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與病魔相搏,與生命守望——記錄一群來自故鄉、急需援助的家庭

與病魔相搏,與生命守望——記錄一群來自故鄉、急需援助的家庭

>

溫馨提醒:閱讀時,文章字型大小可在右上角菜單中自由調節,大家注意保護眼睛哦!

聯合時報巴塞羅那訊

記者 江寧

前言:寫這篇新聞專題時,心情格外地沉重,始終不知道該如何下筆。

神經母細胞瘤,這個並不為人熟知的疾病,在百度上是這樣描述的:目前關於神經母細胞瘤真正的病因尚不清楚,往往常發生於嬰兒,一旦到達四期,腫瘤將擴散至淋巴結、骨髓、肝臟或者是其他器官……正是這樣一種令人生畏的疾病,使得近二十個中國家庭頂著巨大的壓力,散盡萬貫家產,帶著生病的孩子前往西班牙巴塞羅那謀求醫治。近日,本報記者接觸了這樣一群「與病相搏」的中國家庭族群。

【悲慟與壓力】

對於每個家庭來說,孩子是希望、是未來、是充滿了愛與情感的傳承。每一個家庭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如果沒有患上神經母細胞瘤這樣的疾病,這二十多個家庭中,可能有很多家庭是快樂、富足的,至少在國內屬於中產階級水準。

圖為患兒丞丞,四歲

一名患病孩子的爸爸這樣告訴記者:「這二十多個患兒,均為神經母細胞瘤四期高危,也就是俗稱的癌症晚期。他們跑遍了中國各大城市、各個醫院,但是國內的治療方式、醫治率都有限。世界治療最好的應該是美國斯隆癌症中心3F8抗體免疫治療法,但費用至少需要一千多萬人民幣為基礎……為什麼這些家庭都會來西班牙?因為巴塞羅那Sant Joan de Déu醫院引進了斯隆癌症中心3F8抗體免疫療法。這家醫院在歐洲有很好的聲望,治療費用也遠遠低於斯隆中心,之前已經有一些中國患者到西班牙接受了3F8的抗體免疫治療,所以獲悉了這一情況的很多家庭都帶著巨額的治療費用,前來西班牙巴塞羅那尋求治療(醫院要求預付全款匯款支付後,向每個家庭法邀請函方可辦理簽證)。」

圖為患兒楊馳,四歲

雖然有著最先進的療法,費用也相對於美國較低,但是一個療程近120萬人民幣的費用,其中的有些家庭砸鍋賣鐵,並舉債借款湊足費用,帶著孩子飛來巴塞羅那,然而整個醫療過程卻讓大人都望而生畏。據另外一名患病孩子父親告訴記者:「目前在巴塞羅那Sant Joan de Déu醫院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的家庭,來自北京、上海、浙江、山東、雲南等各地,患兒平均年齡四歲左右,有的甚至是在新加坡已經進行過巨額診治後沒有痊癒,再來到西班牙的……看孩子治療的過程簡直是一種折磨,這些孩子很幼小因為血管太細,需要預埋輸液管到體內,化療折磨的孩子不吃不喝,3F8免疫非常疼痛,孩子一邊輸液一邊打滾,醫生臨床指揮一針針地打嗎啡,即便這樣,孩子因疼痛而撕心裂肺的喊叫聲,站在醫院外也能聽見,讓我們做大人的心如刀絞!」

不僅僅是病魔的折磨,在這從中國來西班牙看病的家庭中,一些是三口之家向所在單位請假之後帶孩子前來診治,一些則是為了保證孩子的後續費用,爸爸或者媽媽帶著孩子前來看病,另一方則繼續在國內工作,以確定日常開銷有所保證。而且,這些初來乍到的家庭,對西班牙的法律、規定以及各種辦事步驟均不了解,而且都不會說西班牙語,可以說就連生活方面都舉步維艱。

圖為患兒惟惟,四歲

據一個家屬這樣告訴記者:「每個家庭的病情不一樣,經濟承受能力也有差別,比如說有的孩子需要做免疫,有的孩子需要做化療等等,單單免疫就要六個月,如果加上其他的治療項目以及異國的生活費每年需要200萬左右……所以很多家庭都做好了長期逗留在這裡的打算,但大部分家庭對這裡辦理住家登記、醫療卡以及申請各方面慈善援助步驟都不明白,甚至有先來到西班牙的家庭都被騙過。」

【堅強與守望】

6月28日面見第一位家長,29日本報記者與第二位家長交流直至7月2日與另一位家長探視一患病兒童,這些承受著巨大悲慟和壓力的家庭,給記者的第一感受是:堅強。最早來到西班牙巴塞羅那Sant Joan de Déu醫院治療的孩子家長,為孩子看病三年之久四處奔波,不得不辭去國內的工作,而他現在則成為諸多來到西班牙看病的中國家庭的「領路人」,給後來的患兒家庭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圖為在巴塞當地醫院接受治療的丞丞

