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溯源甘肅」隴上儒學賢?孔門隴上三學子

「溯源甘肅」隴上儒學賢?孔門隴上三學子

【溯源甘肅】隴上儒學賢

??孔門隴上三學子

「溯源甘肅」隴上儒學賢?孔門隴上三學子

孔子

「溯源甘肅」隴上儒學賢?孔門隴上三學子

孔子講學(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

甘肅日報特約撰稿人張小華

春秋戰國既是群雄爭霸的分裂戰亂時期,也是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轉型時期。元人陳采正用詩句精準形象地勾勒了當時的經濟政治狀況:「畫野分民亂井田,百王禮樂散寒煙。」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孔子打破「學在官府」的壟斷,在杏壇聚徒講學。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述:「孔子不仕,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莫不授業焉。」在「授業」過程中,孔子提出並踐行了「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突破了當時的地域、等級、職業、年齡界限,開平民教育之先河。「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清道光年間任伏羌教諭的甘肅皋蘭人吳可讀留下「孔門七十二徒,隴得三人」的記錄。這三位被列入七十二賢的孔門甘肅學子就是石作蜀、壤駟赤和秦祖,號稱「隴上儒學賢」。

儘管《論語》中沒有「三賢」的行狀問對傳世,但通過地方史志、墓誌文物、詩聯詠贊、族譜姓氏、祠像紀念等可以追尋他們的求學經歷,簡略再現他們的人生歷程。

「溯源甘肅」隴上儒學賢?孔門隴上三學子

石作蜀

唐封宋贊石作蜀

石作蜀,字子明,號卓子,冀人。生於周敬王元年(前519年),卒於周敬王四十一年(前479年),享年四十,與吳可讀題石子墓聯中「嘆四十韶華」之說契合。其姓氏有單姓、複姓兩種說法。《甘谷縣誌》對石作蜀的記述比較簡約:「她幼好學,聞孔子聚徒講學,跋涉萬里,就學孔門。從刪述,受詩書,終為孔子弟子中『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之一』。學成返鄉,宣傳儒家學說,傳播西周文化,淳教化,移風俗,自此三隴一帶文教大興,人文蔚起,風範遺澤,後世景仰。」《伏羌志》載:「(石子)唐封石邑伯,宋封成紀侯,明去封號,稱先賢。從祀孔廟。」

石夫子故里原有石子墓和石子祠。清道光年間,吳可讀曾撰《石子墓記》:「墓在伏羌,……墓今荒蕪不堪,僅存墓址。」並有墓聯、祠聯各一,收入《藝文志》。墓聯是:「梓里訪遺蹤,看空庭草碧,冢荒花殷,何處是唐封宋贊?杏壇親教澤,聽渭水鶯啼,隴山鳥語,此中有化雨春風。」祠聯是:「共仰孔門高,問顏曾七十之徒,何處更多佳士?休言秦俗悍,除鄒魯三千而外,此地大有傳人。」省城蘭州也曾建有石子祠,如今僅存蘭州晚清進士劉爾?所撰祠聯:「是成紀數千年靈秀所鍾,能傍尼山拜日月;倘孔門二三子淵源不絕,庶幾中國有乾坤。」

石夫子的風範遺澤受到後人景仰,歷代地方官員、文人墨客常有題詠,但多散佚。清光緒末年,伏羌縣令雷光甸題聯:「勿謂秦無人,曾向杏壇沾化育;至今關有學,同來梓里拜靈祠。」

2005年2月,在山東泰安城東發現一部《徂徠石氏族譜》。該譜修於1957年,僅存3卷。其中《石氏姓源考》云:「石子作蜀,字子明,天性明敏。慕孔子之道,奉先世譜牒,自武威攜家來魯,受業於孔子之門,列在七十二子。後為?邑宰,因三家僭亂,辭叔孫,辟不就,去隱於徂徠山。魯悼公十八年而卒,葬於徂徠山之陽,後稱徂徠石氏者,良有以也。」

