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72歲再出發創業:姚班十年,期智一生

72歲再出發創業:姚班十年,期智一生

台上的姚期智,就像在清華大學的講台上給學生講課,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演講,淡定從容而又筆挺地站在那,一眼望過去,完全不像一個已到古稀之年的老人。

72歲再出發創業:姚班十年,期智一生

活動結束後,姚期智很快被人群圍住,當有人主動遞過去名片的時候,他會稍稍彎腰,回敬自己左手攥著的名片,沒有一點頂級科學家的架子。

在他主導的圖靈人工智慧研究院第一場AI論壇上,主持了全程的姚期智似乎在宣告:72歲選擇在南京創業,他是認真而投入的。如同當年「白手起家」,讓清華集齊了計算機理論、應用、系統結構和軟體四大領域的優秀學者。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科學巨擘如姚期智,其傳奇的一生都在做開創性的事業。

1946年,姚期智出生在上海,然而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他都在台灣生活、學習。

11歲那年,姚期智遇上了人生的第一次轉折點。

1957年,楊振寧和李政道因為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彼時的楊振寧才36歲,已經登上了物理學的最高榮譽殿堂。

很快,諾貝爾物理學獎在國內掀起了一波學習的風潮,而這股風自然也吹到了台灣,姚期智陷入了對物理的狂熱中,當時還在讀小學的他就已經堅定了大學要選擇物理專業的決心。

1967年,姚期智從台灣大學物理專業畢業。

關於姚期智和台灣的故事,網上資料寥寥無幾,只知道他長在台灣,畢業於台灣大學。

而11歲那年聽到的楊振寧的故事,卻是深深地影響了他一生。

2004年,清華大學為了邀請他回國教學,特地請來了楊振寧做說客。

「我沒有想到有一天會跟楊振寧先生見面,而且談論的還是關於到清華任教的事情。我一向非常仰慕楊先生,當時也非常興奮。」

60歲的姚期智見到年少時的偶像,他形容自己和楊振寧的見面感覺是如沐春風。當你一生都在從事的東西被自己最崇敬的人誇獎了,有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舒暢。

從台灣去往美國後,姚期智一步步朝著年少的科學理想靠近,同時也迎來了人生中另一一個關鍵的轉折點。

在他26歲那一年,正值計算機技術方興未艾,姚期智審時度勢後,決定從物理學抽身,轉投入了對計算機技術的研究。

「就能力和性格而言,我更適合搞計算機。物理看重直覺,你必須推想出問題的正確答案,求證也許不嚴格;可數學,包括計算機,最重要的是你必須用嚴格的數學來證明這個答案。我發現自己的論證能力在計算機領域更合適。」

1973年,姚期智進入素以計算機科學研究的深厚積澱而聞名的伊利諾大學攻讀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兩年後,他獲得了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之後,姚期智開始教學+研究的學術生活。

從麻省理工、斯坦福到普林斯頓,就像和武林高手過招一樣,姚期智在美國高校過關闖將、潛心研究學術。

72歲再出發創業:姚班十年,期智一生

而談及姚期智的學術成就,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演算法理論創新、密碼學研究以及量子計算。

最早是計算理論方向,在1977年的論文中,姚期智提出了Yao"s min-max principle,這一原理成為了推理隨機演算法與複雜度的基本技術,已經應用於屬性測試與學習理論等領域。

一年後,姚期智對數據結構的創新又做出了根本性的創新。在《Should tables be sorted?》論文中,他介紹了一種名為cell-probe model的數據結構抽象模型,目前已經被廣泛應用於創建演算法的下限證明。

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回到斯坦福教書後,姚期智的研究重心也開始有所轉移:從計算理論轉向密碼學、計算機安全領域。

姚期智在《科學家與科學之路》一文中提到過:「科學家有兩種,第一種是看到已經發生的事情,問『為什麼會這樣』。第二種是嘗試一些從未發生的事情,然後追問『為什麼不能這樣』。

在密碼學研究上,姚期智無疑是開創性的第二種科學家。他提出了「姚氏百萬富翁問題」,而這一問題成為研究安全多方計算問題的起源,也是密碼學協議研究的基礎問題。之後他又提出了「Dolev-Yao 模型」,成為了大多數符號安全工作的起點。

姚期智在美國學術研究的最後一段生涯是在普林斯頓,當時他開始關注量子計算、通信以及信息理論的研究。

三段不同的學術生涯里,姚期智做了很多開創性的研究工作。2000年,因為姚期智對計算理論,包括偽隨機數生成,密碼學與通信複雜性的諸多貢獻,計算機協會(ACM)授予了他該年度的圖靈獎。

在這個素有「計算機界諾貝爾獎」的獎項中,姚期智也是目前唯一一位亞裔學者。這個學術成就也讓他和年少的偶像李政道更近了。

然而此時,姚期智在美國的故事也即將走到落幕的尾聲了。


獲得計算機最高獎項後的姚期智,可以說已經站在學術的巔峰,逆水行舟、激流勇退並不是姚期智的做事風格。

2004年9月某一天,當時正在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張勝譽得知了一個令他頗為震驚的消息,那一天,在和平常一樣探討學術問題的時候,姚期智突然對他說:「我要回中國了,permanently(永遠地)。」 張勝譽後來回憶說:「當時有些訝異,但隨即感到釋然。單純從研究角度講,的確沒有一個地方比普林斯頓更舒服。他回國,應該是要去做一件大事。」

