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愛玲,認知決定命運

張愛玲,認知決定命運

上心理學課的時候,老師講的是文學作品中的心理描寫,挑的是張愛玲的《傾城之戀》。

說實話,張愛玲的作品沒有專門地正兒八經地看過,張愛玲的生平倒是看了不少。

她的經典的人生經歷、經典的愛情故事、經典的人生格言,還有她不同於別人的、讓人難以置信的離開人世的方式,都讓人唏噓不已。

從張愛玲的作品可以看出,她是一個對人生懷有悲觀態度的人,說是對人性看得比較清楚,倒不如說,她對人性看得比較悲觀和惡劣。

以《傾城之戀》的故事來講,講的是一個離了婚的女子,結識了一個未婚的男子。男子是喜歡女子的,但是男子並不願意承擔婚姻的責任。女子娘家沒法養活她,沒辦法,她只好和男子同居了。男子本來要去海外工作,臨走之前給了女子幾個月的生活費,但能不能再回到她身邊,並不知道。

不巧的是,男子坐船走的時候,上海發生了飛機襲擊事件,男子沒法離開上海了,於是他在人們四處逃命的時候,又回去找到女子,兩個人躲到了租界,才算是暫時安穩了下來。這個時候,男子才願意跟女子結婚。

這樣的故事,張愛玲看的是陰暗的,她認為這個男子就是不想負責任的,最後能夠和女子結婚,也是女子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男子又沒有其他出路的情況下,才做出的無奈選擇。

她這樣悲觀看待人生的態度,也影響了她自己的人生,雖然作品豐富,大多非常優秀,但她的人生非常坎坷,一輩子都沒有獲得自己想要的幸福。

感覺她的作品才是張愛玲,她的人生卻是一個小城裡一個不知名婦女的人生。

相較於張愛玲,丁玲就要洒脫、明快很多。從早年寫的一些靡靡作品,到後期寫的革命小說,從早年身邊有胡也頻、馮雪峰兩個男子,到在監獄中與其他男子生下孩子,再到後期在延安的時候,搶婚陳明,她都是一路高歌,做自己想做,不受制於世俗的約束。

性格決定命運,認知決定命運,如果張愛玲能夠跳出她給自己設定的框框,不拘泥於一個都市女作家的身份,而是大刀闊斧地融入到當時風雲變幻的革命中去,她也就不會陷身於胡蘭成而不能自拔。

看到她後期的生活那麼沒有光彩,就希望她是張愛玲,又希望她不是張愛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橙說頻道 的精彩文章:

TAG:橙說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