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淮海戰役中,國民黨3個成功逃跑的高級將領,一個最終活了103歲

淮海戰役中,國民黨3個成功逃跑的高級將領,一個最終活了103歲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三大戰役中規模最大的一場的大決戰。在這場大決戰中,雖然國民黨方面共計參戰兵力達八十多萬之眾,但仍舊在碾庄圍殲戰、雙堆集圍殲戰、陳官莊圍殲戰中全軍覆沒,以慘敗而告終。而國民黨高級將領們的下場卻不盡相同,除了死在戰場的黃百韜和邱清泉,被俘虜的杜聿明和黃維,還有另外三人卻成功逃跑了。這三個人是誰呢?他們最終都是什麼結局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一是國民黨徐州剿總司令劉峙。淮海戰役中,劉峙雖然擔任國民黨徐州剿總司令,是國民黨方面的最高指揮官,但是他比較滑頭,在戰前就清楚以自己的軍事能力不足應付,就連忙向蔣介石申請,給自己派了一名得力助手杜聿明,並將實際指揮權交給杜聿明,自己當上了掛名司令。起初,劉峙和杜聿明都坐鎮徐州,隨著戰事的爆發和深入,劉峙覺得徐州危機四伏,於是就以「不掣肘杜聿明指揮」的名義,在蔣介石的同意下,坐著飛機跑到了蚌埠。

由於蚌埠遠離戰場中心,所以在整個淮海戰役期間,劉峙的處境都十分安全。淮海戰役後期,劉峙按照蔣介石的命令,帶領蚌埠國民黨軍隊撤到了江南地區。此後,劉峙被蔣介石罷免,閑賦在家。隨著國民黨蔣介石集團全面崩潰,劉峙帶著家眷輾轉到達印度尼西亞定居,以教書為業,生活過得十分艱苦。1950年,已經敗退台灣省的蔣介石感念劉峙往日的功勞,就邀請他到台灣省定居,並擔任顧問一類的閑職養老。1971年,劉峙在台灣省病逝,時年79歲。

二是國民黨第十三兵團司令李彌。淮海戰役期間,李彌作為國民黨第十三兵團司令,受杜聿明的指揮開展軍事行動。在救援黃百韜兵團失敗後,李彌跟隨杜聿明撤出徐州逃竄,在河南永城陳官莊地區被重重包圍。李彌此人一貫奉行「死道友不死貧道」的人生宗旨,在撤出徐州的時候,本人他受命負責殿後,可是他帶著部隊一口氣竟然跑在了最前面。在陳官莊地區被包圍的最後時刻,李彌換上傷兵的衣服,帶著一名護衛一路出逃,沿途隱姓埋名,偽造身份,先是躲藏在當地一個地主的家裡,後來躲過盤查,藏身於運糧食的麻袋之中,輾轉多地逃回了南京。

此後,李彌奉命重新組建第十三兵團,並前往雲南等地組織軍隊企圖負隅頑抗,後來又撤到緬甸北部地區準備捲土重來。1954年,由於緬甸方面的抗議,蔣介石這才下令讓李彌帶領大部分殘餘撤到了台灣省。1964年,李彌以國民黨軍陸軍中將銜退役。1973年,李彌病逝,時年71歲。

三是國民黨第十六兵團司令孫元良。淮海戰役期間,孫元良第十六兵團隸屬於國民黨徐州剿總,和李彌兵團一樣受杜聿明的指揮,在陳官莊地區被包圍。當時,杜聿明曾下令邱清泉兵團、李彌兵團和孫元良兵團分三個方向突圍。孫元良接到命令後,為防杜聿明變卦,下令截斷電話線,並囑咐指揮部電報一律不收,準備埋著頭向外跑。在突圍過程中,杜聿明果然下令取消突圍,邱清泉兵團和李彌兵團停止了突圍,只有孫元良兵團因為無法聯絡,孤軍突圍,結果大部分都被殲滅,殘部只得重返包圍圈。

孫元良在突圍之時,居然偽裝成一名中尉副官,趁亂騙過盤查,隻身逃出包圍圈。後來,孫元良又偽裝成農民,一路逃到信陽火車站,並輾轉逃回南京。1949年,孫元良跟隨蔣介石敗退到了台灣省,選擇了退役從商,開了一家針織品公司。或許因為大難不死,孫元良晚年心境平和,並專註養生,一直活到了2007年才病逝,時年103歲,可以說是國民黨高級將領中結局最好的一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十史 的精彩文章:

淮海戰役前,顧祝同建議死守徐州,為什麼蔣介石不同意?
遼瀋戰役前,蔣介石想撤軍至錦州,衛立煌為什麼不答應?原因有三點

TAG:二十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