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京大嬸用金絲做編製,復原明代皇冠和觀音,一尊賣出近百萬

北京大嬸用金絲做編製,復原明代皇冠和觀音,一尊賣出近百萬

說起花絲鑲嵌大概沒有多少人了解這種傳統工藝,但你肯定在故宮或者影視劇里看到過這樣的鳳冠,這就是用花絲鑲嵌工藝做成的。花絲鑲嵌是起源於春秋戰國金銀錯工藝,在明代時技藝達到高超水平,利用金銀銅材質進過掐、鏨、編、嵌等手法再鑲嵌進點翠和珠寶玉石,達到一種金碧輝煌的效果。而且這種工藝只為皇家服務,主要是給皇親國戚們做各種飾品。圖為故宮館藏的明代皇后累絲點翠鑲寶鳳冠。

傳統花絲鑲嵌工藝工序非常複雜,大致可分為兩個部分,一是花絲工藝,另外就是鑲嵌工藝。花絲就是把金銀拉成絲做成器形,鑲嵌就是把金銀打成片狀鑲嵌進珠寶玉石再焊接到花絲器形上,老工藝上往往還要嵌進點翠,只是如今為了保護動物,已經不再使用點翠。圖為半成品花絲鑲嵌工藝品。

傳統花絲鑲嵌工藝在製作好胎形後,就要把金銀根據不同要求經過火燒後拉成細線,有的需要拉得如頭髮絲一般細,被稱為拔絲,這個過程非常考驗拔絲師傅的技術,力道要控制得剛剛好,稍不注意就會拉斷。

經過拉絲後的銀線,這還屬於比較粗的線。

這些細線需要再經過編、掐等方式嵌進需要填充的胎形里,也是花絲鑲嵌工藝中的基本功也是最難掌握的技術。掐絲需要純手工製作,用鑷子或鉗子將花絲掐成各種紋樣的工藝,粘焊在器物上。最終形成一個精細的花絲鑲嵌作品。

故宮館藏的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圖中這件是北京花絲鑲嵌工藝國家級傳承人程淑美複製的。

程淑美是花絲鑲嵌工藝界的「國大師」,她的花絲鑲嵌作品非常具有個人風格,突破了傳統花絲鑲嵌工藝的飾品、建築等造型,開創了獨具特色的人物花絲鑲嵌作品,特別是佛像人物,非常受歡迎。

程淑美的花絲鑲嵌的純金觀世音,一尊售價近百萬。

如今這門傳統工藝已經在程淑美的推廣下,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參與進來,她工作室里有很多90後年輕人在從事這門手藝。圖為程淑美正在打造的一個花絲鑲嵌作品「重器」局部。(更多手藝故事,請關注公眾號:侶行記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侶行記藝 的精彩文章:

父母老了你卻辭職修行?生個孩子就能治癒矯情

TAG:侶行記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