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圓滿人生,從心開始

圓滿人生,從心開始

文/黃復彩

1

佛教自兩漢之際傳入中國,然而在一段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追求現實的中國人一直把先驅釋迦牟尼所創造的智慧當作一種可以為現世或來世祈求無窮福報的工具和手段。

直到一個叫達摩的人來到中國。

在現在的南京,達摩與菩薩皇帝梁武帝之間的那場對話讓人們明白,真正的功德,是心的純凈,心的安寧,心的自在,心的圓滿。可惜,在當時,沒有多少人能理解達摩,也沒有多少人能理解達摩所謂圓滿的功德之真正定義。

在河南嵩山,達摩枯坐山洞達九年之久,終於等來他在中國的第一個知己。達摩傳給慧可的安心之法告訴人們:一個欲活出自在人生的人,必須走出「執相以求」的誤區,圓滿人生,從心開始。

那麼,心,究竟是什麼?

2

唐代某年,一個上門化緣的和尚來到皖南富商甘贄的家中。那僧人一襲僧袍,腳踏芒鞋,儼然一派佛門高僧。

然而甘贄卻一眼看出此人充其量不過是一個替人做做佛事,除了會敲打唱念,什麼也不懂的傢伙。

甘贄以前就曾聽他的老師普願譏諷過他們說:敲打唱念佛戲子。別看那些人穿戴整齊,口稱彌陀,充其量不過是一個為人表演的「佛戲子」。

甘贄打量著這個和尚說:「你從哪兒來?」

「從南陵來。」

「為什麼出門化緣?」

「本寺要做一棟地藏殿,需要資金一萬兩,所以只好請各方施主布施。」

「呵,那是一筆很大的數字。最近沒有佛事做嗎?」甘贄又問。

「是啊,要等到七月三十地藏菩薩的生日時佛事才會多起來。一般都是放繫念、有時也有放焰口的,要是能遇到一個打水陸的,那就更好了。」說起做佛事,那和尚的兩隻不大的眼睛裡突然就放出銳利的光來。

甘贄嘴角露出一絲不經意的笑,說:「我有一個問題,如果您答得對,我立即布施三百兩銀子,答得不對,就請往別處去好嗎?」

「只要是與佛事有關的,我都能回答。」

甘贄說:「與佛事無關,卻與你我有關。」

「那就請問吧。」

甘贄取出毛筆,在手心裡寫了一個字,那是一個「心」字。

和尚隨口說道:「這個字誰認不得呀,心。」

恰在這時他的妻子從外面回來,甘贄喚過妻子,將手心裡的字示於妻子,說:「認得這是什麼字嗎?」

妻子隨口答道:「心。」

甘贄的臉上帶著一種譏諷的笑意對那和尚說:「你看,你的見解不過和女人一樣啊,看來我的妻子也能住庵了,甚至也能出門化緣了。」說完,便將門重重地關上,一絲一文也沒有布施給這位上門化緣的和尚。

3

北宋初年,大將軍曹翰率部渡江,很快進入廬山腳下。山下圓通寺中的僧人聞訊後迅疾逃走,唯留下寺主緣德禪師一人堅守寺中。

他像住常一樣上殿、過堂,到了晚上,獨自一人在法堂講法。法堂內雖空無一人,然而緣德聲音洪亮,眼前彷彿人頭攢動,旗幡飄揚,正有萬千僧眾聽他宣講。

這時,曹翰一夥闖進法堂。緣德既不起立,也不逃走,講法聲音絲毫不亂。曹翰厲聲喝道:「長老沒聽說過殺人不眨眼的曹翰將軍嗎?」

禪師看了他很久,說:「你沒有聽說過不懼生死的和尚緣德嗎?」

曹翰及其部下皆十分震驚,眼前情景,的確是平生第一次所見,那滿身的殺氣便也減弱幾分,而對眼前這位鬚髮盡白的老禪師,頓時也全都生出一股由衷的敬意。

「怎麼就你一人在寺,你的僧眾呢?」曹翰問道。

「就在周圍,」緣德向四周揮了揮手說,「可惜你看不見他們。」

曹翰環顧四周,卻沒有見到一個僧人,便又問道:「他們都在哪裡?」

緣德說:「只需擊鼓,他們立即就到。」

曹翰於是拿起堂上鼓棰,連聲擊打起來,鼓聲零亂而急迫。曹翰擊罷,並不見一個僧人前來,便又問道:「鼓聲響了,為什麼還是不見一個僧人前來?」

緣德說:「因為您有殺人之心,鼓聲中就表現出來了,誰還敢來?」說著,起身、整理衣袍,方步上前,雙手合掌,並開始擊鼓。鼓聲時而激越,時而緩和,時而如暴風驟雨,時而又似旱地春風。過不久,僧人們一個個身披袈裟,依次進殿,在佛前排定,等待功課。

目睹此景,曹翰及其部屬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當下便禮拜於緣德的面前,請求皈依。

曹翰知道緣德是位高僧,便向他討教制勝戰略,緣德說:「我若是會殺人,鼓聲里也就表現出來了。」

4

甲午戰爭失敗後,李鴻章被迫前往沙俄,並在沙俄的脅迫下籤訂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期間,沙俄太子贈送的一把金質手槍據說竟讓李鴻章愛不釋手。

一次狩獵,李鴻章掏出手槍,想試試身手。遠處的村莊炊煙裊裊,雞犬相聞,好一派安寧圖畫。目睹此景,李鴻章當即收起手槍,從此不再使用。

隨從詢問原因,李鴻章回答:身懷利器,殺心自起。李鴻章說,一個人如果有了武器,便會生出傷害別人之心,正如一個人擁有權力一樣,不將權力運用到極致,便決不會停止。

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手握「利器」的人要常常自省,不要濫生殺心,濫用權力。

5

中國禪宗至六祖慧能時漸臻成熟。禪宗的明心見性的理論,即是讓人從繁蕪的現實生活中回到自身,回到自己的內心深處,去發現那被五欲煩惱遮蔽的原本澄澈的人性之光。

黃梅得法後的慧能來到江西與廣東交界處的一片山林中,與獵者為伴。

期間,他以菜寄煮鍋中,為不食肉邊菜。十五年後,他終於走出這片山林。

在廣州法性寺廣場,當聆聽兩位僧人為「風動還是幡動」而爭論不休時,他以一句「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仁者的心動」的驚世之語得到社會大眾的承認。

他告訴大眾,把握好自己的心念,別讓它成為自己煩惱的處所,別讓這變化莫測的世界擾亂你原本清靜的身心。

6

生命有迷悟之別,生活有染凈之分,應當承認,我們多數的生命都處在一種迷失當中,多數的生命都是染污的,就像我們現在很多地方的地下水一樣。

2006年4月,在浙江杭州舉行的世界佛教論壇的主題是:和諧世界,從心開始。

其實,我們所迷失的不是目標和方向,而是自己的一顆心。

7

心凈,則佛土凈;心凈,則國土凈。圓滿人生,從心開始。

本文為騰訊佛學獨家原創稿件,

轉載請務必註明作者和出處。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最新熱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佛學 的精彩文章:

隆蓮法師:未必五首 呵五欲
馬明博:佛法是甜的,你嘗到了嗎?

TAG:騰訊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