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通向人與機器「共同進化」的路上,李彥宏想平等賦能每一個開發者

通向人與機器「共同進化」的路上,李彥宏想平等賦能每一個開發者

不知你是否察覺,如今人工智慧的發展階段,與百年前電力系統的誕生初期頗為相像:當人類發明了電力,這一革命性基礎設施就會迅速完成對創新者的賦能,讓人們的創造力與電力完成嫁接,引領各個領域完成從「電」到「電器」的蛻變——如今,作為新時代的基礎設施,人工智慧也正走在從技術攻堅到嵌入大眾生活的歷史進程,無論是憑藉個人還是組織的力量,當技術本身不再是問題,你就會清晰看到開發者將想法變成現實的景象,清晰聽到AI在不同領域落地的聲響。

而完成這一歷史進程的硬性約束條件,就是「技術本身不再是問題」,這意味著,在底層框架層面,開發者需要「被賦能」,這一角色毫無疑問將由巨頭擔當。

就在不久前,Facebook,谷歌,微軟等國際科技巨頭都召開了自己的年度大會,在矽谷知名科技行業分析師本·湯普森看來,除了傳遞最新的業務發展邏輯,這些大會還透射出巨頭們的技術哲學觀,湯普森就在文章中敏銳地指出:與谷歌和Facebook希望讓「技術幫人類做事」不同,微軟的哲學觀是讓技術「為人類賦能」——「不是讓技術為人們做事,而是讓人們做以前從未做過的事」,就像微軟CEO納德拉所言:「我們有責任確保這些技術賦予每個人權力,用這些技術確保每個行業都能增長和創造就業機會。」

而在中國,百度也在最近召開了AI開發者大會,在大會上,作為百度人工智慧賦能的核心,百度大腦宣布升級至3.0版,並宣布對外開放110多項AI能力,未來也將持續平等賦能開發者——從這種自我期許來看,百度的技術哲學觀似乎更偏向更具使命感的後者,他們希望平等賦予每個人和每個組織權力,以取得更多成就。

可以預見,在科技巨頭的賦能下,AI將在不同領域迅速落地,誕生這個時代最重要的「電器」。

落地為先

先來回顧一下百度大腦3.0的迭代,其中包括技術層面和開放層面。

在技術層面,百度大腦3.0提出了「多模態深度語義理解」的核心能力,它指對文字、聲音、圖片、視頻等多模態的數據和信息進行深層次多維度的語義理解,包括數據語義、知識語義、視覺語義、語音語義一體化和自然語言語義等多方面的語義理解技術,不僅能讓機器聽清、看清,更能深入理解它背後的含義,深度地理解真實世界,進而更好地支撐各種應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當百度大腦迭代到3.0版本,也形成了從晶元到深度學習框架、平台、生態的AI全棧技術布局,是目前最完整的AI技術平台:尤以晶元領域最令人振奮,百度大腦3.0首次將晶元納入技術體系,發布了百度自主研發的中國第一款雲端全功能AI晶元「崑崙」,其中包含訓練晶元「崑崙818-300」,推理晶元「崑崙818-100」,能夠大幅加速百度大腦的算力增長;而在百度深耕已久的開源框架領域,深度學習平台PaddlePaddle也發布了完整的PaddlePaddle Fluid訓練與預測框架,PaddlePaddle作為AI晶元指令集,將與AI晶元結合,推動AI行業生態快速發展,降低深度學習應用門檻,優化整個深度學習的研究環境。

更重要的是,如前所述,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大腦3.0宣布開放110多項場景化AI能力與解決方案,並通過開放EasyDL等定製化平台以及軟硬一體的AI能力,持續降低AI應用門檻,從而幫助開發者和企業應用AI實現業務升級,百度大腦未來也將不斷開發新的AI能力,讓任何人(包括個人開發者和不同規模的企業)基於真實需求的AI想法,都能通過百度的賦能,在不同領域從容落地。

對於任何AI開發者而言,這無疑是一種巨大利好。你知道,在資本和媒體的合力塑造下,人工智慧多少成為一個「概念的囚徒」——於是不難發現,在產業界,有太多為演示而生的產品,太多為概念而生的公司,太多不知如何讓技術落地,不懂需求,把AI當「鎚子」到處找「釘子」的創業者;與之類似,在學術界,儘管中國AI論文發表數量經常被視作中國AI產業領先的理由之一,但坦率地講,懂得技術原理的人很多,但真能讓AI應用實現落地的很少。

嗯,真正的人工智慧,絕不僅僅是學者的論文和網上刷分的選項,任何的學術研究和產品展示,最終都要實現落地,普惠大眾——這就好比,在電力時代,大眾並不關心愛迪生與特斯拉的直流交流電「原理之爭」,他們只想要更好的電器。

我相信,在百度等科技巨頭的充分賦能下,AI大規模落地的速度,可能要比人們想像中要快。

人工智慧促進經濟效率

而在我看來,無論是從行業還是個人層面,AI的賦能與落地,將帶來不同的意義。

先來看行業層面。人類歷史上,每一次重大技術進步,都伴隨著生產率的大幅提升,技術變遷對經濟效率的促進,一直是經濟學家無比關注的話題,在他們看來,古往今來,任何行業的崛起都經歷三個過程:技術先導,產品跟上,大規模落地,最終形成推進社會進步的力量——遵循著相似的脈絡,人工智慧的商業化和場景化,無疑是促進產業升級的關鍵環節。

