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生哲理》:包容萬物

《人生哲理》:包容萬物

【人生哲理】

包容萬物

點開綠標,請聽佛教音樂《西方蓮》

1、包容萬物

大智者必謙和,大善者必寬容,唯有小智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斤斤計較;大氣象者,不講排場;講大排場者,露小氣象。大才樸實無華,小才華而不實;大成者謙遜平和,小成者不可一世。真正優雅的,必定有包容萬物、寬待眾生的胸懷;真正高貴的,面對強於己者不卑不亢,面對弱於己者平等視之。

2、享受當下

如微塵般聚散的世間,每一刻都無常變幻,包括你自己。過去的事不要去想,因為你無法改變過去。將來的事也不要去想,因為你無法決定將來。所有對昨日和明日的憂慮,都是妄念。你所擁有的,不過當下而已,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享受當下。人必須全然地活在此時此刻。其餘的,都是妄念。

3、學會寬容

用心計較,不如退步思量。世人常因為一句閑話爭得面紅耳赤;鄰里之間常因為孩子打架導致大人拌嘴;夫妻之間常因為家庭瑣事同室操戈、勞燕分飛…都是以憤怒代替理智,針鋒相對、冤冤相報、無休無止,直到身心疲憊,兩敗俱傷。傷了別人,苦了自己。學會寬容,是善待他人,更是善待之自己。

4、簡單一點

世界本來很簡單,是我們有一顆複雜的心,讓這個世界變得複雜了。無須多言,也無須多慮,做自己該做的,過程上努力,結果上隨緣,輕鬆一點,洒脫一點,簡單一點,該到的,自然就會到來,活一回瀟洒無憾的人生。

5、笑忘苦痛

月圓則缺,日中則移,花絢則糜,水滿則溢。世上沒有一事一物可以「永保無虞」。是故佛說:這是娑婆世界,娑婆即遺憾,娑婆即痛苦。遺失讓人寬容,缺憾教人知足;傷痛敲人警醒,苦楚催人覺悟。笑忘苦痛,虛懷載物,心安當下,無憂無怖。

6、夢醒時分

真的不忍心告訴你,這個世界只是一個夢。你一輩子執著的子女,只是你的一個緣。你一輩子放不下的家庭,只是你生命里的一個驛站。你所追逐的感情和名利只是一個自我意識的幻影。夢醒時分空空如也,滿世界都是你的,整個世界又都是空的。--- 大寶法王噶瑪巴

7、遷就忍讓

有時,生活就是一種妥協,一種忍讓,一種遷就。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適宜針鋒相對,鏗鏘有力,多彩的生活,既有陽光明媚,也有傾盆大雨。強硬有強硬的好處,忍讓有忍讓的優勢,任何時候,都需要我們審時度勢,適宜而為。妥協不一定全是軟弱,忍讓不一定就是無能,和為貴,有時,遷就忍讓也是一種智慧。

8、抽身而退

不要在一件彆扭的事上糾纏太久。糾纏久了,你會煩,會痛,會厭,會累,會神傷,會心碎。實際上,到最後,你不是跟事過不去,而是跟自己過不去。無論多彆扭,你都要學會抽身而退。

9、人生智慧

上善若水,處下不爭;

大智若愚,勿恃聰明;

淡泊恬適,明心立志;

滴水穿石,貴在堅持;

厚積薄發,以柔克剛;

海納百川,包容涵藏;

戒驕祛躁,平等待人;

涵養心性,靜定歸真;

心誠則靈,唯德感天;

大道至簡,淳樸自然。

點擊念佛堂聽念佛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心定慮 的精彩文章:

《人生哲理》:人生沒有真正的絕望

TAG:靜心定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