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體內排不出寒,艾灸來幫你!

體內排不出寒,艾灸來幫你!

[找經絡、查穴位在我們公眾號hbqiai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艾灸學堂」的工具,你點進去就可以了,更可以學到很多不一樣的穴位知識。經絡不通百病生,補什麼都沒用。不一定要吃藥打針,因為每個穴位都是一味中藥,每天學點經絡穴位小知識!

體寒的原因

運動不足

運動不但可以舒緩筋骨,也有利於血管的收縮和擴張。不必勉強去做激烈運動,就只是站起來伸伸懶腰,動動腿去倒杯茶,讓肌肉活動起來。

飲食問題

吃太多會導致血液過多地集中在胃腸道,分配給各肌肉的血液就會減少,因而導致體寒。另外,過分喜愛吃寒性食品和冷飲,喝太多的水和過分限制鹽分也會導致體寒。

壓力過大

壓力過大會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使血管收縮。血管一收縮血液循環就受阻。如不改善血液循環不通暢的情況的話,最終全身的血液循環都不能順利進行,從而使體溫低下。

血液粘稠

血液粘稠是由於血液中的成分的含有量發生了變化。因為血液負責運送體內的廢物毒素,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運輸量的增加,血液中也會積蓄一些廢物和毒素,引起血液粘稠。在中醫看來,血液不流通會導致「淤血」,而淤血就是指血液粘稠的狀態。

體寒的危害

血寒,筋寒、骨寒,宮寒,腎寒,肺寒,胃寒,肝寒.

體寒艾灸的穴位

大椎穴

穴位:大椎穴是人體最大的穴位,屬督脈,在第7頸椎與第1胸椎之間。

作用:此穴有解表、疏風、散寒,溫陽、通陽、清心、寧神、健腦、消除疲勞、增強體質、強壯全身的作用。

主治疾病為:幼兒體質虛弱、哮喘、頸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此外,大椎穴有明顯的退熱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氣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還可用於肺氣腫、哮喘的防治。

足三里

穴位:足三里穴位於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按壓有明顯的酸漲感。

作用:足三里是人體穴位中運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

主治疾病為:頭暈、耳鳴、失眠、癱瘓、便秘、胃痛、腹脹、腹泄、消化不良、食慾不好、胃潰瘍、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闌尾炎、急慢性腸炎等疾病。足三里穴位能夠提高免疫力,足三里具有雙向調節作用。

關元穴

關元穴在肚臍下三寸艾灸關元穴可增強人體陽氣,補虛益損。對陽氣不足,身體虛弱怕冷等癥狀比較有效,具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的作用。

神闕穴

在肚臍,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當人體氣血陰陽失調而發生疾病,通過刺激或施藥於神闋穴,便有調整陰陽平衡的功能。

氣海穴

該穴位於人體下腹部,直線連結肚臍與恥骨上方,將其分為十等分,從肚臍3/10的位置。灸此穴對月經不調、崩漏、不孕有防治作用。

另外也可按揉此穴,操作者可取仰卧位,將雙手的手掌疊在一起放在小腹上,然後沿著順時針方向在腹部進行環形按摩,可每次按摩100圈,以小腹有溫熱感為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 的精彩文章:

端午節-五毒月-九毒日-艾灸
艾灸治療也因人而異,別再弄錯了

TAG: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