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它是評書演義里的最強兵器:實物卻令人失望之極

它是評書演義里的最強兵器:實物卻令人失望之極

文/快哉風

評書演義里,什麼是最強兵器?

錘——威風凜凜的大鐵鎚。

圖:八錘大戰朱仙鎮

《說唐》中,李元霸兩柄各400斤大鎚,打得十八路反王灰飛煙滅,第二條好漢宇文成都甚至敵不過他一招;《說岳全傳》中,八大鎚大戰朱仙鎮更是中國老百姓耳熟能詳的經典。

但是,如果你真正看到古代戰錘的實物,想必會大失所望。

圖:清代銅錘

清朝軍中、民間作為短兵器存在的錘,實物大致是上圖:帶手柄、鐵杆、圓瓜鎚頭(銅或鐵),長度大約50公分左右,重量上,一般在10斤左右。

圖:大約清代的雙鐵鎚

雖然10斤重揮舞也很耗力氣,但還是和人們想像中的霸道鐵鎚相差太多,古代戰將的錘難道都這麼輕?

圖:演義里的錘和現實里的錘

古人有句話叫「一鎚子買賣」,意思就是鎚子很難打第二下。戰錘作為打擊類兵器,重心很靠前,掄出去容易,收回來極難,所以錘主要是近距離貼身肉搏用,戰場上的主要兵器還是長矛刀劍。至於重量,10斤的錘砸在頭盔、甲胄上同樣具備破甲力。

圖:古代游牧民族的短柄戰錘

事實上,中國歷史上,中原王朝的使用者並不多,反而是游牧民族的武士更為常見,比如契丹、金、蒙古族的戰士很多喜歡手持短柄錘,利用騎兵的優勢在近距離內摧盔破甲,威力強大。

圖:古代游牧民族的短柄戰錘

錘屬於冷門兵器,在軍中的消亡也很快,到了明清時代,火器的出現更是使得戰場形態大變,錘基本退出了正規戰場舞台,更多存在於儀仗隊。

圖:明代繪畫中的持錘衛兵,屬於儀仗隊

史書中關於使錘最重的描述,有兩個人,都是岳飛的後裔。

第一個,大家熟悉的岳雲。宋史《岳雲傳》載:「(岳雲)每戰,以手握兩鐵椎,重八十斤,先諸軍登城。」按照宋代度量衡(一斤約等於625克-640克)換算,80斤相當於今天的100斤。

圖:連環畫《岳雲》

岳雲是岳飛軍中衝鋒陷陣的猛將,如果記載屬實,的確是神勇非凡。但也有人考證,岳雲用的並非鐵鎚,而是是「鐵椎槍」,一種宋軍的制式破甲槍:「其刃為四棱,頗壯銳,不可折,形如麥穗,邊人謂為麥穗槍。」

圖:武經總要中的鐵錐槍(右)

第二個,清朝名將岳鍾琪。《清史稿·岳鍾琪傳》載:「世傳鍾琪長身赬面,隆準而駢脅。臨陣挾二銅錘,重百餘斤,指麾嚴肅不可犯。」

圖:岳鍾琪像

岳鍾琪是統兵大帥,除非敵人打到帥賬,是不需要他上戰場揮舞銅錘的,主帥「臨陣挾二銅錘,重百餘斤」基本是當時文人對他的溢美之辭,記載中有「世傳」二字,可歸於傳聞一類,不可當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快哉風 的精彩文章:

二戰日軍「最大卧底」:一個人葬送了日本海軍,躲在洞里自殺
金國被蒙古滅了,是因為漁獵民族打不過游牧民族嗎?

TAG:快哉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