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隔蒜、隔姜、隔鹽……這些灸法有什麼不同用處?

隔蒜、隔姜、隔鹽……這些灸法有什麼不同用處?

悅讀中醫

只做中醫精品閱讀

小編導讀

艾灸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喜聞樂見的治病、養生方法,小編也去艾灸館嘗試過,整個過程下來,全身暖洋洋的,血脈通暢。大家可能注意到,有時候艾灸的時候,會隔著蒜、姜等進行,那麼這些「小東西」各有什麼用處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

溫馨提示

連續兩次獲得「大眾喜愛的50個閱讀微信公眾號」榮譽稱號之後,悅讀中醫微信今年再次從報名的數千個公眾號中脫穎而出,順利入圍第三屆「大眾喜愛的50個閱讀微信公眾號」評選活動網路投票環節!作為悅讀中醫微信大家庭的一員,請您動動手指,來為悅讀中醫加油助力!

即日起至7月13日,請您和您身邊所有關心關注中醫藥健康文化的家人、朋友為唯一的醫藥類微信公眾號代表——「悅讀中醫(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投票!有了大家的支持,「悅讀中醫」就有奪取「三連冠」的信心!

長按下方二維碼,每天一次,為悅讀中醫加油助力!

隔蒜灸的適宜範圍與應用

隔蒜灸消炎作用強,常用於局部紅腫疼痛、化膿發炎、壓痛明顯等急性炎症疾病。不管是無菌性炎症或細菌感染性炎症均可應用,特別是對細菌感染的毛囊炎、瘡癤、膿腫等效果極佳。施灸過程中不但能殺菌,還能直接將感染部位的膿蒂帶出體外。還可以用於淋巴結疾病、鼻炎等頑固性炎症,對鼻咽癌等腫瘤的腫塊部位也可以選擇應用。

隔姜灸的適宜範圍與應用

隔姜灸以溫散風寒為主,多用於虛寒性疾病及病症較輕患者,如胃寒腹痛,隔姜灸上脘、中脘穴;宮寒月經不調隔姜灸關元等。

隔鹽灸的適宜範圍與應用

隔鹽灸歷代主要用於回陽固脫,急證搶救。多在中風脫證,昏迷不醒、大小便失禁、手撒口開或霍亂吐瀉不止時使用,用隔鹽灸神闕穴,須連續施灸,不計壯數,灸至脈起、肢溫、癥狀改善。目前多用於虛寒腹瀉、腹部寒冷不適、中氣虛衰等證。

葯餅灸的適宜範圍與應用

葯餅灸是根據醫生經驗配製藥方,將中草藥磨成粉末後備用。每次施灸取藥粉30g左右,加入75%乙醇調成糊狀,做成銀元大小葯餅,直接置於施灸部位,上置艾絨,用艾的火力將藥物的功效滲入組織中,有艾和藥物的雙重作用,以活血祛瘀葯為主,多用於軟組織損傷、局部瘀腫,也可根據經驗擴大治療範圍。

好 · 書 · 推 · 薦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掌握一套「開胃王」推拿手法,寶寶消化疾病不用去醫院啦
治療鼻血、皮膚病、癌症……這些民間偏方不可思議,但就是有效,不服不行!

TAG:悅讀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