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廉德瑰:日本「政官關係」異變的後果

廉德瑰:日本「政官關係」異變的後果

日本的「官僚」,就是國家公務員,給人的印象一向是獨立、清正、專業和高效,但在近段時期安倍內閣不斷爆出醜聞的背景下,他們的形象開始發生變化,日本的「政官關係」已出現扭轉,官僚由國家與社會的「穩定器」演變成了與腐敗政客同流合污的官吏,其演變過程值得深思。

首先,從「政官分離」到官僚主導。日本歷史上在「大化改新」之後全面引入隋唐政制,逐漸形成貴族制。明治維新以後,日本派「岩倉使團」到歐美考察,借鑒俾斯麥的做法,重視對軍隊和產業的控制,強化了官僚隊伍,建立了近代行政機關。二戰以後,日本實行政務和事務相分離的原則,政黨政治家由選舉產生,是政治的實際主導者,他們可以擔任大臣和行政政務官,對決策的成敗負有政治責任。而官僚則由考試選拔,是政策形成與執行的主體,他們晉陞的最高職位是事務次官,是政務官的助手,對於決策的成敗通常僅負法律和業績上的責任。

更主要的是,官僚須在政治上保持中立,不依附於任何政黨和政治勢力,這是事務官與政務官的本質區別。大臣伴隨選舉的結果和政局的變化經常變動,但官僚卻保持著相對穩定性,所謂「鐵打的官僚,流水的大臣」。其結果是議員大臣表面上領導官僚,實際上淪為官僚的傀儡,形成日本特有的「官僚主導」現象,民選議員被架空,大臣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官僚擬好的文件上簽字。

其次,從官僚主導到「政官合一」。本來「政官分離」是一種議員大臣與職業官僚之間互相制約的機制,但在日本由於議員們專註於選舉,疏於理政,官僚成了行政事務的主導,議員對官僚產生了依賴,官僚對議員進行政治利用,兩者形成了利益共同體,執政黨必然與官僚發生融合。

這一點,在長期執政的自民黨身上有明顯反映,自民黨長年與官僚合作,兩者之間政策與人事的溝通與流動頻繁,不僅自民黨的政策意圖通過官僚執行,官僚的政策意向也通過自民黨執政得以實現,尤其是自民黨的議員中有很多是官僚出身(官僚辭職後可以參加選舉而轉身成為議員)。吉田茂、岸信介、佐藤榮作、福田赳夫、大平正芳等都曾是官僚,據統計自民黨議員里有大約一半是官僚出身,所以自民黨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個官僚的黨。加上財界的滲入,日本實際上形成了「政官財」鐵三角,互相之間進行利益輸送,選民對這種現象深惡痛絕。

第三,從「政官合一」到「政高官低」。「政官合一」是「政官財」鐵三角的一部分,官僚的主導難免產生官僚主義和政客的領導無能,所以,反官僚的輿論和勢力不斷湧現。民主黨執政期間曾推行「去官僚化」,實行內閣主導,然而,在釣魚島「撞船事件」和「3·11大地震」發生時,官僚消極「怠工」,面對複雜的外交和天災,政官之間缺乏溝通合作,民主黨內閣手足無措,官僚想看民主黨的笑話,置國家和國民利益於不顧,最後導致民主黨下台。

安倍上台後在內閣府設立內閣人事局,規定各部門關鍵職位的任命都要由首相直接掌管,600多名廳局長考慮到自己的升遷,誰都不敢違背安倍的「旨意」,甚至出現「忖度」現象。日本文部科學省前事務次官前川喜平針對加計學園醜聞的發言,非常有助於理解這一現象,他說:「首相不方便自己說出來的事,我們就來替他辦。」「忖度」受到國民的批評,也反映了官僚受制於安倍內閣,政官關係發生了反轉,安倍利用官僚的支持解禁了集體自衛權,通過了安保法,還試圖修改憲法。

總體來講,日本的官僚隊伍彙集了各類精英人才,他們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無論政局怎樣變化,官僚階層都保持穩定,是社會的「穩定器」。官僚主導固然有其弊端,但「政高官低」也會導致官僚的不作為,喪失獨立性,使偏激的政客一意孤行,失去制衡作用。如何回歸正常狀態,使政官各司其職,互相制約,而不是互相勾結,更不是互相拆台,這是日本官僚制未來繼續演變中面臨的問題。(作者是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日韓合作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美國洛杉磯民眾集會抗議「骨肉分離」 數人被逮捕
日本下一代火箭H3實施發動機燃燒試驗 力爭2020年度發射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