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專訪華為徐直軍:從中國軟體發展看華為雲

專訪華為徐直軍:從中國軟體發展看華為雲

「無論何種軟體企業,無論現在的軟體是以何種方式銷售給客戶,誰越早轉變成雲服務的商業模式,誰就越有可能在未來競爭中取勝」。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於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軟體博會高峰論壇公開演講時如是說。

縱觀中國軟體產業,整體收入於2017年超過5.5萬億,占我國GDP的6.65%,超過GDP增速的兩倍,高速發展的態勢從規模上已達到美國軟體產業收入的一半。

增速背後,除嵌入式軟體以外,幾乎所有通用型軟體都存在著開發周期長、投入壓力大、客戶付費習慣難培養等一系列問題,在不同程度上制約著軟體企業的創新發展。

好在,SaaS這一軟體服務模式的出現,改變了傳統軟體依靠年費+licence的單向服務客戶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SaaS靈活的按需付費模式,即用戶可通過在線形式向軟體企業定購軟體服務。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發表演講

而其核心價值在於,用戶無需為軟體運維、管理等環節花費精力,而是騰出更多時間通過軟體提升自身的業務效率。

做軟體企業發展的加速器

既然軟體服務走向線上,接下來的發展路徑必然要實現雲化。顯然,雲平台是獲取軟體、開發軟體、聚合用戶、服務用戶的最佳途徑。

而另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雲化的軟體服務對於大量的非大型軟體開發商而言,其能夠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成為後者的成長加速器,『平台』和『開發工具』自然是繞不開的兩個關鍵詞。

徐直軍直言,華為努力將華為雲打造成軟體企業開發和運營SaaS的平台,並成為所有軟體企業,開發和運營SaaS軟體的一個底座。

「我們扎紮實實地把這個底座做好,我們的軟體企業基於我們的底座去面向客戶,那就是一個很好的囑託」。徐直軍強調。

那麼,華為雲怎樣不負囑託?

一看平台能力,基於華為雲的軟體開發服務能力,目前其已具備支持軟體開發、部署運維的GPaaS和軟體開發各種服務和工具;其次,華為雲提供人工智慧的API,即企業智能EI,任何軟體企業可以利用AI演算法及算力去解決企業和行業的問題;華為推出面向手機人工智慧應用開發SDK的HiAI,這意味著所有軟體企業,可以基於HiAI開發基於華為手機上運行的AI應用。

二看經驗積累,華為雲軟體開發服務所提供的軟體開發工具有著30多年來在軟體開發方面的豐富實踐,其包括項目管理、配置管理、代碼檢測、編譯構建、測試、部署、發布的一站式軟體開發工具平台,華為將其雲化以後共享給華為的軟體開發企業和軟體開發者使用。

再看IaaS服務,華為雲在計算、存儲、網路、安全和資料庫方面的能力儲備有目共睹,其已具備全品類的基礎雲服務以滿足各個軟體企業在行業端的開發創新。

值得關注的是,基於華為30餘年工作的質量管理體系,以及華為覆蓋全球的線下服務能力,華為有充分的實力為全國各地的軟體開發企業提供線下服務以及穩定可靠的基礎設施服務。

華為基於這三方面的投入建設最直接的效果,便是其基於華為雲軟體開發服務的開發者已經超過九萬,在夥伴層面,像用友、豬八戒、拓維、中軟國際等大型軟體開發企業也於華為雲平台之上不斷擴展著自身的業務範圍。

進入人工智慧時代,無論是開發者或軟體企業,都在思考如何通過AI技術實現軟體優化創新,圍繞應用場景,通過AI手段改善軟體測試能力、自動化開發能力以及加速軟體產品的生產力。

「華為在雲上構築的企業智能EI,致力於實現一個普惠的AI,讓軟體企業能夠利用華為AI的演算法和算力為客戶解決問題,為客戶創造價值,同時也讓中國政府和企業應用AI時感覺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徐直軍介紹道。

實際上,徐直軍提到的華為雲EI企業智能,是華為雲面向企業客戶推出的人工智慧平台,其充分利用各環節優勢,使能企業。

另外,EI企業智能還提供了一站式協同開發平台,管理多種華為雲EI服務,統一開放入口,實現多種服務作業編排和調度。值得關注的是,其還可以統一開發語言,通過類SQL即可實現AI業務的開發及編排。

而基於智能手機上的HiAI平台和晶元,更可實時快速推理,充分發揮端側響應速度快和雲側訓練準確度高的協同優勢,提高決策的速度和準確度。同時,其還可做到節省3-5倍的帶寬,在端側進行淺層神經網路特徵的提取,完成數據脫敏,再送到雲端進行推理,保護用戶的敏感數據。

「華為把端和雲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端和雲協同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徐直軍強調,「基於華為雲開發軟體,一是公有雲與私有雲都可同步部署,二是可實現公有雲和私有雲之間的彈性擴展」。

由此可見,華為雲對於軟體創新的助力正從平台、工具以及端雲協同三個維度穩步推進著,并力爭將華為雲打造成為軟體產業發展的黑土地。

把脈華為雲的整體發展

事實上,如果說從軟體創新層面看華為雲的實力不夠全面。那麼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華為雲從整體上又發生了哪些巨變?徐直軍又是如何看待這一處在茁長成長期的華為雲BU?

