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芯」崛起可能還需要國家和資本再堅持10年

「中國芯」崛起可能還需要國家和資本再堅持10年

「人為砧板,我為魚肉;」高科技「無腦不行,國家「無腦」不行,「中興事件」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這不是國人沒有認識到「中國芯」的重要性,只是在提振半導體、晶元行業上,國家提出的一些策略也是草草收場;寒了從業者的心、讓資本望而卻步。

1947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發明了半導體點接觸式晶體管,從而開創了人類的硅文明時代。

其實,建國初期,國內的半導體行業水平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不大;1956年,周總理親自主持的1956至1967的十二年科學技術發展願景規劃中,將半導體列為當時國內急需採取緊急措施發展的四大高新技術之一。

美國的德州儀器1958年9月才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塊集成電路板。然而後來因為一系列的歷史原因,半導體行業的一些靈魂人物的研究被迫停止,從此國內半導體行業與歐美國家的差距逐漸拉開。

改革開放以後,國家部委先後組織了三次大規模的半導體發展戰略,分別是:1986年的「531戰略」,1990年的「908工程」,1995年的「909工程」,但都沒獲得成功。

2000年,曾經被稱為「中國晶元教父」的張汝京,帶領著300多名台灣工程師在上海開始了中芯國際的籌劃,但最後因為台積電的兩次「發難」,張汝京引咎辭職,離開了自己為之奮鬥9年的中芯國際。

在中興事件發生之前,國內科技行業幾乎都在一股腦搞互聯網,鮮有人會對半導體行業關注;

根據景星科技收錄2015至2018年的行業數據來看,截止2018年,半導體行業成立企業17963家,投資規模723.57億。

但是至今為止,中國半導體行業也沒有出現一家「像樣」的企業,再看投資規模,眾所周知半導體行業需要的投資金額巨大,國家曾經撥款2000億,用來扶持半導體行業發展;顯然目前行業投資723.57億有些捉襟見肘。

根據2018年一季度投資報告顯示,在互聯網金融和消費上,投資機構將近投了1000億,而在半導體上卻只有1.35億,約相差1000倍。

曾經有輿論質疑「中國VC為什麼不投晶元」,金沙江創投董事朱嘯虎回應「中國VC不是不投晶元,之前我們投了好幾個都血本無歸。」

那麼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

1、晶元行業需要長時間的投資,至少10年才能見成效,這不僅是一個企業、一個投資人的事,它需要國家的參與;

2、資本看中的是收益,在3到5年內看不到收益,大都不被看好,這是資本的商業本質;

3、之前國內半導體行業有些急功近利,「漢芯」事件讓行業蒙羞;

4、半導體行業需要大量的高精尖人才,這需要長時間的培養;

對於剛經歷了「中興」事件的國內半導體行業,發展「中國芯」的重要性肯定已經深刻意識到了;但是如何發展呢,有沒有什麼明路?

有,模仿韓國的三星。

1938年創立的三星,當時是沒有三星電子的,當然更不可能有三星半導體。

一切都要從1974年說起,這一年,三星收購了韓國半導體公司一半的股份,進入半導體行業,1979 年,三星集團又收購了韓國半導體公司的剩餘股份,使其成為三星的獨資企業,並將商號改為「三星半導體」。1988 年,三星半導體與三星電子合併。

2000年以後,三星戰略重點轉移到電子業務上,三星開始真正的投入半導體行業;三星從1982年的引入技術到後來的自主研發,2005年,開始展開晶圓代工業務,不斷研發最尖端技術,到2015年,晶圓代工業務總營收26.7億美元,三星半導體位居全球第四。時至今日,韓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系統晶元大國。

三星半導體的成功不排除國家的支持,還有三星自己電子業務的支持,才能讓三星半導體快速的成長;「中國芯」想要發展,少了10年、20年是不行的,三星半導體可以作為模仿對象,但歸根到底,這需要從業者、企業、國家的支持;從業者踏實穩步的搞研發,晶元商用企業支持「中國芯」,幫助其佔領市場,國家持續的長期的引導;只有這樣行業才能提振,「中國芯」才不會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景星DI 的精彩文章:

拼多多向SEC提交招股書,陸奇將擔任拼多多獨立董事?

TAG:景星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