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這幾個有趣的冷知識點

清朝這幾個有趣的冷知識點

原標題:清朝這幾個有趣的冷知識點



1.清代的六部,有滿漢之分,例如戶部,有一個漢人尚書,還有一個滿人尚書;尚書的下屬左右侍郎,也分滿漢,有兩個漢人侍郎,也就相應的有兩個滿人侍郎。所以清代的六部,包括尚書和侍郎,共三十六名官員。

2.太平天國之前,滿人皇帝對漢人將領特別提防,二百年間,只有岳鍾琪一個人做到大將軍,所謂漢人綠營兵,他們的首領也都是滿洲人,所以打太平軍也很費勁,實在沒辦法,才啟用曾左李等漢員帶兵。


3.清代的官員,無論大小,都見過皇帝一面,而且必須見皇帝一面,這是皇帝的要求。


在前朝,吏部可以直接任免五品以下的官員,五品以上的,由吏部開具名單給宰相,由上面來決定。清代很特殊,大官的任用,全憑皇帝一人乾綱獨斷,吏部都不知道,更別說推薦過問了。而小官的任用,皇帝管不過來交由吏部銓察,但是清代所有任命的官員,都要給皇帝引見,所以清代的官,全都見過皇帝的面。像明朝的官,有的都進入內閣了,還沒見過皇帝的面。


4.清代在全國各地划了好幾個禁區,不準漢人隨便進入。

第一個禁地就是關東三省,被他們稱為龍興之地,一直不準漢人進入,直到光緒末年,才允許河北山東等地的人進入開墾。


第二個禁地是台灣,因為清朝雖然收復了台灣,但是由於鄭成功父子在台灣經營多年,仍然不間斷的有各種小股起義造反的事。所以,清廷不準福建人去台灣。


第三個禁地是今天的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內蒙東南部這一片地區,不準漢人隨便進入開墾,為得是防止漢人跟蒙古人接觸。不許開墾,不許增添戶口,直到光緒末年這一片地區才解禁。


第四個禁地是新疆,當時新疆還不像現在到處戈壁荒漠,那時候土地很肥沃,還是幾乎沒怎麼開闢的處女地。清廷不準漢人去這片地區開墾,為得是把這片肥沃的土地,留給滿洲人,直到左宗棠平定回亂之後,這片土地才允許漢人隨便進入。


5.整個清代,雖然大部分臣民是漢人,但是漢人只是三等人,第一等是滿人,第二等是蒙古人,漢人只排第三等。蒙古人像滿人一樣,也可以封貝子,貝勒,親王,漢人則沒有這種待遇。

6.清代最信喇嘛教的不是藏人,是蒙古人,有人說這是清廷的陰謀。因為清廷允許喇嘛教教徒不守戒律,喝酒吃肉,娶老婆,穿漂亮衣服,有特權,在大街上橫衝直撞。所以蒙古人信喇嘛教幾致瘋狂,搞得蒙古內部腐化,人心渙散,對清廷一點威脅都沒有了。


7.清代有一種賞賜,叫做「賜紫禁城騎馬」,其實往往並不是真的騎馬,是坐兩人抬著的小椅子,特別是年老或者腿腳不好的大臣,是沒機會那麼威武的,讓你坐椅子不錯了,還想在皇宮裡騎馬?


8.碧螺春這種茶,原名「嚇殺人香」,是原產於洞庭東山碧螺峰石壁間的野茶。


康熙皇帝南巡到太湖,當地官員采了這種茶獻給康熙帝品嘗,康熙帝覺得「嚇殺人香」四字太粗鄙,遂御賜「碧螺春」。


9.雍正皇帝曾經嚴禁溺死女嬰,還敕令全國各地開辦育嬰堂,收留被人遺棄的嬰兒。這一點上,雍正帝還是值得稱道的。

10.乾隆年間,廣東番禺有個叫王健寒的老頭,九十九歲了還參加鄉試,臨場做了一首叫「翁覃溪記」的詩。


11.乾隆年間,皇宮裡的校尉侍衛等內臣,稱乾隆不叫皇上,稱老爺子,爺,或者佛爺。


最有名的出處就是和珅跟乾隆的對話:「上偶於輿中閱邊報,有奏要犯脫逃者,上微怒,誦《論語》「虎兕出於柙」三語。扈從諸校尉及期門羽林之屬,咸愕眙互詢天語云何。和珅獨曰:「爺謂典守者不得辭其責耳。」(凡內臣稱上皆曰老爺子,或曰佛爺)上為霽顏。


因為這次奏對,和珅就開始飛黃騰達了。

12.清代在京做官的官員,每到春節換春聯的時候,往往換來換去,都是「天恩春浩蕩,文治日光華」十字,這馬屁拍得真是一年到頭都不變。


文章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明談民國 的精彩文章:

張作霖治家十條家規
賴光勛的一件事

TAG:小明談民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