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想生二胎先看完這篇文章在考慮吧

想生二胎先看完這篇文章在考慮吧

原標題:想生二胎先看完這篇文章在考慮吧



計劃生育這些年,大家都習慣了一個孩子,沒有人教我們怎麼養育兩個孩子。過去,老一輩孩子多,卻大多是稀里糊塗養大了。現在新一代家庭的養育觀念,再不是老一輩可以比擬的了,向老輩請教也行不通。

二胎不是你想生就能生!不管你是不是符合國家政策,在生第二個孩子之前,都要想清楚「為什麼要生兩個孩子? 」的問題。



為什麼要生兩個孩子?


相信很多媽媽的回答是:大寶太孤單了,給他生個弟弟妹妹,有個伴。

是的,一個人的童年沒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就有些形單影隻。可是,如果在習慣了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大寶來說,突然間多了一個弟弟妹妹來分享本屬於他一個人東西,他是欣然接受還是一時難以適應呢?



更多的育齡女性也將開始考慮生二胎的一個身體上的因素:再生一個,我的身體能行嗎?


逐漸放開第二胎生育機會,讓很多人都關注起了「二寶」生育可能,但隨著之前第一胎生育年齡的逐漸推後,像高齡產婦,有不良孕產史的准孕婦都心存忐忑,自己的身體條件到底適不適合再生一個寶貝?


一孩還是二胎,是家庭的選擇,更是女性的選擇。無論選擇什麼,你都需要一些醫學上的建議:


高齡產婦風險多


臨床上把年齡超過35歲的產婦歸為高齡產婦。對於年紀偏大的媽媽,身體的各項機能都下降,因此在妊娠和分娩過程中會出現很多風險。對於孩子來說,宮內發育遲緩和早產的幾率增加,胎兒出現畸形的可能性也會增加。因此,孕期做好監測、定期孕檢是必須的。


相對於年紀輕的孕婦,高齡產婦患妊娠期高血壓和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新陳代謝下降,高齡經產婦需更加關注自己的體重。在妊娠期應注意均衡的攝入營養素,做好體重管理,不要超重。


第一胎是剖宮產,第二胎也得剖嗎?


一般臨床上建議,剖宮產兩年以後可以再懷孕,但是要看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


理論上不是必須剖的,只要子宮之前恢復得好,胎兒體重控制好,產婦可以自然分娩。


但是,臨床上第一胎剖宮產的產婦自然分娩需要嚴密地全程監控,為了保險起見,最終選擇剖宮產的比例占絕大多數。


不良孕產史,需做好監測


第一次分娩時存在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分娩過畸形兒、多次自然流產等情況的話,雖然第二次懷孕、分娩這些情況不一定還會出現,但是風險依然存在。所以,孕期一定做好血壓、血糖監測、定期孕檢,不可疏忽大意。


重點評估,降低風險


基於二孩媽媽有以上風險,產科醫生一般建議,女性有再懷孕的意願,至少提前3個月到醫院做相關檢查和評估。



重點評估三大方面:


全身情況


全身情況的評估,心、肺、肝、腎功能是否適合懷孕,體質和營養狀況好不好;了解基礎血壓、血糖等情況。了解家族和遺傳病史、既往史,夫妻雙方的健康狀況,進行一個評估,看身體狀況是否適合生育。


婦科疾病


生殖系統的評估,卵巢功能如何,有沒有婦科系統的疾病;特別是宮頸,如果第一次生產是剖宮產,那要著重評估子宮疤痕的情況。這也是經產婦和初產婦的主要區別之一。


生活、工作狀態評估


如果有不良的生活習慣,處在較惡劣的工作環境中,都要改變;以前生過畸形兒或有遺傳性疾病,再懷孕,還可能再發,需要產前諮詢。如果女性通過評估,發現有問題存在,可能要請產科、內科、外科、婦科、產前診斷甚至生殖輔助的專家一起會診,解決問題後才能妊娠。


「生育前後的小建議」


準備生二胎前,夫妻雙方都要先鍛煉好身體。這對妊娠和分娩十分重要。生完孩子後,盡量早一點給孩子喂母乳,有助於子宮的恢復。這對生二胎的產婦更為重要。


母乳餵養要堅持,媽媽喂得勤,孩子吃奶多。如果媽媽不堅持喂孩子,時間一長,身體以為不用再分泌乳汁,奶水自然少了,孩子吃不夠母乳不說,也會影響產婦的恢復,這對於本來恢復就稍慢的二胎產婦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產後也要早早恢復運動,幫助恢復,不要以為產婦多躺躺有好處,這樣會適得其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安國際母嬰會所 的精彩文章:

別再讓「靜養」成為你「坐月子」的生命隱患

TAG:詩安國際母嬰會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