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為啥不和親?

明朝為啥不和親?

現代人有一個通病:一旦心累了就要去西藏,說靈魂能得到滌盪,還有穿越小說作者一下筆就要夢回漢唐,說那是盛世華章。漢和唐真的就像你們想像的那麼榮光?其實,不盡然也。

自中國有信史記載起,幾乎每一個王朝都有和親的記錄,而且大都是公主外嫁,而不是把人家的公主給娶過來,上學時,老師教育我們:和親是為了江山社稷的穩定,黎明百姓的安居樂業,犧牲小我成全大我。

圖片來源於網路

自古以來,中原王朝與周邊政權的關係就像六月的天氣,那是說變就變,也像現代人形容的友誼小船,那是說翻就翻,畢竟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在敵人與朋友之間如何縱橫捭闔,為自己攫取最大的利益,這是歷代王朝統治者及其高級官僚們絞盡腦汁也要想明白的問題。

先說漢和唐,為何他們兩家的和親政策是最頻繁的呢?

從宏觀方面講,漢、唐時期都屬於漢民族與周邊少數民族的融合期,除了物質商品、思想文化相互交流外,互通婚姻也變成了一種習俗。從微觀方面講,漢和唐都屬於開疆拓土,野心勃勃的王朝,打這個必然防著那個,所以和親成了最划算的國防。

從現實方面講,漢、唐都是建立在百戰之餘的瘡痍經濟基礎之上,「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並非虛誇之詞,西漢初甚至連同一顏色的四匹馬在全國範圍內都搜不到,由此可見其殘破程度。

所以漢高祖在「白登之圍」後被迫採納了劉敬的和親建議,唐太宗在「便橋之盟」後為了打擊北面的突厥,只好用文成公主先穩定住西面逐漸強大的吐蕃,這就是統治者們拉關係,套近乎的手段,是不是比我們一般人更為高明呢?其實統治者們最大的優點是懂得取捨,或說懂得博弈,抑或說是懂得他最需要的東西是什麼,這就是他們與我們常人的區別。

圖片來源於影視劇《回明之楊凌傳》

話說歷史車輪推進到宋明之時,和親之舉戛然而止,尤其明朝,不但拒絕和親,而且從不納貢、割地、賠款,直至滅亡。畢竟「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者並不常見。

究其原由?歸結有三:

第一,宋明理學的興起。作為儒家學派的發展支脈,宋明時期創立的理學號稱正宗,並為官方所認可。理學家們認定的「生死事小,失節事大」「男女授受不親」等理念,不但被普通百姓接受,也在明朝歷代君王及其士大夫們的腦袋裡紮下根來。

第二,蒙古的武力統一。眾所周知,明朝建立前,剽悍的蒙古貴族利用武力掃蕩了歐亞大陸上幾乎所有的國家,但凡成規模有實力的政權紛紛瓦解屈服,幾百年內根本無法崛起,所以明朝的周邊除了北面的殘元外,幾乎沒有強敵來壓境,因此和親也喪失了其政治意義。

圖片來源於影視劇《大明劫》

第三,明朝的軍事實力。《陳規守城錄》記載,宋代的軍隊就開始裝備火器,元朝時,「炮手軍」的制式武器是發射口徑為20毫米以上鐵彈丸的金屬火銃。明永樂前期創立的京軍三大營之神機營,裝配的有火槍、火銃、火繩槍等,後來又裝配有多管火銃,野戰重炮、佛郎機炮、虎尊炮、重型大炮「大將軍」、「守城第一器」萬人敵等。明軍品種繁多的火器不但能夠攻堅,還能夠用來防禦和野戰,在援助高麗時就憑藉這些先進武器先後打退了日本軍隊的數次進攻。

第四,明朝的閉關鎖國政策。朱元璋本農家子弟,生活所迫才起兵反元,一旦建立政權,骨子裡「小富即安」「關起門來過小日子」的小農意識又開始冒了出來。因此,日本殺了明朝的使者,朱元璋都不想征討,還給後代立下規矩——後世不可復仇日本。既然我們各過各的,互不聯繫,為何我還要給你送公主呢?

學國學網&ID:lexueguoxue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平台,關注我們,更多精彩知識早知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國學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要背唐詩?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的答案
魏晉四大「小鮮肉」,第二個最扎心

TAG:學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