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的皇帝為何一個比一個死的早,原因很簡單

古代的皇帝為何一個比一個死的早,原因很簡單

古代的皇帝一直是位高權重者,享受著一切的榮華富貴,可奈何一個比一個死的早。從秦漢至明清,我國封建時代各朝有生卒年可查的皇帝共有209人。

有道是:「人生七十古來稀」,而據相關統計來看,209個皇帝,壽過古稀的僅有8人,只佔4%;而未過半百的卻有142人,佔68%,平均壽命僅39歲。如此驚訝的數字呈現在面前,不得不讓人為之驚訝,古代的皇帝為何如此短命?

通過有關書籍還有電視我們知道,在古代爭權奪利是不可避免的,而由此發生的戰亂中死於非命的不在少數,另外,古代的皇帝也深於迷信,最後被自己胡弄而死的也有很多。

但是,除了這兩個原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在古代,皇帝除了在生活品質上很注重之外,對於自己的私生活也是很注重。古有後宮佳麗三千的說法,有沒有三千我們不知道,但是皇帝妃子的數量之多那是肯定的。

不管是昏君還是明君,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放縱自己,嗜好混跡於後宮三千佳麗的石榴裙下,久而久之,本是采陰補陽的房中事,過了度也就成了耗費身體的因素。所以他們短命也不足為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鑒史 的精彩文章:

太監製度,為何能在我國古代延續上千年?
日本曾送中國50萬女子,只為一個陰謀,如今這個陰謀還真實現了

TAG:每日鑒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