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道德經》這兩個字,道盡中國文化精神

《道德經》這兩個字,道盡中國文化精神

讀經典 · 愛智慧 · 益生活

【儒風學社】線上國學課堂

點擊試聽楊鵬老師《道德經》

授權圖片 | 滕首詩 攝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諸子思想碰撞出火花,《論語》和《道德經》是儒道兩家的奠基之作。《論語》主要講為人處世的準則,凝聚著現世人生的智慧。《道德經》則是在更高的層面上闡釋了中國文化精神,更為抽象和概括化。《道德經》中關鍵的兩字,可以概括中國文化精神的特質。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道德經》第十六章

盡量使心靈達到極虛,篤定地堅守清靜。萬物一起生長,我以此來考察它們往複的道理。萬物紛紛芸芸,各自回歸它的本源。回歸到它的本原就叫做清靜,清靜就叫做復歸於生命之本性。回歸生命之本性這叫常,知道常就叫做明。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道德經》第二十六章

重是輕的根,安靜是躁動的主宰。因此君子行走終日,不離開裝載大件行李的車,即使有美食勝景為誘惑,卻能安然處之。為什麼大國之君,還要以輕率躁動治天下呢?輕率就會失去根本;急躁就會喪失自己的主宰。

老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無為」,「無為」的特徵即為「靜」。「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以不變應萬變,以根本之靜應對萬事萬物難以預料之動。

王陽明認為「此心不動,隨機而動」;「聖人之心如明鏡,只是一個明,則隨感而應,無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心學法門至簡,本心的特質也在一個「靜」字。

靜水流深,我們不易知曉平靜的水面下水有多深,表面安靜沉默的人往往蘊藏著大智慧。

遇事宜靜,切忌躁動不穩。持靜,方能看清事物本相,躁動則易被情緒牽制。

靜的智慧,是中國人在修身養性中所推崇的。

《菜根譚》中說:風恬浪靜中,見人生之真境;味淡聲希處,識心體之本然。這是持靜方能達到的理想人生境界。

據說老子八十大壽之時,大家都來祝賀。在古代活到八十歲的人十分罕見,有人向他請教長壽的秘訣,老子並沒回答,只張開嘴來讓大家看。眾人疑惑不解,老子解釋道:「堅硬的牙齒都沒了,柔軟的舌頭卻完好無損。」眾人恍然大悟。

柔,是《道德經》中又一關鍵字。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道德經》第四十三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道德經》第七十六章

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後身體就變得僵硬。活著的是柔軟的,死後就變得枯槁了。所以堅硬的東西屬於失去生命力的一類,柔弱的東西屬於具有生命力的一類。

因此,只憑剛強蠻力的軍隊容易折損,太硬的木頭容易折斷。剛強的東西易處下風,柔弱的東西易佔上風。

柔能克剛,是老子對自然萬物現象深入體察後的規律總結,也是為人處世的智慧。

自然界中,滴水石穿,柔弱的水滴一天天地打在石頭上,堅硬的石頭也會被打穿。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委曲可以保全,彎曲反而易伸直;凹陷易得到充盈,凋敝時容易得到更新。

柔,在為人處世上,就是要保持謙遜,寬容大度,能求同存異。

大丈夫能屈能伸,宰相肚裡能撐船,都是為人所讚賞的真君子風度,其根本都是柔的智慧。

又如中國傳統的水墨畫,寥寥幾筆,生動寫意,少有剛硬的線條。注入了中國文化精神「柔」的特徵,盡顯柔和之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儒風大家 的精彩文章:

世界名校的百年校訓
真正的人生,不是為了走向複雜,而是為了抵達天真

TAG:儒風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