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用 15 分鐘回顧 2018 上半年關於球鞋的一切(上)

用 15 分鐘回顧 2018 上半年關於球鞋的一切(上)

轉眼2018年已經過去一半,對於球鞋愛好者來說,一雙雙球鞋的發售似乎成為了一種特殊的時間的計量單位,每個月,各大品牌都會為每個人送上或多或少的驚喜,亦或是遺憾、失落。時間飛逝,這樣的心情周而復始。我們在年初親眼見證的襪套鞋風行逐漸轉向老爹鞋席捲街頭,現在解構的風潮又要被推向下一個風口浪尖;為什麼Jordan Brand一開始放出減少貨量的煙霧彈,後來卻帶來了鋪天蓋地的貨量;後聯名時代下的Virgil Abloh和Kanye West將如何陪著自己的合作夥伴越走越遠;各大品牌會如何研發各種科技以應對這場沒有硝煙的軍備競賽。這些都是大家所關心的事情。

在這裡,我們也通過A-Z的方式細數在這半年中發生過的故事、潮流的趨勢、重磅的球鞋以及對未來的展望,和大家一同對已經過去的半年的球鞋大事件作出總結。由於篇幅的原因,我們將分兩次為大家展現出這個龐大的字母表。閱讀本文大約需要15分鐘。

Ais for

Air

講到Air,我們總能不自覺得聯想到Nike的氣墊,聯想到那些個以空氣為名的鞋款。即使今年並不是Air Max的所謂大年,我們還是在Air Max Day得到了足夠的慰藉,第一雙以日常生活為出發點設計的Air Max 270、裝上了Air VaporMax大底的老傢伙們、曾經風靡一時的「動物園」套裝、以及再次引領燈芯絨風潮的Air Max 1/97。

空氣帶給人們的幻想從未停滯,對於熱愛Air Max的玩家來說,被裝入鞋底的空氣,和每天生存必須從大自然中獲取的空氣同樣重要。而對於Nike來講,每年的3月26日已經成為了一個固定的節日,並且讓消費者形成了一個每逢三月總能夠想起這個龐大家族的習慣,不論是對於品牌還是消費者,這樣的策略和營銷都是球鞋行業中的一個巨大的成功案例。

Bis for

BOOST

BOOST這種材質已經成為了近年來市場上的主流緩震材質,邁入2018,作為搭載BOOST的主流鞋款,adidas UltraBOOST已經進入了4.0時代,不僅如此adidas早期經典的Feet You Wear也和BOOST進行了融合,這樣的策略無疑同時收割了情懷玩家和科技控兩類玩家。同時,搭載了BOOST的鞋款也層出不窮,不得不說,潮流、專業運動的很大一片市場還在被搭載BOOST材質的鞋款統治著,都2018年了,你的鞋櫃里不可能一雙BOOST都沒有。

同時,BOOST這個源自巴斯夫公司的材質,也深深地影響著其他品牌的設計和材料選擇,Nike、PUMA、Reebok以及我們自己的品牌安踏,都在研發和推出著能與BOOST抗衡或類似的科技亦或是材質。今年上半年,我們還獲知了初代OG版本的adidas UltraBOOST將在今年復刻的消息,想想這場因為一塊「泡沫」引發的軍備競賽,不正是因為那雙黑紫色的adidas UltraBOOST而起么,不知屆時,又會引發BOOST愛好者什麼樣的反應?

Cis for

Chunky

如果說2018年的前半年的潮流市場是屬於老爹鞋的,可能沒人能夠舉出推翻這句話的反例。這種過去一直被視為潮流絕緣單品的厚重運動鞋,徹徹底底地在2018年打了個翻身仗,搖身一變成為弄潮兒們的足下首選。YEEZY WAVE RUNNER 700和Balenciaga Triple S在2017年引發的趨勢,徹底在2018年上半年炸開了,不僅僅是各大運動品牌在相繼推出厚重的鞋款。老牌時裝屋和一眾設計師品牌也開始採用老爹鞋的戰術對市場進行爭奪。

時尚是個大循環,或許很多人做夢都想不到,早幾年還在笑話穿著Nike Air Monarch的人,後來拼了命也想把自己的大腳塞進Nike為女生們推出的M2K Tekno里。但是當這股風颳得正勁的時候,似乎又有另外一股「神秘」的力量要讓它戛然而止,所以如果僅僅是追趕潮流的話,我們可能會永遠的滯後,但是如果你是像「老爹」們最初的想法一樣,只求舒適,這類形態的鞋款還是可以繼續穿下去的。