這份族譜雖與其他史料出入較大,但或有值得採信之處。其一,族譜載石作蜀「自武威攜家來魯」,與《山東長山石氏世譜》《江蘇邳州石氏族譜》所載「至暫祖避寧喜之亂,逃於甘肅武威,生子石作蜀」互證,由此可初步判定石作蜀祖籍天水生於武威。其二,族譜對石作蜀生年未述,卒年為魯悼公十八年,即公元前450年。這比傳統說法晚29年。其三,族譜記錄石作蜀「隱於徂徠山」「葬於徂徠山之陽」,徂徠山在今山東泰安。傳統觀點認為石作蜀學成回籍、榮歸故里。對此,除荒蕪難辨的甘谷石子墓外,基本缺乏史料實證或文物支持。出於種種原因,古代「一人多墓」的現象並不少見,遠在2400多年前的石子墓究竟在何處,有待進一步考證。

甘谷縣石家大山、十里鋪、石家窯都有石姓人居住,幾地石姓人長期爭立石作蜀為其祖先,清代伏羌縣令雷光甸就此進行了巧妙的化解:「一個石字掰不破,十里鋪石姓與石家大山人都是石夫子的後代。」

為了緬懷石子,繼承杏壇遺德,甘谷縣人民政府於1989年8月在十里鋪小學院內再立「石作蜀先賢舊址碑」。

「溯源甘肅」隴上儒學賢?孔門隴上三學子

壤駟赤

「溯源甘肅」隴上儒學賢?孔門隴上三學子

秦祖

先賢壤子和秦祖

壤駟赤,字子徒,春秋秦國上?人,生卒時間失考。《孔子家語?弟子解》錄「壤駟赤,字子?」,史家多疑「?」系「徒」之筆誤。

其時秦國兵力已然強大,但社會文明程度較低,有學者認為尚處在氏族部落聯盟的奴隸制早期階段。加之秦國民風好戰爭勝,故而研學文化者甚少。然而,壤駟赤卻卓然不同,不僅熱衷讀書,還頗具才氣,詩書文章都很出色。他克服各種困難,從秦到魯,拜師孔子學習禮制。終於身通「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俱佳,躋身孔門七十二賢之列。

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追封壤駟赤為「北徵伯」;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加封為「北徵伯」(一說「上?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改尊為「先賢壤子」;清順治二年(1645年),清世祖改奉為「先賢壤駟子」。秦州文廟設壤駟赤祠,祠聯曰:「任人間倒海翻江,逐宇宙新潮,正學莫忘宣聖統;願我輩模山范水,赴春秋佳日,大家來拜上?侯。」

對其姓氏,存有兩種說法。一為複姓說。作為歷史上罕見的複姓,「壤駟」在《鄭通志?氏族略》和《姓氏考略》中有收錄,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452位門閥,在複姓中排序第43位,族人多以天水、秦郡、京兆為郡望。一般認為,「壤駟」應是秦國嬴姓貴族中的一支,因為在當時的政治、經濟、交通條件下,平民百姓難有條件赴魯求學。一為單姓說。《姓氏考略》載:「孔子弟子壤駟赤之後,以壤駟赤之壤為單姓。」明代學者認為,壤駟赤應單姓壤氏,名赤。追根溯源於堯帝時期的著名農夫壤父。因他去魯國時被特許駕乘駟馬之車,故名。因此明朝尊號稱「先賢壤子」,而不是「先賢壤駟子」。清儒張澍援引《左傳》中「魯有?工師駟赤」之句,認為「駟赤」二字相連不可斷開,也不贊同「壤駟」複姓說。

秦祖,字子南,上?人,亦求學杏壇,身通六藝。生平經歷極難尋求。唐封少梁伯,宋為鄄城侯。秦州文廟設秦祖祠,聯曰:「聖績?(lìn)西行,眺百二河山,不礙春風時雨至;儒宗傅北學,數三千弟子,誰攜關月隴雲來。」

孔門楷模頌千秋

學成出師後,「三賢」遵循孔子的教誨,開設私塾,在傳播儒家學說的同時,大力普及文化知識,為以後天水乃至甘肅深厚的人文根基打下了基礎。

在山東曲阜孔廟大成殿兩廡中,曾經奉祀三位先賢的塑像。《秦州志》載:「(秦州文廟)鄉賢祠內有三位夫子的祀像。」

元末禮部侍郎、明初秦州儒學教授喬宗亮曾為「三賢」作贊詩各一首:壤子徒贊:式是壤侯,昭乎聖徒。執經請益,載道若無。詩書規矩,問學楷模。得時而駕,領袖諸儒。秦子南贊:秦有子南,口贊述作。守道之淵,成德之博。范若鑄金,契猶發葯。歷世明祀,少梁寵爵。石子明贊:在昔石邑,能知所尊。懋修有德,克述無言。鼓篋槐市,揚名里門。此道久視,彼美長存。

