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戰時期一位少女的傳奇經歷——《安妮日記》背後的故事

二戰時期一位少女的傳奇經歷——《安妮日記》背後的故事

這是二戰期間的一段傳奇又令人心碎的故事——安妮和她的《安妮日記》。

猶太少女

安妮·弗蘭克。

一名普通的猶太女孩。

1929年出生在德國的一個猶太家庭,是家裡的第二個女兒。

他的父親是一名成功的商人,所以她的家庭很富有。

1933年希特勒上台以後,德國開始激烈的排擠猶太人,對猶太人的自由做出了種種限制。

安妮的家庭也受到了影響。

因此,安妮的父親——奧托·弗蘭克,帶著全家四口人移居到了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在那裡開公司,繼續做自己的生意。

由於優越的家庭條件,安妮和姐姐瑪格特都接受了很好的教育,是知書識禮的姑娘。

安妮的性格很活潑,特別愛說話,為此還經常被老師批評。

她也像其他少女一樣,周圍有各種各樣的閨蜜,也有很多追求她的男孩,也有自己暗戀的人,也有青春的煩惱——就像所有人的青春故事一樣。

平靜的生活在1940年5月結束了,納粹德國發動閃電戰侵佔了荷蘭。荷蘭的猶太人也陷入了被迫害的境地。

安妮一家的生活逐漸變得艱難。

1942年6月12日,安妮13歲生日,收到了爸爸送的生日禮物——一個小小的日記本。

在自由被限制的年代,這個活潑的少女有太多的話想要傾訴,於是她把這個日記本當作自己最好的朋友,把各種想說又不能說的話都講給「她」聽。

於是每一篇日記的開頭都類似於這樣:

「我親愛的朋友,凱蒂,今天,我的心情不太好,早上,我遇到了……」

「親愛的凱蒂,今天我跟你說一件事……」

從此,一個13歲少女把她的喜怒哀樂都寫進了這個日記本里。

那時候,誰也想不到,這份日記會給未來的世界造成多麼巨大的影響。

躲藏

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越來越劇烈了。

弗蘭克一直在想辦法為家人謀出路。

1942年7月,弗蘭克一家突然收到了納粹政府發來的召集令,要求立即帶走安妮的姐姐,16歲的瑪格特。頓時,全家人都被震撼了,納粹的迫害已經來到,「逃跑」成了擺在面前的唯一選擇。

當時的歐洲大部分地區都被德國佔領,他們沒有地方可以逃走。

幸好老弗蘭克早有準備,他的公司大樓後面有一座增建的五層小樓,老弗蘭克把這裡改造成了一座密室。

從公司的辦公大樓進去,在三樓一個書架後面有一扇暗門,打開暗門,從一條陡峭的樓梯上去,就是他們的密室所在。

密室有兩層,再加一座小小的閣樓。

當天晚上,弗蘭克一家帶著所有能帶的生活用品,步行來到了公司大樓。幾天以後,他們的朋友,凡達恩一家三口,也搬來了。

弗蘭克一家四口住在密室一樓,凡達恩一家住樓上,包括凡達恩夫婦以及兒子彼德。

密室的空間非常狹小,只夠基本的生活需要。

密室的樓下就是公司倉庫,左右隔壁都是其他公司的大樓,白天有許多人活動,因此,在白天他們不能發出任何聲響,每一件事都必須極其小心;甚至在夜晚也不敢發出聲響,瑪格特感冒了,所有人都要求她:不準咳嗽。

窗外對面是別的人家,所以他們一開始就用厚厚的布條,拿圖釘牢牢釘在牆上,封死了窗戶。

不久以後他們又收留一個猶太朋友,杜塞爾牙醫,這樣,密室成員就擴充到了八人。

密室生涯

密室里的生活是靜謐而壓抑的,特別是被人發現的恐怖一直籠罩在這群猶太人身上。

還好老弗蘭克公司里的職員有幾個熱心人,他們知道樓上藏著八個猶太人的秘密,他們都盡自己的能力幫助這些人,給他們送來各種生活必需品;去黑市幫他們兌換食品;或者偶爾,上樓跟他們聚餐一次,幫助排遣寂寞。