另一位來到巴塞羅那剛剛一個月的家庭,為了給孩子看病,母親不得不辭去國內的工作,父親一年多也沒有固定的收入,在國內和新加坡為孩子看病花去了數百萬人民幣,甚至連國內唯一的房子都賣掉後,獲悉巴塞的Sant Joan de Déu醫院引進了斯隆癌症中心的3F8抗體免疫療法,馬上舉債帶著孩子來到西班牙,一邊帶著孩子每天做免疫、化療;一邊在家做私房菜維持生計。她只告訴記者一句:「為了這個孩子的生命,我什麼都可以拋棄……」

還有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已經看病多年,甚至自己都成了此病研究的「半個專家」。她專門撰寫了多篇關於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相關疾病的治療文章,將自己多年的就診體會和經驗傳播給大家。

而另一個家庭,母親留在國內一邊工作維持家用,一邊照顧尚幼的妹妹,父親則帶著患病的、年僅四歲的哥哥千里迢迢來到巴塞,蝸居在一個只有七八平方不到的房間內,每天背著孩子乘坐公交車前往醫院進行醫治。他笑著告訴記者:「沒辦法……對於我們這個群體來說,這些孩子都是我們的命,只要有一絲希望,我們都要緊緊地抓住,企盼奇蹟地出現!」

而更多的家庭,甚至是放棄了工作,放棄了收入,放棄了一切決定舉債與病魔一搏。

在調查此事的過程中,記者每見到的任何一位孩子,都有著超出常齡的成熟和聰慧,他們可愛、機靈,有的甚至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學會了西班牙數字一至十;他們堅強、勇敢,面對病魔的折磨,他們雖然只有四、五歲,但他們非常積極地配合醫院治療,有的時候甚至強忍著疼痛流著眼淚去做那些近似於殘酷的化療、免疫治療,事後反倒安慰父母不要難過……可以說,那種對生命的守望,已經超出了常人的想像。

【援助與拯救】

社會對這一來自國內的特殊群體並不了解,但從一年前開始,巴塞羅那基督教會就已經開始對這些不斷來自國內的「神經母細胞瘤」患兒家庭開始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據一位家長告訴記者:「每一位到巴塞羅那來的家庭,其實首先最需要的就是建立與當地的溝通渠道,了解當地的法律、法規、政策等信息……但可以說每一個家庭剛來到這裡都是兩眼一抹黑,四處碰壁甚至受騙。基督教會給與過我們很大的支持,尤其是在精神層面上的,讓我們最早來到這裡的家庭一步一步走過來,我們非常感謝。」

圖為楊馳與堅強的母親

6月29日本報記者初步了解了這一群體之後,立刻在微信朋友圈發布援助信息,由當地華人組織的就如何援助這一群體的商議團、義工隊迅速組建,經過與家庭代表磋商之後,援助團隊決定先從人文角度入手,幫助這些初來乍到的家庭組建法律、醫療、心理疏導、對外(內)聯絡等各方面的援助。

目前,各方面的援助行動還正在籌措之中,將儘快開展對這一群體的諮詢問答、心理疏導、陪護、翻譯、運輸等行動。

記者後記:

一患兒母親這樣告訴記者 「治療過程這麼漫長痛苦,哪有不心疼的,但是為了孩子,我都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看著孩子默默流淚,不敢哭出聲,白天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全部要笑臉,因為即便孩子小,他也能感受到家長的情緒,他不懂得什麼是癌症晚期,因此只要家長不傳遞負面情緒,孩子就能面對,而良好的心態,也是治療的重要一環,因此兒童癌症治癒率遠高於成人癌症。」

從6月28日至7月2日整整五天時間,每一次接觸「神經母細胞瘤」患兒家庭,每次都會遭受心靈上的撞擊。而這種感受是無法用冰冷的文字所能表述的。

目前,還有多戶身患「神經母細胞瘤」的中國家庭在獲悉巴塞的醫療條件之後,正在簽證趕往巴塞羅那,因此我們需要更多的義工從事陪護、翻譯、運輸、緊急以及其他方面的幫助,希望這個社會不是那麼冷漠,畢竟這些家庭都是我們的同胞;希望能夠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在閑暇之餘給與力所能及的幫助,畢竟大愛無疆!

本文由聯合時報原創、翻譯或編輯整理,版權歸聯合時報所有。如轉載或改編髮布請與本報聯繫確認,並註明內容出處。未經授權而歪曲、篡改、抄襲、剽竊本報創作,均構成抄襲,本報將全力申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班牙聯合時報 的精彩文章:

客運大巴與貨車在托萊多相撞 超過20人受傷
在華人店鋪行竊還毆打老闆娘:西女子或面臨入獄兩年

TAG:西班牙聯合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