Dis forDeconstruction

或許是巧合,我們在上一段提到的神秘力量便是解構。提到解構球鞋,無論你是剛剛接觸球鞋還是一個「老學校」鞋頭,大家腦海里反映上來的第一個系列一定莫過於Virgil Abloh和Nike的The Ten。在年初的紐約時裝周上,解構還不是最主流的球鞋設計手法,但是在6月底的巴黎時裝周上,我們在多個品牌的秀場上都看到了這樣設計語言的球鞋。

在老爹鞋這股風有些減退時,秀場上的解構球鞋頻頻發力,其實解構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近幾年各大品牌都在不間斷地推出這樣的鞋款,在大環境的驅使下,似乎要潤物細無聲般地成為下一個流行趨勢。

Eis for

Edison

Edison Chen,陳冠希似乎永遠活躍在時尚的最前端。從年初帶領CLOT登上紐約時裝周到最近再把CLOT的pop up店鋪開到巴黎,如他早前在紐約大學演講的主題,他一直再向世界證明中國的設計和製造。鞋款方面,被無數人視為神物的CLOT X Nike Air Force 1 Silk也在年初回歸,雖然發售時發生了不是很愉快的事,但是相信後來陳冠希的處理方式也重新收割了一大批粉絲的心。

聯名設計、藝術展、音樂節、時裝周、雜誌封面,拋開已經達到的成就,陳冠希還是不知疲倦的活躍在你關注得到的各個領域,對他來說,將愛好變成自己的工作,這個過程很幸福,而對於喜歡陳冠希的人來說,能夠從他身上汲取到正確的價值觀,看到更好的作品,這是一種雙贏。要不了多久,我們就又能迎來陳冠希的Innersect了,有了去年的經驗,今年Innersect又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驚喜,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Fis for

Football

2018是足球的大年,其實在去年,我們就曾做出了預測,與足球相關的產品,一定會在2018年達到一個井噴式的現象。果不其然,隨著世界盃的臨近,不論是專業的足球裝備還是更加生活化、潮流化的服裝、鞋款,都被推向了一個空前的高度。Nike和adidas這兩大龍頭的軍備競賽從綠茵場馬蔓延到了街頭,不光是最王牌的球鞋,雙方在與潮流單位的合作上也牽出了星光熠熠的卡斯,可謂是名副其實的豪門盛宴。

足球和時尚的互相選擇其實是一個共贏,作為世界第一大運動,足球本來就有著巨大的受眾和市場,而時尚圈的對足球的選擇,更讓我們不僅僅將其局限於一種運動,讓人們對足球的認知更加上升到了文化的層面。

Gis for

General

和金字塔的結構相同,任何品牌的銷售額配比,佔據最大份額的球鞋一定是最普通的鞋款,即使我們生活在一個大家都希望和別人不一樣,想要標新立異的時代,但是定價親民造型易於搭配的鞋款還是會成為多數人的選擇,不然Nike Tanjun這雙鞋憑什麼幹得過Air Jordan XI這樣擁有龐大群眾基礎的鞋款。

當然,今年我們又看到了另一個有趣的現象,當從前的限量球鞋再次以大貨的形式回歸時,在市場上反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雖然在發售之前這樣的鞋款往往有著很高的呼聲,但是真的被擺上貨架時,許多人卻因為不能穿著「限量款」從而得到一種認同感而放棄入手。今年年初回歸的Air Jordan III Black Cement OG或許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不過對於真正喜歡這些鞋子的人來說,這樣的現象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His for

House

在這裡,這間房子指的便是時裝屋,在時尚和潮流不再有那麼明顯的一道界限時,時裝屋也開始做著運動、街頭品牌做的事,去年年中時的Supreme和Louis Vuitton的宇宙級聯名算是正式打開了這道大門,現在我們前面提到的各大品牌紛紛推出了老爹鞋,時裝屋的人事變動時出現的人物同樣也被熟悉街頭服裝領域的人們所了解。

同時運動品牌也在將自己的高端產品做得像時裝一樣,一方面和一些設計師聯名,另一方面也在提升自己的產品設計和選材。今季Nike X Kim Jones的合作服裝,特殊的裁剪、拼接工藝和「Made in Italy」的品質保障也在向消費者們拋出一個信號,運動品牌是可以讓自己的服裝變得像時裝屋成衣一樣高級的。

Iis for

Internet

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為人類的生活帶來便捷服務、資訊的同時,各式各樣的社交媒體成為了人們開懟的主戰場,至於原因,也是千奇百怪,這股趨勢也當仁不讓的蔓延到了球鞋、時尚、潮流圈。Jerry Lorenzo和Demna Gvasalia都曾在今年與粉絲在社交媒體上開戰,而也有品牌因為自身原因淹沒在了網路上的聲討中,比如不發貨的Anti Social Socia Club。

