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打麻雀運動對中國有著怎樣的影響?最後怎麼結束的

打麻雀運動對中國有著怎樣的影響?最後怎麼結束的

結果使農田當中的害蟲幾乎沒有天敵,而讓次年的糧食嚴重歉收,發生極為嚴重的饑荒問題。不久後,包括鄭作新在內的很多鳥類學者通過野外研究,證實了在麻雀的食譜中,人工種植的穀物僅占不到50%的比重,他們的研究成果甚至發表在中共中央的機關報《人民日報》上,這是絕無僅有的。

他們強烈的反對意見終於得到了中科院的支持,1959年11月27日,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張勁夫,綜合生物學界的意見,寫了一份「關於麻雀問題向主席的報告」,並經胡喬木轉報毛澤東。這份附有大量科學依據和分析的報告終於打動了毛澤東。

打麻雀運動對中國有著怎樣的影響?最後怎麼結束的

毛澤東在1960年3月18日他起草的《中共中央關於衛生工作的指示》中明確提出:「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蟲,口號是『除掉老鼠、臭蟲、蒼蠅、蚊子』。」至此,科學家們不屈不撓地要求為麻雀「平反」的目的已經達到,或者更加直捷地說吧,毛澤東已經承認了他當初提出的消滅麻雀的錯誤,並親自為麻雀平了反。

不過,同年4月6日,某領導在二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所作的關於農業問題上的報告中,對這一問題的「說法」又十分委婉:「麻雀已經打得差不多了,糧食逐年增產了,麻雀對糧食生產的危害已經大大減輕;同時林木果樹的面積大大發展了,麻雀是林木果樹的天敵。因此,以後不要再打麻雀了。」

打麻雀運動對中國有著怎樣的影響?最後怎麼結束的

4月19日,這一包含修正後「除四害」的《農業發展綱要》四十條,正式提請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屆全國人民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討論通過,向全國公布。從「承受不起麻雀造成的糧食損失而轟麻雀」到「全面權衡利弊、寧可遭受糧食損失也要容忍麻雀」 ,最後還是肯定了麻雀的作用,改變了「轟麻雀」的做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歷史 的精彩文章:

江西吉水名人志——明朝首輔胡廣
揭秘任姓的來源?歷史上有哪些名人姓任

TAG: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