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見證新秩序的使者:列班掃馬之行表現出蒙古促進文明的大融合

見證新秩序的使者:列班掃馬之行表現出蒙古促進文明的大融合

原標題:見證新秩序的使者:列班掃馬之行表現出蒙古促進文明的大融合


在1287-1288年之際的一個冬日,正值彌撒期間,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從他的王座上站起來,向剛到的蒙古帝國忽必烈汗的使者列班掃馬致意。一旦列班掃馬到達英王的朝廷,他就可能成為歷史上走得最遠的官方使者,從蒙古首都開始,他在陸路上繞行一萬一千二百公里,穿過中東的主要城市,經過歐洲諸國的都城。英王愛德華站在使者面前,沒有向使者遞交歸附蒙古大汗的投降書,卻從使者手中接過了作為基督徒共享的聖餐——麵包。因為以前到蒙古的歐洲使者都是牧師,所以忽必烈汗也要派一個基督教牧師使者,於是他選中列班掃馬,雖然他是亞述派基督徒,但他還是一個忠心的蒙古人。


忽必烈



列班掃馬出使


列班掃馬最初的使命是,從忽必烈汗的都城到耶路撒冷去朝聖,但到巴格達後,他的上司讓他改道去歐洲,時為1287年。除了拜見波斯的蒙古伊利汗、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皇帝安德羅尼古斯二世、羅馬的紅衣主教團、巴黎的法國國王菲利普四世之外,列班掃馬一行到達愛德華的朝廷,這是他行程的終點。他把信件和禮物沿途分發給各位君主,在啟程赴下一個目的地前,他總是在每個國家的朝廷中停留數周或數月。他利用這段時間到處觀光,會見學者、政客和教會官員,向這些人介紹蒙古大汗和從屬於大汗的伊利汗,傳遞他們想與世界各國和平交往的強烈願望。在回來經過羅馬時,教皇尼古剌四世邀請列班掃馬用自己的語言舉行彌撒;然後,在1288年的聖枝主日(復活節前一個星期日——譯者注),教皇舉行彌撒,並親自將聖餐發到這位蒙古使者的手中。


尼古剌四世


列班掃馬之行,特別是他送給英王聖餐和親自從教皇手中接受聖餐,說明蒙古人自入侵歐洲五十年以來,是多麼深刻地改變著世界。曾幾何時,眾多文明被孤立分隔在各自的小圈子裡,很大程度上互不了解,現在它們融為一體,成為一個統一的洲際交通、商業、技術和政治體系。


((美)傑克·威澤弗德著;溫海清,姚建根譯 《成吉思汗與今日世界之形成》 2017年版 )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浙江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蕭宸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官團 的精彩文章:

激進的日本知識人,到底應為近代日本政府的侵略行為負怎樣的責任?
緊急關頭!共進會與文學社能否盡釋前嫌共商解決良策?

TAG:軍官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