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生氣通天倫篇第三(一)

生氣通天倫篇第三(一)

由於本篇闡述了人體的陰陽二氣與自然界息息相通之理,因此將本篇命名為「生氣通天論」

【題解】

生氣:即構成和維持體內生命活動的陰陽二氣。

通:有相應、統一、貫通之意。上下協調、天人合一的道理。

天:即自然界。

本篇主要講述人身的正氣,上與天同,下與陰陽相調和即是最好的養生之道。

【原文】

略。

【注釋】

自:從的意思,從古能和天相統一的人。

通:同達,達到和自然界能夠相統一。

天:為天道,也是自然界。

本:根本。

陰陽:陰陽二氣。

天地:指上和下。

六合:上下、四方(東南西北)。

九州:古代對中國人的一種別稱,現在講的九州大地是指中華大地的意思。九州有哪些呢?為何叫九州呢?中國古代認為九是最大的數字,能表達古代中國的博大,其中包括: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涼州、雍州、豫州。這些地區對應現在的那些區域呢?冀州起自於黃河的湖口,涉及到現在的山西、河北、河南等省的部分地區。兗州主要在黃河的下游,涉及到現在的河北、河南、山東的地段。青州起自渤海和泰山,涉及到現在的河北、山東半島。徐州起自黃海、泰山、淮河,涉及到現在的山東、江蘇、安徽等地。揚州起自淮河、黃海,包括現在的江蘇、安徽、江西交界之地。荊州起自於京山、衡山,包括現在的湖北、湖南等地。豫州起自中原,黃河下游,現在的河南、山東部分區域。涼州起自華山、黑水,包括現在的陝西、四川、甘肅、青海。九州泛指中國的神州大地。

九竅:指九個空竅,兩個目,一個口,兩個耳朵,兩個鼻孔,大便和小便排泄之處,這就是人體九竅。

五臟:心肝脾肺腎。

十二節:指十二個節氣,包括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

其生五:指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

其氣三:指手足三陰三陽。

數犯:數是指多次、屢次,數犯指多次干涉、違犯的意思。

邪氣:風寒暑濕燥火這種傷害。

【譯文】

黃帝說:自古以來,人與天地自然是否息息相通是生命的根本,是否能與天氣高度的契合和統一是生命的根本,而這一根本的根本就是陰陽。天地之間和四方上下之內,在這個範圍內,無論是在天地之間,東南西北哪個方向之間,無論是在中華九州大陸,還是人的九竅、五臟、十二關節,都與天地自然之氣相通。天之陰陽化生出地之五行之氣,地之五行又上應天之三陰三陽。人如果經常違反這些陰陽變化的規律,就會被邪氣所傷。這就是所謂陰陽是壽命的根本的原因。這一段主要表述的是無論是天地、六合、還是九竅、五臟等都是在遵循自然的規律,能夠達到天人相應、天人合一才是最好的狀態,如果達不到或者違背了自然的規律,就會抵抗力免疫力下降,影響壽命,達不到天年。指導我們必須遵循規律,我們必須與自然和睦相處,與四時相合,這樣我們的氣才能與自然相同,才能平衡陰陽,才能延長壽命。重視氣、人、自然的關係,讓人自學遵守自然規律,是最好的養生,也是生存的法寶和生存之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君爐 的精彩文章: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篇第一(一)

TAG:老君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