尤其是在對產業升級擁有強烈訴求的中國市場,以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對宏觀經濟的拉動作用已非常明顯:去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了27.2萬億元人民幣,對GDP的貢獻高達32.9%,2025年數字經濟有望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一引擎。實現這一目標,很大程度上需要人工智慧在不同領域依次落地,需要各行各業拿起最新的技術工具,完成對傳統產業的重塑。

不妨舉個AI實際應用的例子,譬如在零售領域,通過百度大腦的賦能,百度在大會上展示的無人超市應用視覺語義化技術(讓機器完成從「看清」到真正「看懂」的蛻變),通過識別人物、動作、物品並關聯時間序列,將數字化的視頻轉化為結構化的語義知識,了解顧客意圖,實現顧客拿起商品就走,可以大幅提升超市運作效率,實現行業升級。

除了可被消費者輕易感知的領域,AI其實還隱匿在不同行業的神經末梢,在細節之處增進行業效率,隨便舉個例子:產品檢測。你或許有所不知,知名廠商聖象地板通過運用百度EasyDL定製化訓練與服務平台,結合工業攝像頭,進行地板質量檢測——相比人工檢測導致的產能不足,以及長時間操作導致準確率下降等問題,將檢測及分揀環節交給機器,處理單片木板原料的單位時間縮短至原來的1/4,倉儲流轉速度預測可以下降15%,整體可提升2倍以上的經營效率。

從這兩個案例不難發現,在行業層面,人工智慧的漸次落地,其實是新經濟時代下市場經濟的重要一環,就像順為資本執行董事孟醒所言:「人工智慧從演算法端和數據端開始,包括找數據、收集數據、激勵機制、計算和傳輸,整個過程都指向了一個目的,就是優化經濟成本,對企業來說是優化效率,對用戶來說就是優化體驗。」

促進個人創造力和競爭力

而倘若拋開宏大視角,從個人而非行業層面詮釋AI的落地,你會發現,它或許是這個時代揮灑個人稟賦的最佳工具。

再來看兩個例子。

中科院研二的任家強同學一直很關注環護,在他看來,違規開發是最令環保部門頭疼的事情之一,於是他根據環保部國土污染面積統計結果,利用百度AI訓練出一套污染場地風險管理模型,希望未來這套模型能用於政府規劃部門,規避不當開發造成的後續風險。

而來自合肥學院計算機專業的梁佳同學,則發現街邊盲道經常會被違規停放的車輛阻擋,於是想到利用百度AI進行路面狀況識別訓練,目前已經搭建出一套模型,在梁佳的期許中,未來這套模型可以結合可穿戴設備,實時採集路面信息,通過語音或者震動等方式對用戶進行反饋提醒,解決盲人出行困難問題。

嗯,如同凱文·凱利所言,就像「振弦技術發掘了小提琴演奏家的潛力;油畫顏料和帆布技術釋放了幾百年來畫家的天賦;膠片技術成就了更多的電影人才」——在人類正在邁向的智能時代,只有當「技術本身不再是問題」,個人才能釋放更強的創造力。

而更進一步講,百度大腦賦予個人的創造力,很多時候可以直接兌換成競爭力。

要知道,在真正成為整個社會的「電力系統」之前,人工智慧還處於「未來已經來臨,只是尚未普及」的過渡階段,在這個階段,率先拿起AI工具的嘗鮮者,無疑能吃到巨大紅利——換句話說,與人類歷史上誕生的其他新技術一樣,現階段的AI也在將人群劃分為「知道它的」和「不知道它的」,「會用它的」和「不會用它的」,而前者無疑擁有了提高個人競爭力的利器。

不妨再舉個例子。

生於1996年的黎英明2年前以實習生身份入職卓繁信息,這家公司主要從事企業應用開發。由於知曉並掌握了駕馭AI的能力,他來到公司後,帶動公司整合了百度語音識別、人臉識別、UNIT訓練等多項AI能力,公司通過這些能力開發出了24小時無人值守政務機,為社會公眾提供全年無休的24小時自助辦事服務,目前已在上海落地,黎英明自己也在短短兩年內,從實習生躍升為項目總監。

結語

總之,無論是藉助企業還是個人的力量,就像當年的電力系統一樣,在對開發者的不斷賦能中,人工智慧正在給不同行業帶來巨大增量,並已經深刻改變了零售,醫療,金融,媒體,交通等不同領域,在這個過程中,百度則希望成為給不同行業帶來技術升維的「大腦」。

值得一提的是,在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揭示了各行各業開發者調用百度大腦的「用腦量」(譬如近半年數據顯示,視覺是開發者調用增長最快的AI技術)。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有趣,且頗具現實意義的概念,因為從現在到未來,「用腦量」很可能成為判斷一個行業智能化水準的關鍵指標——某種意義上,這就如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人們用「用電量」判斷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一樣。

李北辰/文

我的文章還出現在鈦媒體,虎嗅,搜狐科技,創業邦,界面,DoNews,藍鯨TMT,i黑馬,雪球網,TechWeb,創事記,艾瑞網,品途網,Xtecher,砍柴網,領英中國,億歐網,雷鋒網,IT之家,天極網,站長之家,同花順,ZAKER,博客中國,數字商業時代,中關村在線,億邦動力等四十餘家科技媒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北辰 的精彩文章:

TAG:李北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