「華為雲從確立到現在,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知名度打開了,加上基礎服務做得不錯,整體上超過預期」。沒有浮誇的宣揚,也沒有宏大的版圖,一句簡單的總結,讓徐直軍眼中的華為雲頗有些不露鋒芒的氣質。

從官方的詳細數據中,華為雲的發展答卷遠比徐直軍的表述更為亮眼,這也是雲產業同仁們對其刮目相看的理由。

據悉,2018年上半年華為雲收入同比增長700%,合作夥伴增長45%,雲市場新增上架應用872個,政企客戶的核心數據、價值數據安心逐步向華為雲遷移。此外,華為雲推出的雲伺服器C3,計算性能優於業界15%,成為爆款雲服務。華為雲軟體開發服務DevCloud,已在線上擁有9萬名開發者。

亮眼的成績背後,則是用戶與夥伴的信賴,正如華為雲廣告語所表述的:「有技術,有未來,值得信賴」。

徐直軍坦言,華為雲的基因里應該有著華為深耕通信領域傳遞出來的穩定、安全的本能。就像過去三十年,用戶基於通信網路暢快溝通時所享受的便利一樣,華為對於基礎設施、雲的構築能力仍然能帶給用戶酣暢淋漓,可靠牢固之感。

徐直軍的底氣不是沒有理由,以上成績能佐證,同樣,華為雲的承諾也是堅實的支撐。

該承諾即是華為始終強調的「三不」政策:不碰數據,針對生態夥伴與用戶,尤其是運營型軟體企業和政企客戶,能夠放心地使用;不做應用,華為不與應用軟體開發商來競爭,這能夠讓華為服務更多的客戶;第三不做股權投資,這是華為面向所有的合作夥伴,面向所有的軟體企業的平等對待。

「我們要聚焦城牆口,扎紮實實做產品,始終堅守我們的價值觀。如果說投資掙錢掙多了,掙得快了,對我們這種老老實實做實業,掙錢慢一點的,不就衝突嗎?那我們高管不就分心嗎?所以我們聚焦掙小錢,每年能掙一點可以了。」徐直軍強調,「華為雲堅守做中立的雲平台,華為搞『三不』政策,上不做應用,下不碰數據,不做股權投資,在中國堅守做一個中立的雲服務平台」。

成績突飛猛進,承諾守護踐行,而華為並沒有絲毫的神話自己。從華為踏實做雲的心態與行動看來,華為雲根本不需要神話,也更無意傾向偉岸的包裝。

理由有二:一是華為雲直接面向企業用戶,用戶的IT部門是以技術為導向,而非情感驅動;二是,任何產品與服務總是先由客戶體驗為先,效果不好,自然沒有市場。

「在這種情況下,神話自己毫無用處。不管是哪個雲,客戶要做測試,要做比較再來選擇。這是為何華為雲參與幾個大投標,還能夠中標。按道理,華為雲才產生幾天,怎麼能中標呢?」徐直軍表示,「我們也沒有那麼神話,華為更沒要求客戶要買只買華為雲。客戶有自己的選擇,其會通過正規的測試、招標、比較來確定華為雲。例如,在政務雲市場,華為目前處在絕對優勢地位,這就是客戶對華為雲最有力的肯定」。

通常來講,熟悉華為的人總會提到華為三個重要業務領域:運營商、消費者以及企業級市場。目前大熱的便是消費者業務,在移動互聯領域,華為手機更是在用戶體量、品牌知名度上極為亮眼。相較於消費者業務,企業級市場的華為雲似乎少了些前者高歌猛進的氣勢。

在徐直軍看來,兩者對比有差異也有互通。差異在於,華為雲基於在線模式向客戶傳遞服務,而手機則面向個體人群的產品體驗模式。互通在於,榮耀手機的在線應用也基於華為雲之上為終端用戶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同理,華為雲的主要使命則是企業客戶能夠通過線上平台享受到華為雲帶來的雲服務。

「可以說,華為雲是另一個『榮耀』的存在」。徐直軍自信滿滿,但同時,他也以理性的態度看待華為雲未來的發展:第一,華為雲並不需要太急於圈地、擴大規模。華為要求華為雲BU扎紮實實地把產品做好,將競爭力提升起來,選對方向,務實前進。

「當時做手機的時候,業界有種聲音認為華為研發投多了,應該多投入營銷、廣告,但我們仍然堅持研發,慢慢地得到了用戶的認可」。徐直軍如是說。

第二,強化創新思維。客戶需求在不斷地變化,技術在不斷地變化,華為要保持跟進速度,與客戶並行。

徐直軍強調,「不管別人吹多少牛,華為手機是真人工智慧,創新研發AI晶元。通過創新,華為雲也會打造一些創新服務去構築競爭優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關村在線 的精彩文章:

隨身卡片怎麼選?佳能G9XII 對比 索尼黑卡
芝奇2018超頻大賽1萬美元被德國拿下

TAG:中關村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