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留下的「睡眠十忌」,跟著古人學習睡眠知識!
你有多久沒「一覺睡到自然醒」了?
135
我們一生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睡眠中度過。睡不好讓人精神恍惚,身體也會鬧脾氣。
其實,失眠不僅困擾著現代人,在沒有電子產品的古代,老祖宗也有睡眠問題。
面對失眠,古人會怎麼做呢?
135
其實古人睡眠有「十忌」,趕緊跟著老祖宗學學睡覺的智慧吧。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夜中不能寐,坐起彈鳴琴。」
……
古人曾用了很多經典的句子形容過「睡不著」,關於失眠這件事,儘管詩句中的很悠哉,現實中的寫照卻很痛苦。
失眠的人主要有3種表現:
135
1. 入睡固難
上床後30分鐘內無法入睡;
2. 睡眠維持困難
睡眠中頻繁醒來,且醒來後再次入睡困難;
3. 早醒
比平常醒來的時間提前2小時以上。
只要有其中任何一種表現,即稱之為失眠。
偶爾的失眠對健康沒有太大影響,但長期失眠會導致多種身體及心理疾患,如高血壓病、冠心病、焦慮症、抑鬱症等。
如果每周出現3次或3次以上失眠表現,並持續3個月時間,則達到了失眠障礙的診斷標準,需要及時就醫。
古人睡眠有十忌
135
古人為了避免失眠,提出了以下「十忌」:
一忌:睡前思緒萬千
陳摶老祖的《睡經》中說:「先心後目昧」——就是說睡覺時先睡心,後睡眼。
睡前有心事、想事情,就容易出現焦慮、緊張、興奮等情緒,造成入睡困難。
睡前最好不要考慮問題,可聽舒緩的音樂放鬆心情、調整情緒。
二忌:睡前說話
古語說「食不言,寢不語」,睡前說些影響情緒的話題,是導致失眠的原因之一。特別是女性,很容易因為這些話題整夜失眠。
說話聲音本身也影響休息,特別是對患有睡眠障礙的人。因此,睡前營造安靜的睡眠環境很重要。
三忌:睡時開燈
135
中醫理論說,入睡是一個引陽(對應光亮)入陰(對應黑暗)的過程。
現代醫學也認為,黑暗的環境會刺激大腦褪黑素的釋放,使人快速進入睡眠狀態,利於睡得更深。
四忌:飲酒飽食
古人認為「胃不和則卧不安」。睡前飲酒飽食,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引發燒心等癥狀,還可能引發夜間劇烈咳嗽。
睡前2小時內避免飲酒或飽食,防止影響吸收或造成肥胖。
五忌:蒙面睡
135
古人有「夜卧不覆首」的說法。睡覺時用被子蒙住頭,可能引起呼吸困難,難以入睡。
六忌:當風而睡
古書《瑣碎錄》說,卧處不可當風,否則「恐患頭風,背受風則嗽,肩受風則臂疼,善調攝者,雖盛暑不可當風及坐卧露下。」
睡眠時人體生理機能減弱,抵抗力較差。西醫學上也認為,面癱多由吹風引起。
建議睡覺時別直吹空調或風扇,也別睡在開窗、有冷空氣對流的地方。
七忌:張口呼吸
135
孫思邈說:「夜卧常習閉口。」張口呼吸,空氣未經鼻腔預熱、過濾處理,容易引起咽乾咳嗽或感染。
睡覺時張口呼吸,口腔內水分加速蒸發,會讓人口乾舌燥,舌後墜阻塞上呼吸道,會引起鼾症,有的人還會被憋醒。
建議在室內使用加濕器,睡覺時最好別張口呼吸。
八忌:睡中忍便
古人認為睡中不宜忍便,現代醫學也提出憋尿忍便對人體有害,影響睡眠。長時間憋尿會引起尿液反流導致腎盂腎炎,嚴重時影響腎臟功能。
此外,憋尿還會使人發生排尿性暈厥,老人血管收縮性差,也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等。
九忌:貪睡懶覺
《黃帝內經)中有「早睡早起」 「久卧傷氣」的記載,告誡人們睡懶覺有害健康。睡眠不規律會打亂生物節律,導致想睡時睡不著,該起床時起不來。尤其對於有失眠問題的人,睡懶覺反而會加重失眠。
要盡量按時睡覺、按時起床,保持正常的作息時間,睡眠時問長短可根據年齡、習慣和感受等自我調整。
十忌:特殊人群仰睡
對正常人來說,仰卧可使頸椎、腰推及全身伸展和放鬆;但對於呼吸暫停綜合征病人而言,仰卧會加重打呼嚕癥狀,使呼吸暫停更嚴重。
關注養生百科,你身邊的養生專家!
關注養生資訊,有你想要的養生知識哦!
你可能會喜歡


※心腦血管疾病發作高峰期!高溫天6條保命指南,中老年最好人手一份!
※月經會「說話」!,女人一定要懂!
TAG:中醫養身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