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夏來吃荔枝,好味別多吃

夏來吃荔枝,好味別多吃

夏至剛過,各地已經陸續進入「蒸桑拿」狀態。這個時候,就應該吹著空調,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如果再吃著上幾顆新鮮的荔枝,就更愜意了。不過,對於這種讓人「欲罷不能」的美味水果,你了解多少?

荔枝,滿滿的「中國元素」

荔枝的英文名 Lychee 或 lichi,發音完全來自其中文名字的發音,其拉丁學名Litchi chinensis,屬名Litchi也是取自其中文名發音,而種加詞chinensis,就是中國的意思。滿滿的國粹味道,讓這個不僅長得好看、味道還奇好的南國佳果更是惹人喜歡。

圖片來自網路

荔枝不僅在植物名字的溯源上滿滿的中國味道,其起源和馴化中心就在中國,並在中國經過一代代選育培養,然後走向世界各地,具有極高的文化代表性。不僅自古以來與其相關的詩詞歌賦無數,甚至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它的專著《荔枝譜》。

《三輔黃圖》記載,漢武帝時期,為了吃到新鮮荔枝,在皇家宮殿上林苑中修建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溫室「扶荔宮」,並取嶺南荔枝百餘株移植進去,並持續移植了多年。

在今天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建設的溫室「扶荔宮」,其名字就來源於此。如今溫室內生長的佳果奇花繁多,逛上一圈看到的無數奇花異草或也是古今多少帝王將相一直無法實現的夢想。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建設的溫室「扶荔宮」

古荔枝群落的發現,有力證明了荔枝的野生原產地在中國

荔枝這個無患子科單屬種的植物最早由法國博物學家 Pierre Sonnerat 在1782年正式發表命名,但他最早發表的模式標本並非取自野生的荔枝,而是栽培的荔枝,在西方因此曾在很長時間內質疑荔枝的野生原產地是否在中國。

後來,我國植物研究人員陸續在現在海南的五指山、廣東雷州半島、廣西的六萬大山及雲南省的版納都發現了野生的荔枝群落。而筆者近期也曾在雲南文山州的麻栗坡縣進行野外調查時,發現有不少的野生居群和人工栽培的古樹群落,其大者胸徑超過1米,樹齡超過400年。

400年歷史的古樹荔枝

這些古老的荔枝樹每一棵或許都有不同的來源和歷史,或是300年前的本地雜交改良品種,或是來自嶺南200年前的新培育品種,甚至是土生土長的野生種。這使得這些荔枝樹都極富個性,不僅在樹形上有區別,開花結果的時間、果實大小、顏色、酸甜味道等幾乎都不一樣。

圖片來自網路

在荔枝成熟的季節,遊盪在雲南麻栗坡縣南溫河鄉某個盛產古樹荔枝的村寨中,熱情淳樸的人們總會給你推薦他們村內各種口味較好的荔枝樹,甚至親自上樹給你咔咔摘下幾串鮮甜可口的荔枝請你品嘗。

而一些同樣生長了幾百年的古樹荔枝,則可能因為口感較差被人們遺棄,掉落的荔枝在地上壘了一層又一層,讓我這個曾經小時候難得吃一回荔枝的人唏噓不已。

當然相比之下,各類人工種植的荔枝品種已經算是口味較好的。真正的野生荔枝,果實個頭往往只有小指頭那麼大,果實更加細長,果肉極少,味道則能用極為酸爽來形容。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荔枝來自何處?

我們今天能吃到各種味道品種的美味荔枝,還得感謝我們祖先對荔枝幾千年的馴化。

有據可考的荔枝栽培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如今我國的廣東、廣西和福建等地均是荔枝的主產區,產量佔全世界荔枝產量的近70%,培育出妃子笑、玉荷包、桂味、掛綠、淮技、糯米糍、技元紅、蘭竹、黑葉等品種,僅在廣東省,人們培育的各種口味荔枝就有70餘種。

具有200年歷史的老品種荔枝

而荔枝的種植區也曾經在隋唐時期隨著全球氣溫的上升,一度遍布到浙江、重慶、貴州及四川等地的許多地區。但是隨著近千年間的全球氣溫的總體回落,荔枝的栽培適應區有所縮減。

