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五德終始:揭秘中國歷代王朝的「顏色革命」

五德終始:揭秘中國歷代王朝的「顏色革命」

中國歷史上的改朝換代,往往意味著國家顏色的改變,這種看似簡單的黑紅白青黃背後,其實是一種影響了中國王朝政治近千年的學說,那便是「五德始終說」。「 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種德性;「終始」是指「五德」周而復始的循環運轉。

這種學說的發明者是戰國時期齊國的陰陽家鄒衍,他宣稱每個朝代都有與五行相對應的德,也就是來自天意的合法性。

同時他指出,一德對一色,金德對白,木德對青,水德對黑,火德對紅,土德對黃。五行相勝相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終而復始,五德亦是。所以,每一個稱王作帝成功的人,都要給自己的王朝賦予一種克勝所滅朝代的所謂新德,而整個國家的顏色也會隨之改變,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特有的「顏色革命」。

五德終始:揭秘中國歷代王朝的「顏色革命」

1、

從五行說附會出的五德說顯然是迷信,但人擁有的越多,越容易迷信,尤其是擁有最高權力的帝王們。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周是火德,秦始皇就採取了周德所敵不過的水德,而水德相應的顏色就是黑色,所以整個大秦帝國就成了黑色帝國。

大秦帝國一片黑,不僅僅是秦始皇採用了水德所代表的黑色做標誌,「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同時還進行了一系列與水德相對應的制度改變,這才是最根本的。「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數以六為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輿六尺,六尺為步,乘六馬。」更為重要的是,就連國家的執政方式都是黑色,「以為水德之始,剛毅戾深,事皆決於法,刻削毋仁恩和義。於是急法,久者不赦。」

或許,正是這種黑色,預定了秦始皇的黑色悲劇。

五德終始:揭秘中國歷代王朝的「顏色革命」

2、

「五德始終說」的起點其實是黃帝,他屬於土德,其後的夏、商、周、秦分別為木、金、火、水,按照這樣「天意的歷史規律」,漢朝革了秦朝的命,土克水,漢朝應該是土德才對。可劉邦卻自認為黑帝,乃水德,所以制度服色依舊沿用秦舊。漢朝官方正式承認土德,是在百年之後的漢武帝時代才得以實現的。

公元前104年,漢武帝正是宣布改制,中國又由黑色世界變成了黃色世界,「以正月為歲首;服色尚黃;數用五;官名的印章改為五字。」

到了西漢末年,王莽篡位,搞了一個新朝出來。由於他是和平革命,通過讓人禪讓的方式得來的帝位,跟以往暴力革命的方式不一樣,所以「五德始終說」對他而言就相對困難了些。但這並沒有難住他,他當黃門侍郎時的同事劉歆,為他創造性地提出了個「五德相生」的理論,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德終始:揭秘中國歷代王朝的「顏色革命」

他說自稱舜後裔的王莽繼承了舜的土德,漢室是堯的後裔,屬火德;五行中火生土,漢朝禪讓新朝是自然之理。當然了,這所謂的禪讓依舊還是以槍杆子為後盾,只是表面上的殺伐之氣少了些許。劉歆由於論證有功,由此當上了國師,封為嘉新公。

既然王莽封漢為火德,那東漢的劉秀也不客氣,就順勢利用了這一點,來做光復舊業的事業。公元25年,劉秀成了火德皇帝,整個國家的顏色又變成了紅色。

漢朝一會兒水德,一會兒土德,一會兒又火德,更加表明了這種迷信的歷史解釋,其實完全都是操控在人類的手上,而非什麼天意。

五德終始:揭秘中國歷代王朝的「顏色革命」

3、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大爆發,按理說這是暴力革命,按照五行相剋的理論,應該是水德,可它偏偏整了個土德,要建立黃色世界。當時的革命綱領《太平經》提出,「東漢是火德王,漢運衰,代漢而興者當為土德。」起義頭目張角自稱「黃天」,以示將承漢祚而王天下。但很不幸的是,他的黃色世界並沒有建立起來。

反倒是曹丕,實現了他這個黃色世界的夢想,他和平方式的禪讓,倒是對應了「五德相生」的理論。

公元220年,他不但按照土德改制,還把年號定為了黃色,「黃初」。但三國時期的中國,其實也是三種顏色的,劉備號稱自己是漢室正統,所以仍是火德的紅色;孫權剛開始也爭黃色的土德,後來要為漢報仇,按照「五德相剋」的理論,就採用了木克土的木德,所以東吳的世界是青色的。

五德終始:揭秘中國歷代王朝的「顏色革命」

接下來的晉朝同樣也玩起了禪讓的把戲,取代了魏國,最終一統了天下,那麼晉朝又是什麼顏色什麼德呢?

