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工程師的鬱悶到底是誰造成的?7個問題讓人反思

中國工程師的鬱悶到底是誰造成的?7個問題讓人反思

史上最牛機床:最牛機床

驚艷的加工軸表演:軸的藝術

日本數控車床車削金獎作品:日本金獎

數控工作群,驚碎你的眼球:驚碎眼球

數控加工之皇冠寶座:皇冠寶座

原車可以這麼玩:玩轉原車

少兒不宜,只能晚上看:少兒不宜

搞機加工的很多人都在抱歉待遇不好,工作的很苦悶,那麼這種不理想的狀況到底是誰造成的呢?下面這幾個問題,值得好好思考思考。

什麼是工程師?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論壇里一篇關於老工程師感悟的文章。裡面講的確實都是寶貴的經驗。但是讓我不能接受的是,為什麼在中國,搞技術的工程師被看成是「孔乙己」似的人物,為什麼工程師淪落成在「牆角看示波器」的形象?需知在國外公司里,工程師往往是最富有創造力,最有活力的一類人。他們的思維天馬行空,行為最不受約束。相反只有那些純粹做管理的人才是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我們單位的工程師一年工作規定不超過200天,每天規定不超過7小時(當然事實上,絕大部分工程師自己工作在家也工作,所以往往遠超這個時間,因為從事這個行業的人是需要激情的)我的工程師同事基本上都有在家裡搞搞小設計,改裝什麼汽車,帆船,甚至是蓋仿古風格的房子之類的習慣,他們的活躍性由此可見一斑。(當然中國也有農民造飛機的新聞,但是更多的人是不理解,甚至譏笑為不務正業)

什麼是同工同酬?

我看到論壇上有人抱怨說公司里同工不同酬。確實同工同酬是一個企業經營基本要求。但是這個要求的前提是合理分工。如果你讓一名工程師去做技術員做的事情,在國外別人一定認為你是瘋了。同樣你讓一個大學生去做大專生做的事情同樣也不合理。當然技術員可以上升到做工程師做的事,大專生也可以上升到做大學生做的事,但這意味著技術員離成為工程師,大專生離成為大學生已經不遠了。但是中國的現實情況是,大學生,大專生,甚至民工都在做同樣的事情。那麼這樣情況下濫用同工同酬的結果就是一切向最低標準看齊。最大受益人是老闆。如果說公司里的事情只需要大專生,那麼又何必招大學生,學校又何必花那麼大代價培養那麼多大學生。

所謂職場技巧?

中國專業技術論壇里很大一個特點就是有很多自稱人力關係方面的專家教授你所謂的各種職場技巧:如何和上下級搞好關係,如何讓別人重視你,教你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等等。如果大家有興趣到國外的專業技術論壇上看,這種類型的話題幾乎是沒有市場的。這屬於搞communication,搞戰略,做銷售的人才需要研究的東西。還是那句話,國外工程師是所有工種里最不受限制的工種。可以想像,如果搞技術的人都去鑽研這個去了,如何能夠搞好技術?

中國工程師是如何被鬱悶了?

我想中國工程師呆板書生形象很大原因要歸於中國決策層,公司高層對工程師群體的不重視。如果工作長期得不到上級的肯定,得不到社會的認可(中國現階段就是用錢來衡量人的價值),再外向的人也會變得鬱鬱寡歡。

中國現階段大學生和工程師的薪水?

我覺得現階段中國的大學生和工程師的薪水是嚴重被低估了。中國恐怕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gdp連續大幅增長30年以上的背景下,大學生的工資卻反比例一降再降。也是唯一一個在金融危機時間出盡風頭,卻多省市叫囂著要下調最低工資線的國家。(須知歐洲多國今年受金融風暴嚴重影響,國民經濟衰退,卻仍然微幅上調最低工資線)。我記得90年代中期中國清華畢業的本科生,去外資工作可以輕鬆拿到7000左右的工資。現在我問國內分公司清華研究生畢業的也不過5000。這個在國外是難以想像的

大學生是否眼高手低?

國內的人力似乎很喜歡用眼高手低這樣的字眼來形容大學畢業生。而且似乎這樣的觀點已經在中國大行其道並頗有市場。論壇上一個帖子說碩士畢業生工資900多,居然有人回答說你應該掂量一下你自己先,不然你想要多少。對此我只能無語。我所在國外公司里每年也招收大學畢業生,但是公司絕對不會因為他們沒有經驗,什麼都不懂就把他們的工資降一半。事實上沒有人能夠一工作就什麼都懂,中國這樣,國外也這樣。但是打個比方,你永遠無法知道一個襁褓中的嬰兒是不是將來能夠跑得比博爾特還快,但是你不能因為這個就把它的奶粉開支削減一半,並說等你長大了跑出成績了再給你加倍獎勵。國外大學生的就業薪水是有保證的,一定都是根據物價,學歷,國民經濟,行業景氣指數上調的,而且一般只上調不下調。難道說國外做人力的都比中國的人力愚蠢?

中國,世界規矩的破壞者?

在我出國之前,我一直也認為國外種種對中國發展的指責是無理的。但是現在當我開始工作了,我逐漸理解了國外人對中國的指責其實也不完全沒有道理。因為在他們看來中國是個不折不扣的世界規矩破壞者。

中國現階段的這種不合理的薪酬方式,讓國外的公司感到了很大的壓力。因為他們發現他們重視技術,節約成本的種種措施,都玩不贏中國這種「流氓式」的人力成本戰術:本來以為你發展了,人力成本自然就上去了,那麼人力優勢差距就小了,那麼我的技術優勢就體現了,但是沒想到你耍流氓,賺的錢不分給你的工人,不發給你的工程師,不研究技術,人力成本20年過去了還是那麼低,那麼我就很痛苦了。這就是為什麼現在歐美很多公司不得不大量裁員,轉移工廠甚至研發中心到亞洲。因為對於不受規矩,又無法制約的流氓的唯一辦法就是我也成為流氓。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在國外形象很差的原因。很多人一談中國問題就很反感,因為你搶了他們的工作,破壞了他們先前默認的規矩。

但是中國顯然是不會承認這一點的。我們更傾向於反駁說你們之所以發達是因為你們侵略了我們,你們自己搞資本原始積累,所以沒有資格教訓我們。但是卻無人願意正視一個基本事實,中國80年代階段的落後更主要是自身的原因:大鍊鋼鐵,大躍進等等。二戰後的發達國家(除美國)基本上都是從零起點發展起來的。所以中國其實沒有站得住腳的論點去破壞人家已經建立的遊戲規則。這就好比排隊,你偶爾插個隊,別人可以視而不見,但是你總是插隊,總想走捷徑,別人不發火就怪了。中國不重視技術,老是靠買,然後用流氓人力成本戰術吸收價值差的做法實際上就是在破壞遊戲規則。因為如果你是自己搞技術,搞創新,做生產,堂堂正正打敗了別人,別人自然無話可說。但是靠這種類似下三濫的殺敵一百,自損三千的做法打贏別人就不道德了,因為你不想活了,別人可不想跟你去完蛋,但是他不和你打又不可能,所以就恨你了。中國現在就是在用一代甚至幾代人的正常利益來打贏這場代價慘重和平時期的經濟戰爭。也許這個確實是國家強大最迅速的做法,但是對於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底層弱勢階層卻是個悲哀。。。

-End-

來源:製造業電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械大世界 的精彩文章:

世界41種坦克結構剖面圖
為什麼很多設備都採用用內六角螺釘?它到底好在哪?

TAG:機械大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