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重提「核動力導彈驅逐艦」和未來的中國海軍

重提「核動力導彈驅逐艦」和未來的中國海軍

原標題:重提「核動力導彈驅逐艦」和未來的中國海軍



055型驅逐艦昨天的「成對」下水又使得筆者聯想起了上個世界五十年代末的美國海軍,同樣作為新時期的新興海上強國,美國海軍為了應對噴氣式戰鬥機時代的來臨,二戰時期的防空指揮艦艇——防空巡洋艦已經毫無招架之力,而防空導彈的發展也不需要防空艦艇為了搭載大量火炮而提升排水量。因此重提了「領導驅逐艦」(Destroyer Leaders,DL,一般寫作「驅逐領艦」)這一概念,這是在華盛頓海軍條約時代誕生的一種排水量介於「巡洋艦」和「驅逐艦」之間的試探性艦艇概念,也是之後「護航巡洋艦」概念的基礎。美國海軍希望「驅逐領艦」能夠在已有的驅逐艦艦隊中擔任艦隊指揮和火力核心任務,相較於巡洋艦又具備經濟性適合批量建造。


昨日,大連055「成對」下水


這就是後來誕生的「萊希」級導彈驅逐領艦,首艦「萊希」號(USS Leahy DLG-16)在1959年開工。其滿載排水量7800噸,裝備兩座MK-10雙臂導彈發射裝置(發射射程35公里的RIM-2C「小獵犬」防空導彈)和一組MK-112八聯裝發射裝置(發射「阿斯洛克」反潛導彈)。「萊希」級驅逐領艦能夠在當時美國海軍的驅逐艦編隊(例如「弗雷斯特·謝爾曼」級、「法拉格特」級和「查爾斯·亞當斯」級)中,憑藉較大的噸位和充足的武備切實的擔負起「領艦」的職責。相較於同時期的「奧爾巴尼」級和大名鼎鼎的「長灘」號,又便宜很多。


「萊希」級導彈巡洋艦「萊希」號


說到「長灘」號,本文就切入了正題,時任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是二戰期間第23驅逐艦戰隊司令,大名鼎鼎的「31節伯克」的阿利·艾伯特·伯克上將,伯克對海軍驅逐艦有自己深刻和近乎偏執的認識;其摯友,時任美國海軍大西洋司令部司令羅伯特·丹尼森少將則希望建立一支以核能作為動力的驅逐艦隊加強美國的全球存在,兩人說服了美國「核動力之父」海曼·里科弗,在「長灘」號的基礎上,著手研製可以用於驅逐艦的輕型核反應堆,也就是後來的「D2G」壓水堆。



「浪碧池」(USS Long Beach)


「D2G」壓水堆的「D」就是代表驅逐艦,「2」則代表第二種(第一種因為技術不過關被放棄),「G」則代表承包商通用動力。「D2G」單堆長11米,寬9米,全重1900噸,單堆最大熱輸出148兆瓦(198,000馬力),但是受制於當時的技術水平,配合的蒸汽渦輪輸出為26兆瓦(30,000馬力),能量轉換率為25%。「D2G」問世後美國海軍立即將其著手安裝在「萊希」級驅逐領艦上,成為了後來的「班布里奇」號驅逐領艦(USS Bainbridge DLGN-25)。


「班布里奇」號核動力驅逐領艦


「班布里奇」號驅逐領艦相較於「萊希」級,艦長增加約10米,滿載排水量增加1900噸達到9000噸,艦載設備則基本與「萊希」級相同。安裝了兩座「D2G」壓水堆,總功率52兆瓦(60,000馬力),雖然動力相較於「萊希」級的四座蒸汽渦輪80,000馬力有所下降,但是「班布里奇」號最大航速仍然達到了30節,並且最高航速持續性和續航力絕非「萊希」級能夠比擬,可謂是大獲成功。從此到1980年,美國海軍共開建了8艘核動力導彈驅逐領艦(1975年美國海軍艦種改革,為了趕上蘇聯的巡洋艦數量差距,直接按照排水量將這些「驅逐領艦」重新劃為「巡洋艦」)。

艦名 番號 服役 退役
班布里奇 DLGN-25 1962 1996
特拉克斯頓 DLGN-35 1967 1995
加利福尼亞 DLGN-36 1974 1999
南卡羅萊納 DLGN-37 1975 1999
弗吉尼亞 CGN-38 1976 1994
德克薩斯 CGN-39 1977 1993
密西西比 CGN-40 1978 1997
阿肯色 CGN-41 1980 1998

那麼為什麼美國海軍不繼續發展了呢?答案是錢,實際上在「宙斯盾」戰鬥系統問世後,最先計劃搭載「宙斯盾」系統就是基於最後的核動力驅逐領艦——「弗吉尼亞」級的設計。雖然美國海軍非常迫切的希望未來「宙斯盾」能都大批量裝備,但是,造價高昂「宙斯盾」和同樣造價高昂的「核動力艦」,將這兩種在當時海軍可謂是「最貴的玩具」捆綁在一起,只會給國會大老爺同時取消這兩個玩意兒的口實。


以「弗吉尼亞」級核動力巡洋艦為基礎的核動力「宙斯盾」艦「CGN-42」設計概念,排水量1.2萬噸


那麼為什麼會聯想到中國海軍呢?實際上,美國海軍取消核動力驅逐艦的原因除了後續基於斯普魯恩斯艦體而誕生的傳統動力「宙斯盾艦」取代了地位,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遍布全球的美國海軍基地的逐漸確立。美國海軍這些「懟在熱點地區家門口」的軍事基地和海軍港口,使得核動力驅逐艦超長續航力這種最大優勢蕩然無存。而對於中國海軍而言恰恰缺失就是美國海外基地帶來的「全球存在」能力,而這種全球存在能力的最優解決方案,就是「核動力」所帶來的超長續航力。



遍布全球的美軍海外基地

核動力的成本問題如何解決?實際上,根據美國海軍財政支持與運營審查委員會(VAMOSC)在80年代統計,以當時的「弗吉尼亞」級核動力艦和「提康德羅加」級傳統動力艦為樣本。當二者年航行里程小於1.4萬海里時,核動力艦的年維護成本約為3100萬美元,傳統動力艦的年燃油費成本約為2600萬美元。當二者年航行里程大於1.8萬海里時,則核動力艦成本更優。在「特拉克斯頓」號28年服役生涯中,反應堆換料兩次,包括反應堆設備成本在內的全壽命周期總成本比傳統動力艦略高16.3%,成本問題處於可接受範圍內,何況是當時的技術水平。



美國海軍最後一種核動力巡洋艦「弗吉尼亞」級


那麼,中國海軍核動力艦該如何展望呢?成本問題是制約海軍裝備發展的核心問題,以中國海軍目前蓬勃的勁頭,在055型驅逐艦的基礎上發展新一代核動力驅逐領艦在成本上問題則不大。而且,美國海軍也是先有的「長灘」號核動力巡洋艦後有的「企業」號核動力航空母艦,核動力驅逐艦能夠對核動力技術起到良好的技術驗證。未來,如果中國海軍能夠發展一型核動力驅逐領艦甚至是巡洋艦,搭載相較於055型驅逐艦更大固定相控陣列和更加完善的指揮系統,搭配核動力航空母艦,則能相當程度彌補中國在全球存在能力方面與美國海軍的差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外艦聞 的精彩文章:

英國皇家海軍表示「無力履行南海巡航」
澳大利亞「大洋5000」未來護衛艦招標贏家確定!

TAG:中外艦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