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典匯簽約藝術家李豫龍邀你欣賞「人間精靈」

經典匯簽約藝術家李豫龍邀你欣賞「人間精靈」

經典匯光影驛站公眾號

關注推送掌握動態,有機會第一時間獲取。

經典匯光影驛站

名家訪談

大家都知道,唯有小孩子和動物是最難拍攝的,他們總是不受控制的來回亂動,不太配合攝影者。對付他們只能多練一些技巧,方能拍出經典的照片。

在拍攝運動敏捷,且不受拍攝者意志控制的動物時,要求拍攝者像拍攝體育運動一樣反應迅速。拍攝者往往必須隨動物移動而移動,所以攜帶的攝影器材必須儘可能的輕便。因為動物活動性大,常需要抓拍,拍攝者應該觀察周圍情況,迅速決定拍攝位置開始拍攝。

李豫龍老師從事媒體工作二十餘年,擅長新聞攝影和民俗紀實攝影,拍攝了眾多逸事的好作品。同時李老師亦是喜愛動物之人,對於動物攝影,從1991年至今,26年從未間斷,並且將會一直延續下去。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李老師為我們帶來的視覺盛宴——《人間精靈》

▲溜鳥 (1991年1月)

這是李老師動物記錄的開端,畫面是黑白影片呈現的,這記錄的是時代的變遷,也是歷史的過渡。鳥籠掛滿了樹枝,一群老人正坐在改造前的錦江河畔老南門大橋段公園逗著鳥兒,聊著天,無比開心。

▲賽馬 (1996年8月)

烈馬隨著它的王在戰場上威武的疾馳著,它們奮力地逐獵著,都想稱王。作者眼疾手快的捕捉到了這精彩的瞬間,快速的將畫面定格,呈現出猶如凝固的效果。

▲驚喜 (1998年6月)

白鴿站立在小孩的肩上,揮展著翅膀,眼睛直視前方。小孩的表情里有驚訝的同時還有些許膽怯,嘴角還有沒來得及擦拭的口水,增添了整幅作品的情趣。

▲成雙成對 (2001年10月)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看著它們成雙成對,所有關於愛情的美好詩句總是在腦海中閃現。黑與白的對比增強了畫面的層次感。

▲相依為命 (2003年4月)

兩隻白鵜鶘站在兩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它們似乎在眉目傳情,卻又不相互靠近,像是是吵架中的情侶,在慪氣。

▲怒髮衝冠(2003年12月)

金猴閃爍著那水汪汪的大眼睛,張著大嘴站在樹樁上嘶吼著,好像有人從它手裡搶奪了食物,看著那不甘心的眼神,甚是有趣。

▲擺譜兒(2003年12月)

一隻猴端莊的坐在假山石上,左手像人拍照擺拍一樣放置在腿上,一動不動,彷彿和假山融為一體。

▲環尾狐猴 (2003年12月)

環尾狐猴在青青草地上玩耍,其美麗的環尾經常高高地翹起,好像一面黑白條紋組成的旗子,顯得非常醒目,期間它不停的回首望去,等待著朋友們一起。

▲來,我拉你上來(2004年10月)

憨態可掬的兩隻大熊貓在嬉戲著,還擺著pose。平拍最能拍攝出高清的動物照片,而且與它對視,視角最佳,使畫面比較和諧,作者抓拍到了熊貓的動態感。

▲吸引 (2006年9月)

魚鷹站立在漁夫的竹竿上,看它的眼神和展開的雙翅,似乎對想要拍攝它的那位老外小帥哥發出挑釁。

▲鳥語聲聲 (2012年8月)

小鳥獨站在光禿禿的樹樁上,向著遠方,似引吭高歌,撥人心曲,亂人心魄。

▲伴 (2016年4月)

看到這幅畫面首先聯想到的就是駱賓王的「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一對「小情侶」攜手一起覓食而去。

▲盼 (2016年4月)

這是在動物園裡拍攝到的一幕,兩隻長頸鹿,一大一小,探頭而出,期盼著,張望著,像等待著外出的丈夫歸來。

▲密語 (2017年4月)

兩隻斑馬在竊竊私語著,他們來來回回的踱著步,像是在密謀著什麼。

圖片來源:經典匯簽約藝術家李豫龍老師

編輯、排版:星小和

對話名家

請問老師,您的攝影理念是什麼呢?

答:用好手中的照相器材,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間。

你拍攝的照片中什麼樣風格的照片是您比較擅長或者喜歡的?

答:人文紀實,包括紀實新聞和民風民俗類照片是我最喜歡的類別。紀實攝影有記錄和保存歷史的價值,具有作為社會見證者獨一無二的獨立性。新聞攝影屬於紀實攝影的一個類別,一幅照片通過大眾傳媒成為所謂「新聞攝影」,相對來說,今天的逸事是新聞,明天可能將成為歷史,往後或許是重要的文獻參考資料。能夠多拍攝有史料價值的紀實類照片,是我最大的願望。

怎樣才能拍攝出一幅好的作品?

答:要做到「三勤」:勤於發現;勤於拍攝;勤於總結,必將出好片。

可以分享一下您的攝影經驗嗎?

答:經過以上「三勤」的拍攝,將生活中所發生的每一個點點滴滴的美好瞬間都記錄下來,再通過認真的整理、歸類,精選出有價值的圖片分享給大家,讓讀者來評判(包括投稿參賽)。每幅照片不能自己說好就是好?要大家說好才算好。

另外,不能把自己局限在一個固定的拍攝圈子內,發現有好的題材都可記錄下來。比如我這組動物與鳥類的作品,就是我二十多年來積累中的一部分……

李豫龍

經典匯簽約藝術家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

中國晚報攝影學會會員

四川省攝影家協會理事

四川省新聞攝影學會會員

成都民俗攝影協會副秘書長

四川天府新區旅遊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曾任《四川食品報》、《蜀報》、《成都晚報》攝影記者,從事攝影記者工作二十餘年。擅長新聞攝影和民俗紀實攝影。2008年10月被評為「5.12汶川特大地震」四川省抗震救災省級勞模。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典匯光影驛站 的精彩文章:

TAG:經典匯光影驛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