私心裡會為齊國算計,圖謀危害秦國。昭襄王覺得很有道理,便將孟嘗君罷相、軟禁,就等著尋個借口將殺死。

孟嘗君憂心如焚,此時便有門客主動獻策,自己化裝成狗潛入秦宮,以盜取秦王非常珍愛的寶物-狐白裘,然後用它來賄賂秦王的寵姬,以便說服秦王將孟嘗君釋放。孟嘗君獲釋後趕緊向東方逃離,結果在函谷關前被阻攔下來。此時又有一個門客站出來為了解困,通過學雞叫的方法,騙取守關的秦兵開關放行,由此孟嘗君才僥倖躲過一劫。以上便是典故「雞鳴狗盜」的出處。

孟嘗君是君子?不存在的,因被嘲笑身材瘦小,他竟然殺光一縣百姓

秦昭襄王想處死孟嘗君,卻被對方逃脫

且說孟嘗君向東逃至趙國後,便想順路去拜訪一下跟他齊名的趙國國相、平原君趙勝。後者聽聞孟嘗君到訪,趕緊派人將他接到府中,用貴賓的規格來款待他。會面結束後,平原君又派人將孟嘗君禮送至邊境。因為孟嘗君是個名滿天下的大人物,所以趙國邊境某縣的百姓聽聞他來拜訪,便紛紛走上街頭,想目睹一下他的尊榮,場面之熱鬧,達到萬人空巷的程度。

在趙國百姓想像中,孟嘗君必定是個高大威猛的形象,唯此才配稱得上英雄豪傑。然而等到他們見到孟嘗君的尊容時,竟全都傻了眼,原來孟嘗君不過是個矮小瘦弱之人,跟「英雄豪傑」形象差的太遠。趙國百姓先是錯愕不已,隨即便發出一片譏笑的聲音:「原以為薛公(孟嘗君封地在薛城,故又稱薛公)是個魁梧的大丈夫,如今看到他,竟不過是個瘦小的男人,真是令人大失所望。」

孟嘗君是君子?不存在的,因被嘲笑身材瘦小,他竟然殺光一縣百姓

平原君邀請孟嘗君做客,後者卻殺光一縣百姓

孟嘗君聽聞百姓對他公然嘲諷,內心遭受一萬點暴擊,不禁勃然大怒。雖然身處外國,但孟嘗君為報復那些嘲諷他的百姓,竟然指揮門客對他們大開殺戒。百姓手無寸鐵,哪裡抵擋得住這幫身懷利器的暴徒,結果沒多久,這個縣的百姓便被屠殺殆盡,沒有幾個活口留下。看著滿城人頭滾滾、血流成河的場面,受挫的孟嘗君總算是平復暴怒的情緒,隨即大搖大擺地回到齊國。

孟嘗君過趙,趙平原君客之。趙人聞孟嘗君賢,出觀之,皆笑曰:「始以薛公為魁然也,今視之,乃眇小丈夫耳。」孟嘗君聞之,怒。客與俱者下,斫擊殺數百人,遂滅一縣以去。見《史記·卷七十五·列傳第十五·孟嘗君列傳》。

孟嘗君是君子?不存在的,因被嘲笑身材瘦小,他竟然殺光一縣百姓

孟嘗君回國後,一度被拜為相國

孟嘗君回國後被齊湣王拜為相國,隨著名望的進一步提高,其專權跋扈的作風更盛,最終竟達到天下只知有孟嘗君而不知有齊王的地步。齊湣王感到孟嘗君的威脅,便將他驅逐到魏國。孟嘗君跑到魏國後,為報復齊湣王,竟然糾結秦魏燕趙等國連兵攻齊,迫使齊湣王逃難至莒城並死在那裡,而齊國也差一點亡國。

齊襄王即位後,孟嘗君回到封地薛城,在諸侯國之間持中立地位,不從屬於任何國家,形同獨立。襄王畏懼孟嘗君的威望,起初對他非常客氣,但等到孟嘗君一死,便立刻聯合魏國攻滅薛城,並將孟嘗君的後代全部斬殺。

孟嘗君是君子?不存在的,因被嘲笑身材瘦小,他竟然殺光一縣百姓

孟嘗君死後,齊襄王聯合魏國攻滅薛城

後齊王滅宋,益驕,欲去孟嘗君。孟嘗君恐,乃如魏。魏昭王以為相,西合於秦、趙,與燕共伐破齊。齊閔王亡在莒,遂死焉。齊襄王立,而孟嘗君中立於諸侯,無所屬。齊襄王新立,畏孟嘗君,與連和,復親薛公。文卒,謚為孟嘗君。諸子爭立,而齊、魏共滅薛。孟嘗絕嗣無後也。引文同上。

孟嘗君因泄私憤,竟然將一城百姓全部殺死,又勾引外國入侵齊國,讓母國差點滅亡。此等不忠不義之徒,死後能落得家族被屠滅的下場,實在是罪有應得。

史料來源:《史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磚家 的精彩文章:

八座改名極其失敗的大都市,原名大氣高雅,新名字全都土得掉渣
皇帝面對蝗災憂心如焚,竟一口吃掉數只蝗蟲,期間說的話令人敬佩

TAG:文史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