在如此狹窄的空間住久了以後,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矛盾就爆發了。

從《安妮日記》的記載,我們知道了密室里三戶人家之間的種種矛盾,以及家庭內部的衝突。

例如有一次,彼得犯了錯,被他父親狠狠訓了一頓,就賭氣到閣樓上去,一個人坐著看書,很久都不下來。

彼得是一個沉默內向的16歲男孩,安妮形容他「太無聊了」、「是個獃子」、「懶透了,一半時間都倒在床上」。

一開始安妮是根本看不上彼得的。

但13歲,正是一個少女情竇初開的年紀,冗長而乏味的密室生涯,彼得是她唯一能接觸到的年輕男子,安妮漸漸發現自己狂熱的愛上了彼得。最後,他們成了戀人。

愛情之花在陰暗的密室里悄悄綻放,這一對年輕人,在黑暗壓抑的年代裡攜手成長。

《安妮日記》

弗蘭克夫婦是很重視教育的人,即使在這樣困難的環境里,也給安妮兩姐妹安排了很多學習任務,包括語言、寫作等等。

安妮也一直沒有放棄寫日記的習慣,相反,在密室裡面,日記本凱蒂更成了她唯一可以對之傾述的「人」,她把更多的熱情投入到了日記寫作上。

她把這三戶人家在密室里的生活,全部詳盡的記錄在了日記里。

這群人並不是完全與世隔絕的,他們會在夜晚偷偷溜到樓下去,一群人圍著收音機,撥到英國的電台,收聽最新的戰況。

他們密切的關注著世界大戰的進展,也關注著外面的猶太同胞受迫害的情況。盟軍的每一次勝利都讓他們欣喜若狂,同胞遭受的苦難又讓他們心痛不已。

安妮甚至通過窗帘的縫隙,親眼看到了納粹士兵在街上追捕猶太人的情景,她把這一切都記錄到了她的日記裡面。

戰爭後期,盟軍轟炸機常常在阿姆斯特丹跟德軍發生空戰,密室里的人們在連綿不絕的爆炸聲中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日日夜夜。

但他們仍然對未來充滿希望,幻想著戰爭結束以後的幸福生活。安妮的願望是:當一名作家。

戰爭年代的密室生涯,二戰受害者的現場記錄,這樣一種極其罕見的體裁,使《安妮日記》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獨一無二的一份珍貴資料。

青春、愛情、少女最真切的心路歷程、狹小空間里的矛盾衝突,又讓這份日記具備了許多閱讀樂趣。

安妮自身也是一位天才作家,她擁有很強的對文字的把握能力。

所有這一切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使《安妮日記》成為了二十世紀一部不朽的文學經典。

災難來臨

死亡的恐懼是密室生活揮之不去的陰影。

兩年多的密室生涯中,這群猶太人遇到過許多次驚險的事件。寵物、小偷、不小心闖入的倉庫管理員,都曾經給他們帶來巨大的驚嚇。

但每一次都被證明是虛驚一場。

1944年8月,盟軍已經在諾曼底登錄,歐洲即將解放。密室里的人們聽著不斷傳來的捷報,心裡充滿了對即將到來的美好生活的憧憬。

勝利的曙光已經出現。

但真正的噩運卻在這時候來臨了。

8月4日,有人給納粹警察打電話,告發這棟大樓藏著猶太人。蓋世太保馬上行動,闖進他們的大樓,逮捕了密室里的八名猶太人和幫助他們躲藏的人們。

八人都被送到奧斯維辛集中營,然後被強行分開,從此再沒有聯繫。

所有被送進集中營的小孩都被立即趕進毒氣室殺害,安妮這樣大一些的孩子則被罰做繁重的體力勞動。

後來有倖存者說,安妮每次看到有小孩被送進毒氣室都會默默的流淚。

10月,安妮和姐姐被送到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

集中營里的生活極其嚴酷,根據倖存者的證詞,這時候她們的身體狀況已經非常糟糕了。

1945年3月,姐妹倆先後病逝,當時安妮15歲,姐姐19歲。

大約同時,彼得也死在了其他地方,時年18歲。

他們和二戰時期遇難的其他幾百萬猶太人一起,成為全人類心上的一道傷疤。

一個月以後,英軍解放了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

又過了一個月,納粹德國投降,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終於翻過去了。

死後爭議

密室里的八個猶太人,只有老弗蘭克倖存了下來。

戰爭結束以後,老弗蘭克回到阿姆斯特丹的公司里,一個女員工給他一本日記,是從密室中拾到的。

老弗蘭克翻看這本日記,才發現在密室的兩年時光里,女兒寫下了如此豐富多彩的文字。

他對日記做了整理和潤色,於1947年出版,名叫《一個年輕女孩的日記》,隨後成為了風靡世界的暢銷書。

但各種質疑紛至沓來。

首先就是有人懷疑,安妮·弗蘭克這個人根本不存在!

還有人懷疑這本日記是有人代筆的,理由是筆法太純屬,不像是一個十幾歲少女無意中的記錄。

隨著各種證人證物被發現,這些質疑都被推翻了。

最大的突破發生在1963年,有人找到了當年逮捕弗蘭克一家的納粹警察!根據這個警察的證詞,很多疑問都被澄清了。

但仍然不斷有人提出各種挑釁,不斷的懷疑《安妮日記》是偽造的。

終於,在1986年,荷蘭官方依託最先進的技術對《安妮日記》的原稿進行了鑒定,最終確認了這份日記的真實性。1990年,德國方面也做了確認。

《安妮日記》的真偽之爭,至此塵埃落定。

後記

今天,「安妮之家」已經成為荷蘭的一個著名旅遊景點,每天有無數人排隊參觀這個承載了一段重要歷史的建築。

在安妮她們遇難的集中營,也立起了一座墓碑,紀念那些二戰中遇害的人們。

這些遺迹都在時刻提醒後人:種族仇恨是一種多麼可怕的東西,人類不應該再犯這樣的錯誤。

而安妮也間接實現了她的願望:在死後仍然繼續活著。活在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們心裡,也活在你和我的心裡。

(圖片來自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戰 的精彩文章:

二戰後期,為了攻克德國議會大廈,蘇軍竟傷亡數千人
二戰蘇軍圍攻柏林,德軍為何向英美投降,面對蘇軍卻只能死戰到底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