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觀世音菩薩:緣來緣往皆為因果,放下執念即可成佛!

觀世音菩薩:緣來緣往皆為因果,放下執念即可成佛!

觀音菩薩是佛教在世間為廣大信眾所喜聞樂見的一尊菩薩。既是菩薩,當然尚未成佛。所以應該還在世間行走,常駐世間。今天我就來談談觀音菩薩,作為非佛教徒的理解。不當之處。請方家包涵指教。

觀音,也叫觀世音,還叫觀自在。音,聲音,這裡當然是指眾生的苦難的悲呼聲。孩子不舒服,難過,傷心時會喊媽媽。已成人的眾生在不舒服,難過,傷心時該喊誰呢?辛稼軒在《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里說:「少年不知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首詞道出了人的生命在不同發展階段的表現狀態。

我想小孩遇到了困苦,可以呼叫父母來關愛相助。可是長大後的成年人遇到困苦了,他自然也可以呼叫父母,可是有的人父母已不在,有的人父母已老,父母尚且在困苦中。這時我們該呼叫誰呢?

當然,有困難找政府,這是坊間的戲言罷了。只能解決物質的困苦,可是,困苦往往是生靈心理和精神層面的。物質解決不了問題。網上常常有毒雞湯教導困苦中的男女,心裡不好受了多吃美食,什麼「可樂」「巧克力」……更有甚者叫人吸毒品,「飯後一支煙,快活比神仙」「今朝有酒今朝醉」等等。我就不多引用了。相信讀者諸君在日常生活,微信朋友圈,各種商品推介中都觀得比我多了。這些哪裡是教人脫離困苦的法門阿,簡直就是引眾生入更為困苦的地獄。於是世間舊苦不解,新苦難誕生,肥胖症,糖尿病,癌症,艾滋,搶劫,殺人,強姦……

於是各種的鄉規民約,倫理道德,法令制度就應運而生了,但是都不能究竟。治標不治本。佛家如何應對呢?觀世音,觀自在。世音,就是世間的聲音,這裡應是世間生靈苦難的聲音。自在,就是自主存在,不是人為。世間有六道,這是佛家的世界觀。六道分別是:天人道,人道,畜牲道,阿修羅道,餓鬼道,地獄道。分三界。這些知識和觀念在古代皆為秘法,為各宗教和師門所不宣,今日網路大同世界,眾生願意,都可以獲得。是為共產世界。讀者諸君願意,點點滑鼠,百度,搜狗皆可觀。

世間的苦難的聲音怎麼觀呢?觀,就是觀想。觀想是什麼?又見也。如果生命可以無限的延長,從人類誕生開始至目前,那麼世間將沒有嶄新的生命軌跡。史學家也說「歷史有驚人的相似」如果我們有大能力,將人類文字發明以來的記載收集整理。那麼應當發覺,人類歷史的變化應是外在物質的變化要遠遠大於內在的精神變化。比如人類皆喜歡「真,善,美」,厭惡「假,惡,丑」。

當然,真假的標準是辯證的,相對的,因為「假作真時真亦假」。於此時為真於彼時為假,於此時為假於彼時為真。生靈的苦難也復如此。所謂「樂極生悲,喜極而泣」又有「轉悲而喜,比極泰來」。美醜的標準,善惡的標準理應一樣。觀世音菩薩怎麼應對呢?頗為麻煩。因為眾口難調。

觀世音的法門就是對治,就是一一如也,就是無差別的對世間苦難的聲音一一聽取,逐一觀照,然後給予解決。所以世間有千手觀音。觀世音在人間世的稱號最多。都共同傳達了佛家的靈活。當然是眾生平等的表現。可是佛家的無私奉獻的救治苦難的宏願,到了觀世音這裡卻漏出了破綻。為眾生供養。原來的為人民服務,反動到了人民為觀音服務了。

我們來看看世間觀音崇拜的現實,塑像,金身,焚香頂禮,供奉果品,茶水。每日不斷的誦念。觀想。生活還是信眾的生活。只是許諾一個死後生往極樂,勸勉苦難,柔弱的自在個體,觀照自身的劣根,忍受苦難。我彷彿看到魯迅在《祝福》里描寫的。柳媽告訴祥林嫂,你怎麼就嫁了兩個丈夫了呢,而且都死了,將來到了地獄,兩個男人來搶你,閻羅王沒有辦法,只能把你鋸成兩半。你還是到廟祝那裡捐一條門檻,讓千人跨,萬人踏,來贖你的罪吧。祥林嫂捐了門檻,可是由於她是寡婦,最後又放棄了勞動自立,只靠討飯過日子,而且只在一個地方討飯。最後,只能在大年三十凍死在雪地里。

我想觀自在,觀音,應該聽到了祥林嫂的苦難了,他通過柳媽給祥林嫂指了一條路,就是通過給別人好處來換取自身的尊嚴和價格。可是祥林嫂沒有理解也不願接受這個方向。她堅持要用自己的可憐處境來迫使世人給予她苦難的命運做補償。結果只為世間所拋棄。孤獨寂寞恐懼地餓死在風雪之夜。這樣的結局讓人悲哀。

更讓人深思的是,幸福的生活是一味索取還是勞動奉獻?這樣看來,觀音祭拜的儀軌中似乎給出答案。但是世人能有幾個讀懂。我想祥林嫂到地獄後一定會碰上地藏吧。願她來世能得到解脫。

我願人間沒有執迷不悟。

作者:劉政

編輯:文學俱樂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遇見仙本那,大疆飛天體驗上帝視野,手機下海探索海底世界
如果我的世界你從沒來過,也許我就不會這麼難過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