西晉建立之初,大臣們認為「今大晉繼三皇之蹤,踵舜、禹之跡,應天從民,受禪有魏,宜一用前代正朔服色,皆如有虞遵唐故事,於義為弘。」司馬炎似乎對此沒啥感覺,也就同意了。後來一個名叫孫盛的人卻說,「仍舊,非也。且晉為金行,服色尚赤,考之天道,其違甚矣。」

他按照「五德相生」的演算法,晉朝應該是金德,尚白色。司馬炎又聽了他的話,結果中國又變成了白色的世界。

五德終始:揭秘中國歷代王朝的「顏色革命」

4、

晉朝再下來就到了南北朝時期,這個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顏色最為複雜多變的時期。

五胡亂華滅了西晉,司馬氏偏安一隅繼續著白色的金德。原本是匈奴後人的北漢始祖劉淵,也受「五德始終說」的影響,竟認劉姓的漢朝為祖先,大義凜然地採用了東漢的紅色火德。等到其侄劉曜篡位後,又採納了與晉朝金德相生的水德,尚黑,服色旗幟又改成了黑色。

當時北方的16個政權此起彼伏,百姓流離失所,社會的顏色也不斷變化。而南朝的顏色則相對來說要簡單些,只有劉宋、南齊、南梁、南陳四朝。宋代替了晉,金生水,尚黑色;水生木,齊尚青色;而本是南齊皇室宗親的蕭衍開創的梁,繼承了齊的木德,尚青色;木生火,陳尚紅色。

隋朝代替的是北周,北周是木德,尚青色,所以隋朝是火德,紅色帝國。而火生土,偉大的唐朝於是又順了土德,成了黃色帝國。

五德終始:揭秘中國歷代王朝的「顏色革命」

5、

唐朝之後,歷史來到了五代十國時期。後梁滅了唐,火克金,尚紅色;後唐又號稱繼承了唐王朝,所以依舊是土德,尚黃色;後晉為金德,尚白色;後漢為水德,尚黑色;後周為木德,尚青色。

宋朝受禪於後周,木生火,所以宋朝又為火德,尚紅色;趙宋南遷之後,仍舊為火德,就連宋高宗的年號「建炎」都是火德中興的意思。而遼國為水德,金國先遼後滅宋,繼承了宋的火德,火生土,所以金國為土德,尚黃色。

其實,到了宋朝之後,「五德始終說」在官方已經基本壽終正寢了,所以元朝對這一學說根本就不感興趣,雖然民間認為它是水德。不過,這樣的話,滅了北宋的金國是相生的土,滅了南宋的元朝卻是相剋的水,所以,元朝就沒有了統一的國家顏色。

五德終始:揭秘中國歷代王朝的「顏色革命」

朱元璋參加的紅巾軍,是追認宋朝的火德而致,所以紅色就成了反元武裝最為鮮明的標幟,明朝也就崇尚火德,尚紅色。但不管是按照相生還是相剋的說法,明朝都不應該是火德的。但這一學說在明朝已不是關乎王朝正統的頭等大事了,所以啥德都一樣,都只是民間流行的非正式說法罷了。

之後的清朝也是一樣,水克火,清朝應該是水德,尚黑色,但水德並沒有得到滿族帝王們的認可。

到了袁世凱的時候,「五德始終說」倒是迴光返照了一次,他當了「洪憲皇帝」,似乎是追認明朝的火德,尚紅色,以至於把整個紫禁城塗了個紅彤彤。但袁世凱的鬧劇也就持續了幾十天就收場了,「五德始終說」的歷史至此終於結束,官方的國家顏色也就再也沒有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歷小軍 的精彩文章:

三國時期的士族,真的是一個毫無貢獻的階級?
揭秘:明清時期的白蓮教究竟是正還是邪?

TAG:古歷小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