明《鞏昌府志》人物卷錄有「三賢」姓名字型大小及歷代之封,他們均為「成紀人,孔子弟子,從祀孔子廟庭」。特彆強調壤駟赤「篤信守道,為曾子之亞」,石作蜀「從刪述,受詩書,多所啟予」。

在1926年初成書的《甘肅人物誌》中,主編張維就「孔門三子」論曰:「太史公作《仲尼弟子列傳》,採摭經傳,論其行事,於言行無可考者,見其姓名而已。秦,西戎之國也。三子者,獨能得聖人以為依歸,儼然列於受業身通者七十七人之間,聲名燦然,施於後世非賢者孰能若此乎!」

1944年,在甘肅省教育廳發文審定的中小學授課教材《天水縣鄉土教材資料》中,編者王繼堯寫道:「秦地?冀戎族中誕出了壤駟赤(子徒)、秦祖(子南)、石作蜀(子明)等三學子,相約赴山東曲阜,投奔於孔子門下,學成回籍,傳授孔子的學術思想,開了中國正統思想文化的先河!」

改革開放後,《秦州儒門三賢》《秦州隴上「三賢」》和《杏林先賢石作蜀》等文章陸續見諸媒體。在甘肅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羲皇古城歷代詩人傳記》中,學者楊育峰除記錄「三賢」基本信息外,還留下獨到的評價:「壤駟子通曉經詩,注重修養,應時而動,是孔子弟子中的佼佼者,為諸儒學子之人文領袖。」「秦子南為遵守道德的典範。」「石子明勤勉謹慎,形箔如鑄金器,美名遠近聞名。」

三賢精神耀隴原

上引文獻資料中出現的冀、秦、隴、伏羌、上?、成紀等均為不同歷史時期甘肅天水的行政建制。《天水三字經》開卷之初羅列了天水的歷史沿革:「周孝王,封非子。秦之稱,從茲始。各朝代,多更替。或上?,或成紀。晉以來,秦州地。統領縣,亦互異。入民國,州治廢。定縣名,曰天水。」在「遺迹」篇也有「天水地,屬秦封。置上?,伐西戎」之句。由於年代久遠,史料闕如,有關「三賢」的記錄並不全面連貫,許多問題尚待詳加考辨,但他們都是甘肅人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其實,對於「三賢」的籍貫出生地,唐宋學者們早就進行了嚴密論證,否則古代朝廷也不會草率加封。

在今天的蘭州五泉山公園裡,仍有隴上三賢的祠堂。「秦子祠」主祀秦祖,立像總高近3米,塑像端莊,面容平靜,墨匾上刻有魏體藍字「守道成德」,高度概括了這位孔子弟子的一生。兩側牆上,有景清、吳可讀等甘肅鄉賢13人陪祀,祠外四周有廊柱環繞。「壤駟子祠」主祀壤駟赤,塑像微側著身子,目光平和,左手持卷,右手揮起,似若正在講學,一派「隴上儒學賢」氣韻,身後匾上四字為「虛心若無」。祠內陪祀王符、皇甫謐、趙充國等甘肅鄉賢11人。「石子祠」主祀石作蜀,塑像沉靜,衣袍垂拂,匾上字為「懋依有德」,即指其「至德崇儒,斯文乃殊」。

近幾年來,蘭州「隴上名人園」內樹立從遠古到清末時期在甘肅境內生活和工作過的51位歷史名人雕塑,孔門甘肅三學子現身其中。

隴上尊孔學儒「三賢」,是先秦隴上學人的傑出代表。他們從故土秦地出發,經過長途跋涉,到達魯國投奔孔子門下,終於受教成仁。他們回籍後宣揚孔子儒家學說,傳播春秋周禮文化,敦教化、移風俗,使秦隴一帶文教大興,人文蔚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