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土地爺:別看官最小,管得事情卻最多

土地爺:別看官最小,管得事情卻最多

讀過《西遊記》,不會不記得那些隨時被孫大聖呼來喝去的「土地」。這就是土地神,雅稱「福德正神」,俗稱「土地爺」

土地神的出現,源於農業社會的人們對土地的崇拜。我國最早的土地神叫「社」,形成較早。漢代應劭的《風俗通義》說:「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廣博,不可遍敬,故封土為神而祀之,報功也。」社也就是專門的土堆,代表土地神。由於全國土地遼闊,很難由一個土地神來管理,所以土地爺一般只管理一方土地,就如《西遊記》寫到的情形那樣。由於統一王朝的出現以及宗教的影響,也出現了抽象化的大土地神,比如后土、地祇,道教稱這種抽象化的大土地神為「后土皇地祇」,民間則稱作「總土地」。

最初的土地神無異於靈物,只不過是一個代表性的土堆,後來則逐漸人格化,並附會歷史、傳說人物。比如,三國時鐘山(今南京)的土地神為蔣子文,漢末的禰衡是杭州瓜山的土地神,南宋時岳飛為臨安(今杭州)太學的土地爺。不過,民間所奉的土地爺也有統一形象的,一般是銀須白髮,長袍襆頭,慈眉善目。而且像灶王爺一樣,民眾還給土地爺安排了配偶,就是土地奶奶,也叫土地婆。不管是土地爺還是土地婆,他們的形象一概都是慈善的。

土地爺是我國民間普遍崇拜的神祇,其地位雖然卑微,香火則頗盛。一般來說,土地爺被供奉在土地廟裡。由於土地爺的「地方性」,他所在的廟宇也就大有差別。有的儼然祠宇,如清代北京的都土地廟,殿堂有三重之多;窮鄉僻壤無錢建廟,有的僅用四塊石板搭個廟門充數,有的則用破缸覆地、豁口作門——正所謂「有錢住瓦房,沒錢頂破缸」。但不管莊嚴還是簡陋,各地幾乎是村村都有土地廟。

如前所述,對土地神的奉祀,最初與農業生產有關,後來農耕豐歉更多與行雨的龍王聯繫起來,土地神的職司則擴大了,即保佑他所管領的一方土地的平安。這樣看來,土地神地位不高,責任卻蠻大的。

(道教之音編輯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之音 的精彩文章:

修道,為什麼又稱「修真」?
別說看不懂!道長寫的這些字都具有無上法力

TAG:道教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