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樓下的ATM機「說沒就沒了」

樓下的ATM機「說沒就沒了」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梁海祥) 在廣州大道上班的李先生對記者表示,其上班的大廈大堂原本設有一台ATM方便員工使用,但近日李先生有取現需求時,卻發現該ATM已撤離,他向該大廈的管理人員諮詢了解,得到的回復是「ATM機使用的人並不多,搬走已經好幾個月了」。其實,有李先生一般遭遇的人並不在少數,背後原因是銀行業的ATM角色逐漸「式微」。

ATM機早已遭遇增長瓶頸

據了解,銀行的ATM機在經歷2014年、2015年的高速發展後,2016年開始便遭遇增長瓶頸。據此前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ATM數量為86.67萬台,對比上年增量為25.18萬台,增長率為40.95%;2016年銀行ATM數量為92.42萬台,增量為5.75萬台,增長率為6.63%;2017年底,銀行ATM機數量達到96.06萬台,增量為3.64萬台,增長率為3.94%。從2015年的近41%的增長率,到2017年的增長率不足4%,3年時間內,銀行ATM機的增長率出現了大幅下跌。再以中行的年報數據為例,2016年該行的ATM數量為46810台,2017年同期為42507台,負增長9.19%。

曾經無處不在的銀行ATM,在移動支付、手機銀行等新式支付的衝擊下,人們對現金的需求有所降低,ATM的角色也正在逐漸式微。「老闆,麻煩給一瓶可樂。」「自己拿吧,掃碼就行。」市民陳先生對記者說到,移動支付令其生活中對現金的使用量大幅減少,就連家樓下的士多店也早已普及了移動支付。

新支付方式衝擊ATM市場

ATM機供用商的年報數據也展示了行業的「寒意」。新三板公司維珍創意的主營業務是ATM形象創新及安全防護,即提供ATM設備的外包裝、安防監控、應用軟體等,主要客戶是各大銀行。該公司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4300.60萬元,同比下降60.74%;同期凈利潤為3181.88萬元,同比下降90.68%。對此,維珍創意表示,主要是受到移動支付的衝擊,銀行ATM機等現金類自助設備的布放陷於停滯甚至萎縮,導致公司的營業收入及利潤出現大幅度的下降。

國內ATM機製造商廣電運通則在2017年度報告中表示,「在國內市場上,隨著移動支付技術應用及銀行網點轉型的不斷深入,傳統ATM設備市場需求增速放緩、設備價格繼續下滑,行業洗牌加速,報告期公司新簽合同訂單同比有所下降。」其中,ATM設備營業收入161,836.17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9.37%。

業內人士指出,ATM機的運營需要場地租金費、電費、押運錢款費等開支。而在移動支付技術日趨成熟並廣泛使用的衝擊下,老百姓現金使用量縮減,使得ATM機流水不足,手續費等收入減少,不少銀行只能撤走ATM機。

鏈接

跨行取款「知多D」

據悉,在市面上ATM機減少情況下,在遇上較為緊急的資金需求時,不少銀行的持卡人不由得「急不擇機」,只能選擇用他行的ATM取款。然而,記者了解到,部分銀行卡在跨行ATM取款是要收手續費的,取款的手續費是由發卡銀行代清算機構收取,而收費標準在2元/筆至4元/筆不等,也有個別銀行每月前2筆取款不收取手續費。有銀行提醒市民,在跨行之間的取現和轉賬,可以使用手機銀行辦理,除了能減免部分手續費,還可減少攜帶現金出門的潛在風險。

(梁海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