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落下「月子病」到底應該怎麼治?過來人告訴你真相

落下「月子病」到底應該怎麼治?過來人告訴你真相

前幾天有位麻麻問我:

菌菌,我生完孩子一直腰疼、頭疼,我媽說這是落下了「月子病」,說讓我再生一個,坐月子的時候就能治好,是真的嗎?我不太相信,可身邊的人都這麼說。

我能說,這是我見過的最清新脫俗的催二胎方法么!

月子病到底是什麼?

真有傳說中這麼玄嗎?

咱先來看看過來人的觀點

觀點一

在上海流行坐雙月子,也就是2個月不能出門,還這不能吃,那不能做的,每天度日如年啊,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撐過來的。

一個月不洗頭不洗澡,感覺自己都快成仙了。

觀點二

我生寶寶是在夏天,熱的要死。洗澡洗頭什麼都幹了,還吃了冰鎮西瓜和冰淇淋,照樣什麼事都沒有。

我剖宮產生完半個月就跟寶寶出門曬太陽了,回家還開空調了,現在身體好好的,哪有什麼「月子病」?

月子里抱娃抱太多手腕得了腱鞘炎,而且還牙疼,酸的甜的硬的都不能吃了,還有關節炎,腿疼腰疼背疼,全身都痛啊,肩膀還不能受涼,自身免疫力都下降了,做好月子真的是太重要了!

大姑姐帶著剛會走的外甥女住了半月,很吵,月子里沒有休息好,而且足裸骨膜炎、腰疼、眼疼,直接變雙眼皮了。

腿不行了,冬天夜裡管孩子著涼了,農村沒那麼暖和。視力也不太好了,眼睛總是干痛,玩手機加哭了好多次。

月子里天氣比較冷,開了空調但是餵奶後背還是拔涼拔涼的,那時候啥都不懂,都不知道用被子遮下後背,現在就時不時背痛。

看來,關於「坐月子」,每個媽媽都有一肚子的苦水要倒,不過,那些所謂的「月子病」真的是月子沒坐好留下來的嗎?

為什麼要「坐月子」?

早在西漢時期就有了關於「坐月子」的記載,那時候把坐月子叫做「月內」,是產後的一種儀式性行為。

現在,「坐月子」有了個更國際化的說法,叫產褥期,需要6周左右的時間。

為什麼要「坐月子」?

分娩後,寶媽的子宮、血液循環系統、體力等各個身體機能都需要恢復,如果不「坐月子」,致使恢復的過程護理不當,很可能發生子宮收縮不良、產後出血、宮腔感染、發燒、腰酸背痛等各種癥狀。

綜上所述,再加上分娩過程中耗費了大量的體力,所以寶媽才需要「坐月子」這個過程來好好的恢復。

怎樣科學坐月子?

(1)營養要均衡

在吃的方面,只要遵循健康、均衡、營養、不過量的原則,想吃什麼都可以吃。

(2)儘早下床活動

誰說在床上躺42天才算恢復得好?

如果產後較長時間不下床活動,對產婦反而不好,容易便秘、下肢靜脈血栓,同時盆腔底部的肌肉因為缺乏鍛煉,托不住子宮、直腸或膀胱而膨出。

可以做一些輕微運動,如果覺得累就要停下來,以身體舒適為準。

(3)必須要刷牙

大多數准媽媽在月子里吃的比較好,如果不刷牙,牙齒就會受到損害,而且嘴巴里的細菌會在短時間內大量滋生,從而引起各種牙科疾病。

所以很多准媽媽都被月子不能刷牙這個說法毀了一口的好牙。

(4)可以洗頭洗澡

古代因為生活條件不好,所以才讓產婦在月子期間不能洗頭洗澡,現代這種情況已經不存在,所以寶媽是完全可以洗頭洗澡的。

因為分娩時大量的出血和體力消耗,讓機體自身的調節功能和免疫功能降低,從而抵抗力變差,再加上產後的出汗量增加,如果不保持乾淨,皮膚上的細菌很容易導致各種炎症。

(5)房間注意通風

雖然寶媽在產後身體虛弱,再加上容易出汗,吹風的話很容易生病。但是不開窗換氣,家裡就會滋生大量的細菌和病毒,反倒更容易生病。

所以房間應該定期通風,寶媽在通風的時候注意遠離風口就可以了。

菌菌知道這幾年媒體報道了很多產婦「坐月子」身亡的新聞,再加上各種歪果仁不用坐月子的說法,很多媽媽對「坐月子」越來越疑惑:是不是根本就不需要坐月子?

其實,「月子」是需要坐的,不過沒那麼多特殊的禁忌罷了。

一本孕期書籍

原創文章▎轉載請至後台諮詢

無條件歡迎分享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月呵護 的精彩文章:

分娩時別擔心,這幾種情況下,肯定可以順利分娩
產假這麼休,讓孕媽損失最小,老闆還高興

TAG:十月呵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