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元朝統治者有哪些對高麗進行干涉和支配的表現?

元朝統治者有哪些對高麗進行干涉和支配的表現?

原標題:元朝統治者有哪些對高麗進行干涉和支配的表現?


從公元1231年到1273年,元朝先後九次侵略高麗,最終使高麗投降。從此,高麗成為元朝的征東行省,但保留了高麗王室和大部分官吏制度。


在這段時間,元朝對高麗政策屢有變化,但總體趨勢是控制逐漸加深。


元朝的對高麗的支配和干涉主要表現為:


1,干預高麗王室的王位繼承和質子


高麗忠烈王娶了蒙古公主,後來的高麗國王都有蒙古血統。元朝根據自己的喜好經常廢立高麗國王。忠惠王兩次被廢黜,忠烈王、忠宣王、忠肅王、忠惠王四位國王都曾兩次即位。

高麗國的世子大多被當作質子,長期在元大都居住,受蒙古文化影響,等到繼承王位時才返回高麗。高麗王大都有蒙古名字,忠宣王名益智禮普化,忠肅王名阿刺忒納失里,忠惠王名普塔失里,忠穆王名八禿麻朵兒只,忠定王名迷思監朵兒只,恭愍王名伯顏帖木兒。



2,元朝公主成為高麗王室的王后


忽必烈把自己的公主忽都魯揭里迷失(齊國公主)下嫁高麗王的質子王諶。王諶後來成為高麗忠烈王,蒙古公主就成了王后。


高麗忠烈王之後的忠宣王、忠肅王、忠惠王、恭愍王都娶蒙古公主為王后。草原出身的齊國公主,強悍暴躁,經常家暴高麗忠烈王。高麗忠烈王對蒙古公主不敢反抗一句,只能暗自垂淚,最強烈的抗議是露坐於外。

元朝公主大多把持高麗王宮,甚至干預國事。元朝公主可以決定高麗政府的一些人事任免。


3,在高麗屯軍,必要時進行軍事打擊


蒙古政府高麗後,在高麗設置了常住蒙古軍屯兵,在高麗王城有兩千蒙古兵,在高麗金州有五千蒙古兵,都是常住兵力。


如果有小的叛亂,蒙古常住軍和高麗軍就可以直接撲滅。如果高麗王反叛,蒙古則從遼東發兵平叛。


4,在高麗設置達魯花赤

達魯花赤在蒙古語原意為掌印者,是元朝監督附屬地區的督官。沒有達魯花赤的籤押,地方長官的命令是無效的。


元太宗窩闊台即位後,以高麗殺死元朝使者為名,擊敗高麗。窩闊台索取了大量賠償後,在高麗的各京、府、縣留下72名達魯花赤,對高麗的各級政權進行監督。


元朝一般會任命高麗王為征東行中書省左丞相,右丞相由蒙古派遣的達魯花赤擔任。


5,驛路

忽必烈要求高麗建設驛路,設置驛站四十個。高麗王說負擔太重,忽必烈恩准降為二十個驛站,並由元朝提供一年的驛站用糧食。


建立驛站,保證了元朝對高麗的命令和信息的下達上傳,有利於元朝加強對高麗的控制。


6,朝貢


元至元二十一年(高麗忠烈王十一年,1284年)夏四月,「王及公主、世子如元,扈從臣僚一千二百餘人,賚銀六百三十餘斤,紵布二千四百四十餘匹,楮幣一千八百餘錠。」


高麗從蒙古太宗四年(1232年)至元朝滅亡,共遣使赴元479次,其中,高麗高宗時期39次,元宗時期56次,忠烈王時期207次,忠宣王時期21次,忠肅王時期63次,忠肅王(後)時期6次,忠惠王(後)時期9次,忠穆王時期16次,忠定王時期5次,恭愍王時期57次。


7,更改高麗官職和禮儀


1275年,元朝要求高麗凡省、院、台部官名爵號有與元朝廷相同的,必須更改。高麗只得把尚書省、中書省改為僉議府,改侍中為中贊,改平章事為贊成,改參知政事為僉議參理,改刑部為典法司,改吏、禮二部為典理司,改御史台為監察司,改翰林院為文翰署。


同時元朝還消減了高麗朝廷禮儀和官吏人數,美其名曰:節約開支。



8,索取財物、婦女


1221年,高麗向蒙古國進貢1萬領獺皮、3000匹細綢、2000匹細苧、1萬斤綿子、1000頂龍團墨、200管筆、10萬張紙等。


元朝要求高麗進貢婦女,一類是供元朝帝室或王公大臣作為妻妾或侍女,另一類是供給軍人。前一類要求必須是處女。自1275到1347年,高麗共遣使赴元獻處女16次。


9,要求高麗提供軍事支持


至元五年(1268年)夏天,忽必烈命令高麗製造可載4千石的海船1千艘,以備攻打日本或南宋。


元朝渡海遠征日本時,從高麗強征簽軍五千六百人。


10,賑災


忽必烈當皇帝時,曾多次向高麗賑災。至元十七年(1281年)五月,忽必烈貸糧萬石給高麗,賑災饑民。至元二十八年(1292年)十月,高麗又發生饑荒,忽必烈送給高麗二十萬斛大米。這是元朝對高麗少有的善政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容嬤嬤說 的精彩文章:

成吉思汗後代,清朝最後猛將僧格林沁,為何死於16歲少年之手?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指使十三阿哥胤祥除掉鄭春華想達到什麼目的?

TAG:容嬤嬤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