現在重慶的涪陵、武陵、塘河等地依舊能夠看到每年夏季碩碩累累的荔枝豐收,很可惜因為產量有限很難引起人們的關注,從而忽略了這個荔枝種植天然緯度最北的產區,認為只有廣東福建等傳統熱帶地區才有荔枝的種植。

至於「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荔枝究竟是產自嶺南地區,還是今天的川渝一帶,依舊是史學家們和各地方荔枝種植地區人們長久爭論的熱點。

荔枝=「離枝」,想吃上新鮮荔枝可不容易

荔枝今天在某種程度上說依舊算是水果中的奢侈品,不一定在於價格多高,而是在於新鮮荔枝的難得。白居易在《荔枝圖序》中如是說:「荔果離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盡去矣。」

荔枝之名其實古時原意就是「離枝」,意思是它離開枝條很快就變色腐爛。荔枝最早的名稱是公元前2世紀,漢代司馬相如《上林賦》中,稱荔枝為「離支」。後來3世紀後期的《廣志》記載有「支」、「枝」、「荔枝」的叫法。

荔枝之所以保存困難的原因,是因為它那層皺皺巴巴的果皮遠沒有它兄弟——龍眼的果皮那麼靠譜,質地薄而疏鬆透氣,使得包裹在裡面的果肉(假種皮)極易受到空氣的氧化。

特別是其中富含風味的各種揮發性有機物質受到氧化變性,加之還自帶釋放大劑量乙烯實現快速自我催熟功能,使得採摘後的荔枝會很快喪失風味甚至感染腐敗。

荔枝動圖

直到今天,除了利用二氧化硫熏蒸、噴洒保鮮劑、低溫冷藏等技術適當延長其保鮮期外(在國家規定的法規內控制保鮮劑等的用量不會產生人體健康危害),在世界各地依舊沒有太好的辦法使得荔枝能夠較好地長時間保鮮。

失去了這個「鮮」,荔枝的口味就大打折扣了。

荔枝吃多了會生病?這可不是危言聳聽

荔枝在兩千年前就先後到達了印度次大陸和南亞各國,1656年被傳教士彌格帶到西方,然後栽培地再到南非、澳洲、美國的佛羅里達等國家地區,今天已經是一個世界知名的熱帶水果。不過受它保鮮的困難限制,真正大量消費它的還是在它的種植生產地區。

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就有陸續新聞報道了在印度、孟加拉、越南等部分國家地區有數百貧困兒童莫名患上癲癇,甚至死亡,奇怪的是這些病症通常都在夏季5-7月發生。人們發現發病期和荔枝成熟時節高度重合,並且這些小孩均有大量食用荔枝的經歷。

研究發現,這種病的罪魁禍首很大程度在於荔枝含有一種名為「亞甲環丙基甘氨酸」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會抑制血紅素的生成,導致血糖聚降,從而引發一些大腦相關的疾病。另一方面,由於該地區生活較為貧困,小孩營養不良情況較為普遍,在荔枝收貨的季節,孩子們會整天在附近的果園吃荔枝,而且不怎麼吃晚飯。

這樣一來,兒童體質較弱,大腦和各方面機能發育不完全,加上自身不吃飯,造成血糖低並且缺乏調節能力,最後因為大量食用荔枝而吸收大量的亞甲環丙基甘氨酸和次甘氨酸引發血糖的進一步降低,悲劇就在所難免。

幸運的是,專家在找出罪魁禍首後,當地政府採取告示,建議家長在荔枝成熟季節嚴苛控制熊孩子吃荔枝的數量,並且一定要吃晚飯,隨後此類悲劇大幅降低。

圖片來自網路

所以說,荔枝很美味,但請適量食用,最好是吃飽了後再來兩顆荔枝吧。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少年兒童,因為大腦和身體尚未發育完全,自身對血糖調節能力弱,加之自控力低,因此食用荔枝的數量需要多加註意。

來源: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偽球迷」也生怕錯過世界盃
儲能,助力打通能源革命的任督二脈

TAG:中科院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