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Roadstar.ai CEO佟顯喬:2020年將運營1500輛無人車

Roadstar.ai CEO佟顯喬:2020年將運營1500輛無人車

Roadstar.ai與景馳科技、小馬智行、禾多科技等一眾自動駕駛初創公司有一個相似點,那就是公司創始人都曾就職於百度,並曾負責百度自動駕駛相關研發工作。資料顯示,Roadstar.ai 的幾位創始人 都曾就職於百度美國研發中心,並負責無人車項目的研發,有豐富的自動駕駛實戰經驗。

成立僅一年,自動駕駛公司 Roadstar.ai就宣布完成了1.28億美元的A輪融資,成為了迄今國內自動駕駛領域融資額最高的公司。

Roadstar.ai在2017年5月創立不久,便獲得千萬美元天使輪投資,投資方為雲啟資本、松禾遠望資本、銀泰資本、耀途資本、貴邦資本等機構。而一年後的A輪1.28億美元融資由雙湖資本和深創投集團聯合領投,雲啟資本、招銀國際、元璟資本跟投。

在近日於深圳舉辦的 2018 CCF-GAIR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上,Roadstar.ai CEO佟顯喬發表了演講,闡述了公司如何針對中國市場打造 本土化 的 L4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並且,佟顯喬在會後還接受了網易智能等媒體的採訪,談及國內自動駕駛市場的發展等。

佟顯喬表示, Roadstar.ai主攻L4級別自動駕駛,並選擇以多感測器融合的方案切入。過去一年,公司已完成矽谷、深圳兩地研發中心的建立,並在美國及中國 實現 公開路測。

圖:Roadstar.ai無人車

Roadstar.ai在5月份發布了針對中國路況的L4級自動駕駛的解決方案——Aries(銳),而且完全採用國產 激光雷達 ,使用了禾賽 40線激光雷達和速騰聚創16線激光雷達。佟顯喬向網易智能表示,這個方案的價格只有百度相似方案價格的1/3,而且在2020年每套系統的方案價格大概會降到5萬元以下,屆時如果法規也成熟了,整個無人駕駛出行服務就能夠大規模普及。

圖: Roadstar.ai 無人車的 「 車頂盒 」

據悉, Aries採用多感測器融合的方案, 擁有自主研發核心技術 HeteroSync(異構多感測器同步技術) 和 DeepFusion(數據深度融合技術) 。佟顯喬稱,自動駕駛方案中比較重要的就是 感知和定位,感知的關鍵是識別物體並進行追蹤,而定位的關鍵是在隧道等沒有 GPS的情況下也能 正常 工作。

據佟顯喬透露,今年 2月份,Roadstar.ai在深圳西麗實現了高達每小時50公里的路測,其中包含了中國特色的測試場景,比如緊急加塞、送外賣小哥逆行、中國式過馬路、翻欄杆等等。佟顯喬稱,Roadstar.ai是截止目前唯一一家能 進行中國複雜城市路況下測試 的公司。

圖: Roadstar.ai深圳路測途中「遭遇」電動車橫穿

「未來5年,固態感測器會融到自動駕駛車體中,這樣無人車看上去一體性會更強,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會有更高的保證。」佟顯喬憧憬到,「2025年以後,無人駕駛的技術將變成 一個非常成熟的操作系統或者解決方案,那時候就不是一個車的概念,而是一個移動空間的概念。 」

佟顯喬向網易智能表示, Roadstar.ai 在國內外有不同的 商業模式 , 「 國外主要是和車廠合作,提供解決方案;而在國內 是希望做出行服務,成為中國領先的無人駕駛專車運營商,用無人車來取代今天的有人駕駛專車服務。 」 佟顯喬說到。

佟顯喬還公布了 Roadstar.ai的無人駕駛運營的計劃:

今年準備有 20-50台車在深圳等城市做試運營,主要目的是提高演算法;

2019年 聯合海外 車廠 ( Tier 1 等 ) 合作生產一兩百輛車,在城市做小規模試運營,覆蓋一個區域範圍;

2020年,生產自己定製的無人駕駛汽車,規模達到1500輛,真正做無人駕駛落地的試運營,實現遠程協助的半無人運營模式。

在佟顯喬看來,目前無人駕駛技術落地已經完成了 80%以上,最大的阻礙是法律法規的問題;另外一個阻礙就是複雜情況的處理。但是佟顯喬認為,這些問題 有望 在不久的將來 解決。

在被問到面臨巨頭公司做自動駕駛是否會有壓力的問題時,佟顯喬表示,創業公司一定要有自己的殺手鐧,大公司的優勢是資金、資源、人才比較豐富,初創公司的優勢是有自己獨特的東西,特殊的人才和團隊, 「最終誰會贏得市場,這件事情很難預測,但是目前市場還處於早期,大公司和小公司都是共生的,還沒有到 要激烈 競爭的階段。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平洋電腦網 的精彩文章:

《極限競速:地平線4》實機演示 香車美景天作之合
努比亞Z18S這個設計亮了:雙屏設計替代前置鏡頭

TAG:太平洋電腦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