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BAT人工智慧較力新格局

BAT人工智慧較力新格局

BAT的AI競爭從概念落地到產品層面。7月4日,百度推出包括無人車、晶元、智能小程序等一系列AI產品,完成了從平台、技術、汽車、硬體到移動產品的AI落地。騰訊和阿里也在硬體、醫療等層面不斷拓展AI應用場景,AI實現路徑的比拼背後是AI商業化甚至下一場科技革命入場券的爭奪。

01

落地試驗拓場景

如所有的前沿技術發展軌跡一樣, AI也需要從概念落地到應用和產品。

7月4日,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宣布百度與金龍合作的全球首款L4級自動駕駛巴士「阿波龍」量產下線,兌現了自己八個月前的承諾。

通過李彥宏的遠程連線,金龍客車董事長謝思瑜正式宣布第100輛「阿波龍」下線,同時這款無人駕駛小巴的內部構造也首次對外呈現:沒有方向盤、沒有油門和剎車踏板、乘客可以圍坐成一圈,可實現充電2小時,行駛百公里。

一年間,百度在無人駕駛領域的快速推進讓汽車成為百度AI落地的重點試驗田。同時,百度也正在將AI能力載入自己的移動產品中。

內測數月,百度終於在7月4日上線智能小程序。百度副總裁沈抖介紹,百度智能小程序將於今年12月全面開源,是業界首個開放的小程序生態,開發者只要修改幾行代碼,就可以將自己在其他平台開發的小程序接入百度智能小程序,進而讓這個智能小程序運行在百度系App以及嗶哩嗶哩、58同城等外部App上。

據悉,來自百度大腦3.0的AI能力將全部開放給智能小程序開發者,這些能力包括語音、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增強現實以及情景感知等類別。

百度智能小程序還可以基於大數據、意圖識別、興趣識別等技術精準的找到各類智能小程序用戶,以接入百度的「查違章智能小程序」為例,全網的DAU在50天內增長了370%,火車票智能小程序訂單轉化率在20天內提升了44%,百度貼吧小程序上線以來,用戶人均使用時長也增加30%以上。

百度App與AI的結合進一步明確了百度「夯實移動基礎,決勝AI時代」的發展戰略。在百度拓展AI場景的同時,阿里和騰訊也逐漸找到了自己的AI落地方向。

不久前,屢次被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強調的AI+醫療加速落地,於6月21日開放了「騰訊覓影」的AI輔診引擎。據了解,「騰訊覓影」具備AI醫學圖像分析和AI輔助診療兩項核心能力,「騰訊覓影」AI輔診引擎可以通過模擬醫生的成長學習、積累醫學診斷能力,能輔助醫生診斷、預測700多種疾病覆蓋全學科,涵蓋醫院門診90%的高頻診斷。

通過開放介面, 醫療信息化廠商可以將「騰訊覓影」AI輔診引擎與醫院的HIS系統(醫院管理信息系統)融合,實現醫院內部數據與應用的共享共通。

「醫療是騰訊一致以來的投資重點,利用微信也可以快速的將醫院和患者進行連接。」智察大數據分析師劉大偉表示,「這符合騰訊具有用戶優勢的特點。」而阿里則走了另外一條路。「阿里選擇了城市這個大場景,而且已經做了多年的鋪墊,通過阿里的城市大腦構建智慧城市,阿里可以將自己的支付體系、數據演算法等都融進城市裡面去。 」艾媒諮詢CEO張毅這樣認為。

相比汽車、醫療,阿里在智慧城市的AI布局更加抽象。2018百度AI開發者大會當日,阿里推出大規模視覺計算平台「天擎」,這是阿里雲ET城市大腦的第四款AI視覺產品,能夠支持大規模、高並發的視頻實時分析需求。

根據阿里機器智能實驗室副主任、ET城市大腦視覺智能負責人華先勝的介紹:「『天擎』處理16小時視頻僅用1分鐘,隨後系統就可以進行檢索,例如識別行人、車輛等,大大提高響應速度。」此前,阿里已經與杭州和澳門達成智慧城市戰略合作,由阿里為城市構建AI中樞。在比達諮詢分析師李錦清看來,阿里的AI布局更重視基礎設施的建設。

