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固定翼艦載預警機被傳了多年:為何不見一張試飛照?原來是這原因

固定翼艦載預警機被傳了多年:為何不見一張試飛照?原來是這原因

在國產首艘航母海試之後,人們的興趣點已經轉移到下一艘國產航母身上。可以確定的是下一艘航母必然是彈射型,但是採用蒸汽彈射器還是電磁彈射器、常規動力還是核動力,目前網上爭論不休。說實話,不管是什麼彈射器和動力形式,只要是彈射型航母就已經進步很大了。如果一味盯著技術先進,忽略成熟性和可靠性,那麼反而會「欲速而不達」。對我國海軍來說,發展航母平台固然重要,但發展航母艦載機同樣重要。很多網友常常對我們的遼寧艦沒有固定翼艦載預警機而感到遺憾,不過從信息的逐漸披露可以看出,我海軍發展固定翼艦載預警機的雄心以及為此所做的工作遠遠超過網友的想像。

近日,出現在網上的一張「海上預警機平台關鍵技術驗證機強度試驗機交付儀式」照片,而在這些字下面所標的日期是2009年8月13日。這說明什麼?說明我國早在9年前就拿出了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的強度試驗機。如果一次再推算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的概念設計時間,顯然是在10多年前了。而固定翼艦載預警機是要搭載到彈射型航母才能充分發揮性能,那麼由此可以推斷海軍還在對購入的「瓦良格」進行續建和改裝時就確定發展彈射型航母了。

從2009年至今已經9年之久,也就是說這些年裡固定翼艦載預警機一直處於研製狀態,由此也可以看出固定翼艦載預警機的難度之大,其中最難的恐怕不是機載雷達,而是固定翼艦載預警機的平台。航母對於搭載的艦載機都有比較嚴格的尺寸和重量限制,不可能像陸上機場使用那樣對尺寸和重量放的比較寬,而我國並沒有類似E-2C預警機平台那樣尺寸和重量的飛機,已有的運12飛機太小、運7飛機則顯得過大,所以固定翼艦載預警機的平台要麼全新研製,要麼在運7基礎上進行適當縮小。

但無論哪種方式,技術難度都很大。從現實角度考慮,最後還是採用在運7基礎上進行適當縮小並進行很多技術改進,例如垂尾就採用類似E-2C那樣的四片形式,機身和機翼長度要縮短而且機翼還要能夠摺疊,機頭、機身貨艙內部都要進行修形等等。從時間上來推測,國產固定翼艦載預警機的研製工作可能已經接近尾聲,因為它必須趕上國產彈射型航母的建造節點。固定翼艦載預警機在造出實體之後,還要進行試飛和陸上彈射試驗,然後才能上艦測試,這些必不可少的發展過程需要數年。

而國產彈射型航母首艦據傳已經開工,建造周期參照國產首艘航母,需要5年的時間才能完成下水和舾裝工作,然後還要進行海試,整個周期不會少於6年。也就是說,國產固定翼艦載預警機需要在6年內完成全部的陸上試飛工作,才能保證在國產彈射型航母服役時進行上艦測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軍事 的精彩文章:

美國給這個國家下達最後通牒:當年出爾反爾現在被兩大國嫌棄
曾是世界第一海軍!現窮成這樣子:美防長寫信再弱下去就不管你了

TAG:圖說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