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名片小程序,要To B 還是 To C?

一個名片小程序,要To B 還是 To C?

圖片來源:發布會現場圖

阿拉丁小程序的數據顯示,2018年年底,小程序數量將會超過300萬。本質為To B級應用的小程序,微信是始作俑者,支付寶、百度等都相繼推出小程序產品。每個平台基於各自的基因,將衍生出不同的生態。為了詳盡記錄這一新生生態的崛起,B2B圈特別推出「小程序專題」,本文為第一篇。

采寫?常皓靖

編輯?零企

這段時間,智能名片儼然成了企業服務的標配。

先是明源雲、銷售易等企業服務公司發布了智能名片產品,7月4日,紛享銷客又在京舉辦發布會,宣布推出基於微信小程序開發的免費產品「客脈」。

據B2B圈(ID:b2bcyj)了解,客脈是一款賦能銷售的個人級CRM,主要功能涵蓋了智能名片、微信群推廣、個人客戶管理、AI分析等功能。

*圖為記者演示實例

值得注意的是,客脈小程序並不是一個孤立的產品,相較於其他名片小程序,他最大的特點是可以和紛享銷客CRM相集成。也就是說,客脈小程序可以綁定紛享銷客帳號,紛享銷客帳號也可以直接登錄管理客脈後台。

另外,紛享銷客企業客戶可以設置客脈管理員角色,來管理公司產品介紹頁面、公司PR文章等,公司員工可以從中選擇企業品牌推廣物料和素材資源,將文檔推送至微信群。

據紛享銷客介紹,下一步,客脈中的個人客戶信息還可一鍵存入企業的紛享銷客CRM系統,實現銷售人員從個人推廣獲客到企業化銷售流程管理的閉環操作。

按照紛享銷客創始人羅旭的設想,客脈小程序想要達到的效果是,可以像公眾號一樣定期更新物料,最終實現全員營銷。

微信互聯網時代來了

今年春節過後,羅旭就決定,要做個個人級別的小程序。

小程序從「客戶」和「人脈」中各取一字,取名「客脈」。客脈小程序的原型是三年前做的客脈APP,兩者除了形態上的差異,在功能上相差不多。大概的思路相似:怎麼能解決銷售人員的痛點就怎麼來。不過,羅旭坦承,當時因為天時地利人和等多方面的因素,客脈APP終以失敗告終。

「時代變了。」這是羅旭在發布會和採訪中談到的頻率最高的詞之一。這也是讓他決定啟動客脈小程序的重要原因。

羅旭認為,現在已經進入了微信互聯網時代,在紛享銷客幫企業營銷賦能、獲客、開源的過程中,已經躲不開微信這個入口,還不如「順勢而為」。

這次發布的客脈小程序也只是擁抱微信的開端。

*圖為紛享銷客CTO林松

紛享銷客CTO林松在發布會現場強調,CRM不只包括銷售管理,還包含了市場營銷和客戶服務。具體到紛享銷客,不僅要做精做專銷售雲,也要開始分食另外兩塊市場蛋糕。不過,紛享銷客不會再用做銷售管理的思路,把這兩項業務再做一遍,而是會從微信的角度切入,看看有什麼創新型的方案。

To B公司執著於To C產品?

但問題是,一個To B的公司為什麼對於To C的產品如此偏執?

事實上,早在2015年,羅旭就開始兩手抓:一隻手是自上而下(從B到C),目的是實現以管理為中心和營銷自動化,這是從管理者的角度提供服務;另一手是自下而上(從C到B),老闆買了產品,歸根到底是公司里的人在用,這主要是解決銷售人員拓客難、成本高、效率低的難題。

「給C端用戶創造了價值後,就會產生To B的價值。」羅旭說。他還用了美國企業服務獨角獸Dropbox的例子來佐證自己的觀點。2007年,Dropbox成立時,另闢蹊徑選擇從C端市場切入,不到4年就累計獲得了2億用戶。

在羅旭看來,雖然現在市面上已有幾十家名片小程序公司,但是純做ToC的小程序太輕薄,不能做營銷和閉環,而純To B的公司又太重。

能夠把個人名片和企業級的推廣耦合起來,是羅旭認為紛享銷客做小程序的優勢所在。

用友研究院院長呂建偉在自己的公號中,發表對一系列企業服務公司做名片小程序的看法。

呂建偉認為,很多人做了一輩子的CRM,也沒明白CRM的核心,而是本質上做了一堆銷售管理的功能。其實,客戶關係就是通過各種渠道方式和顧客進行交互,再把交互數字化,便能進行智能化的營銷、優惠折扣、個性定價、關聯推薦。

「這就是把To B商業進行了To C化,是多麼偉大的革命啊。」

呂建偉在文章結尾講了一個故事:10年前,他在多個行業都是領頭羊,但營收怎麼也突破不了5個億。迷茫之際,他去請教雷軍,雷軍也沒想明白,因為他曾在金山也嘗試做財務軟體、進銷存軟體,最終都失敗了。

不過雷軍告訴呂建偉一句話,讓他記憶猶新:「如果你能把To B變成To C,你就成了。」

* 本文系B2B圈原創,作者常皓靖,編輯零企。如需轉載請在後台留言。本賬號為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2B圈 的精彩文章:

TAG:B2B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