02

開放態度搭夥伴

「3Q」大戰之後,開放已然是中國頭部互聯網公司發展的必由路徑,從電商到移動互聯網,當下的AI也不例外,都是以開放為名。目前百度、阿里和騰訊均搭建了自己的AI開放平台,希望用開發者的力量,加速AI的功能開發從而縮短AI落地以及商業化的時間。

「去年BAT包括其他中國頭部的互聯網企業在AI領域的主要工作是找賽道,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切入的領域。」張毅直言,「今年各家的重點變了,要在選好的賽道中發力,包括應用和產品的落地以及商業化,這些的基礎是拉攏合作夥伴,而開放平台是一個很好的媒介。」

在BAT三家中,百度AI開放的時間更早,方向也更細分。

一年前,全面轉型AI領域的百度首次系統闡述人工智慧布局思路,推出DuerOS、Apollo兩大開放平台,以此支撐,試圖在AI領域再造安卓和iOS式的操作系統生態。

時隔一年,百度升級Apollo和DuerOS開放平台至3.0版本。據介紹,Apollo3.0接入了15家硬體合作夥伴,未來將為開發者提供智能硬體一體化解決方案,而車輛參考平台則升級為開放車輛認證平台。為此,百度與比亞迪將聯合打造開放車輛認證平台,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開放是汽車行業大趨勢,未來汽車的競爭不僅是硬體的競爭,也是軟體的PK。

在最新的DuerOS3.0版本中,百度在技術、場景與解決方案兩方面進行了拓展。據百度智能生活事業群組(SLG)總經理景鯤介紹,DuerOS3.0提供了包括情感語音播報、聲紋識別和視覺搜索等能力,同時將解決方案的覆蓋面擴大到超過20個跨場景和擴設備,包括有屏設備解決方案、藍牙設備解決方案和行業解決方案等。

與百度一樣,騰訊也針對細分領域推出了開放平台—AI醫學輔助診療開放平台,這是騰訊基於「騰訊覓影」的AI輔診引擎推出的開放平台,未來,醫院、醫療信息化廠商可以通過開放的介面使用「騰訊覓影」AI輔診引擎,定製化打造覆蓋診前、診中、診後的智能化醫療服務。目前騰訊已經分別與智業軟體、山東順能等醫療信息化廠商及合作醫療機構簽署了AI戰略合作協議,上述五家醫療信息化廠商服務醫療機構近千家。相比之下,阿里AI開放平台的聲量則較小。

03

商業化拉差距

「相比騰訊和阿里,百度在AI領域的推進上顯得更加孤注一擲。」劉大偉認為,「目前百度也正式進入了AI商業化的階段。」

目前,百度在無人駕駛領域的推進速度更快,也是三家中首個有合作量產車下線的企業。業內人士表示,無人駕駛汽車的量產意味著百度AI在汽車上的落地已有商業化基礎,這也是百度最具代表和最有發展空間的商業化案例。

百度全面開啟商業化的標誌還在於DuerOS3.0開始的分成嘗試。據了解,開發者可通過四種方式從DuerOS獲取收益:技能內付費、付費技能、億元開發者支持計劃、DuerOS對話技能大賽。7月4日,DuerOS正式啟動了商業分成模式,百度在前6個月將會把技能收入100%回饋給開發者。

不過,BAT們更早進行商業化的則是智能音箱。據了解,早在百度之前,阿里就已推出智能音箱產品天貓精靈,騰訊則更晚進入市場,於不久前推出騰訊聽聽。在這一市場,阿里以低價和先發優勢把持著國內第一的位置。

根據市場分析機構Canalys發布的2018年一季度全球智能音箱出貨報告。報告顯示,中國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智能音箱消費市場,一季度整體市場規模達到180萬,增速5370%。其中阿里巴巴天貓精靈以110萬的出貨量位列中國第一和全球第三。

著眼當下的同時,BAT還希望通過在IT基礎設施上布局,為未來建築競爭壁壘,比如百度推出的AI晶元「崑崙」,該晶元基於百度8年的CPU、GPU和FPGA的AI加速器的研發,未來將面向智能汽車等場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商報 的精彩文章:

37家掌舵人空缺 險企治理成難題
「快樂的大學」如何糾偏

TAG:北京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