可能現今上網的成本越來越低,讓許多人肆無忌憚的在網路上行使著自己「言論自由」的權利,但是所謂「自由」是在規矩約束的前提之下的。有理有據的提出自己的意見是一回事,在互聯網上肆無忌憚地素質三連又是另一回事了。同時,無論是品牌還是設計師,也都應該虛心的在評論中吸取教訓,面對有理有據的意見和建議,虛心採納,才是品牌能夠長久的生存之道,別忘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Jis for

Jordan

Jordan絕對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 即使不斷會有人質疑Air Jordan是不是沒落了,官方也曾放出過要減少銷量亦或是停產某一雙鞋款的「煙霧彈」,但是事實上就是Air Jordan的發售量從整體上看來是越來越大的。但是即使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依然會有鞋款會被炒上天價,甚至打架事件也在線下的發售中也時有發生,無論是價格還是打架的事件都在說明,現在的市場和消費者們都是不太理智的。

不過對於Jordan Brand而言,在下半年還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按照時間來算,Air Jordan XXXIII也應該要和我們見面了,不過Jordan Brand旗下最首當其衝的代言人拉塞爾·維斯布魯克已經有了自己的簽名鞋,接下來的Jordan正代鞋款將會由誰來扛起大旗,又會是一個大家關注的事情。

Kis for

Kanye West

在這張字母表中,我們很難找到比Kanye West更適合作為字母K的代表的人。即使在政治上的立場和一些言論一度引發了很大的爭議,即使總會被官司和抄襲這樣的負面新聞縈繞,在很多粉絲眼中,侃爺永遠是侃爺。在音樂方面高產的他同樣依然在球鞋領域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雖然事實是Kanye不如之前能夠帶貨了,但是YEEZY球鞋發售量和頻率的增加都能夠為Kanye保留熱度,並且這是一步步在實現著Kanye曾經許下的諾言。

同時,Kanye以狗仔照「野廣告」的形式為自己的YEEZY SEASON 6宣傳營銷的事件,絕對是一個成功的案例。雖然大家都一直知道這條服裝線多數單品最終還是難逃打折的命運,但是可能在Kanye眼裡買賣做的如何都不那麼重要了,吆喝是真的賺足了。同時,還有一件不能不提的事,Kanye新專輯《ye》的試聽會上,Kanye所穿著的周邊服裝,僅僅在半個小時內便創下了50萬美金的銷售記錄。所以真的,侃爺還是你侃爺。

Lis for

Lining

年初時李寧在紐約時裝周的驚艷表現還歷歷在目,每一個熱愛潮流、時尚的中國人還沉浸在「中國李寧」帶給我們的衝擊中。這個6月,中國李寧再次登陸了時尚之都巴黎,亮相巴黎時裝周。有了紐約時裝周的鋪墊和經驗,這一次,李寧在巴黎時裝周上的表現則變得更加成熟、穩健。這一次,李寧,徹底在國際秀場上騰飛了。

從一度虧損幾十億到中國設計師設計的WOW在海外引發排隊搶購,再到攻下紐約、巴黎兩大時裝周,李寧的在自己涉足的各個領域的優異表現所有人都有目共睹。80年代時體操王子在國際賽場上帶給世人神話般的表現,現在,我們也期待中國的驕傲李寧和他的品牌再一次征服世界。

Mis for

Marvel

漫威電影在2018年迎來了自己的十周年紀念,不僅上映了新英雄的獨立電影《黑豹》,往後的《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也創下了全新的票房紀錄。對於這個IP,全球粉絲們都有著極大的關注和熱愛,當然很多球鞋也都成為了漫威這個大IP的周邊產品。

近年來我們看到了很多像是遊戲、動畫、電影主題的球鞋或是服裝單品,每每看到球鞋品牌所選擇的這些合作夥伴,遊戲、動漫、電影愛好者們都會為之一振,因為這樣豐富的產品線,即使不拿來穿著,都會成為他們周邊收藏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TO BE CONTINUED...

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一起看完了前13個字母,不知道文中提到的時間、人物和故事有沒有讓你心中產生些許的共鳴。明天,我們也將繼續和大家一起整理回顧其餘的關鍵辭彙,例如Nike的新歡Travis Scott。相信在每個人的眼中,也會有自己的A-Z篩選,大家不妨將這些想法在評論中與大家交流,畢竟總結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回顧過去,我們才好一起展望未來!

撰文 / VV

編輯 / VV

設計 / Xiang

Nike,VOGUE,Instagram,Googl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IZE傳媒 的精彩文章:

聽說你今早又沒搶到這雙 UNC,這裡還有最後一次機會!
金球獎和金靴獎,C羅讓它們一個都不能少?

TAG:SIZE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