彼時的姚期智毅然辭去了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職,當時有報道為了能一心一意在清華教書做研究,姚期智甚至賣掉了在美國的房子。

這個頗具魄力的決定也引來不少人質疑,從美國回國的姚期智身上背負了不少壓力,不過最終結果表明,這次決策是高瞻遠矚的。

而這一切都源自於兩年前姚期智的一次回國。2002年,姚期智在上海、南京以及北京和國內的學者進行了廣泛的交流,這是一次頗具啟蒙色彩的學術碰撞,給很多國內的學生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了解國際一流學者正在進行怎樣的研究工作。當時在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研究生張勝譽就是其中之一 。

冥冥之中和清華的種種羈絆,再加上當時國內高校計算機學科的發展態勢,姚期智的歸國可以說是點燃了星星之火。

當時,姚期智帶來了一個從6人增至10人的講席教授組,這些人都是國際上演算法和複雜性領域最出色的華人學者,填補了國內計算機學科的空白。

72歲再出發創業:姚班十年,期智一生

回國一年後,也就是2005年,姚期智馬不停蹄地著手清華的計算機教育,他主導了和微軟亞洲研究院合作成立軟體科學實驗班,後改名為計算機科學實驗班,也就是江湖上傳說的「姚班」,並且開始招收清華大一、大二的學生。

雖然從本科教學做起是一件非常費力氣的事情,但在清華待了一年後的實踐經驗告訴姚期智:國內的精英教育要從本科生開始。

據了解,早期實驗班的培養方案都是姚期智和時任微軟研究院院長的沈向洋一起制定的,這其中還有一個細節:2006年秋,來自微軟的教員講到了當時還未在中國上市的Vista操作系統。那時,很多相應課程的教授都還無法獲得任何有關Vista的具體資料。


清華曾流傳一句話,半國英才聚清華,而清華一半英才在姚班。能進入姚班的學生,是數學、物理及信息學競賽的金牌選手,是各省高考前三甲。但縱使是他們,在感受計算機之美時,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對於姚班,大多是這樣一種描述:全英文授課,全英文交流。沒有國界,沒有教材,沒有拘束,甚至沒有台上台下、課上課下的分明界限。需要上的課並不算多,但每門課都極具挑戰。

姚期智在美國高校的執教經驗決定了「姚班」教學模式,完全不遜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這樣的國際一流高校。

同時,姚期智的號召力下,「姚班」擁有非常豪華的師資團隊,翻看「姚班」的講席教授名單,幾乎囊括全球頂尖計算機科學家。

72歲再出發創業:姚班十年,期智一生

姚期智雖是世界頂尖級的科學家,但在教學中沒有一點大師的架子,說起姚期智,「姚班」的學生就像在談一位自己再熟悉不過的老朋友。

清華流傳著許多有關姚期智給本科生上課的故事,其中一個流傳甚廣。一次,姚期智在課堂上「懸賞」出題,25分鐘內解出者請吃「必勝客」。喜出望外的是當時90%的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做出了正確解答。最後,儘管人數眾多,姚期智依然叫了外賣獎勵每位答對的學生。

姚期智曾經將一個學術界探討了30年的經典問題拋給「姚班」的學生,當時有個學生提出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思路,在姚期智還沒有思考清楚的時候,班上的其他學生已經開始鼓掌歡呼了,「我的學生比我更具有開拓精神,他們比我還優秀!」

一個師者的成就感莫過於此。

而「姚班」之所以會成為「姚班」,也在於這種教育體系下走出來的那些計算機天才:樓天城、Face++創始三劍客(印奇、唐文斌、楊沐)、張勝譽、鄒昊、馬騰宇……

天才的成就背後都離不開當年姚期智決定從本科開始做計算機教學的決定,如果清華沒有邁出那一步,可能Face++這樣的獨角獸企業就不復存在了。

在《人物》的一篇採訪中,好幾個姚班的學生在受訪時提到一個詞,impact,意為「影響」。這是姚期智多年來一直在提的詞語,他希望他們要做對科學界和人類社會有impact的事情。

當年從物理學「成功跨界」到計算機學,姚期智深知信息科學和其他學科、諸如物理學、數學、生命科學交叉結合研究的前景。

他曾建議年輕人「要做科技,本科階段學習物理是非常好的選擇,物理學對於構建科學理念很有幫助。即使變換不同的領域和職業工作,選擇問題、構建問題的能力依然重要。」

所以姚期智也一直熱衷於尋求計算機學科的交叉發展之路,2010年12月,在他多方工作和努力下,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成立。

在清華的這些年,除了日常教學工作之外,姚期智也一直潛心學術,在一次研究中,他發現經典的「拍賣利潤」最優化問題上存在一個更加簡單而巧妙的解決方法,而這也正是近年來困擾學術界的一塊頑石。

痴迷於解決學術問題的姚期智再次陷入陀螺般急速旋轉的思維世界裡,為了心無雜念攻克難關,他來到伯克利加州大學「閉關修行」。

姚期智認為:做研究的人好比一輛跑車,有好多「檔」,普通的汽車開到4檔就夠了,但是好的研究者會加速到5檔,而我現在研究的課題一定要在5檔的狀態下才能顯現成果。回歸到最熟悉、最難以割捨、最純粹的研究中。3個月後,他成功闖關。

年近七旬,姚期智對學術研究依然保持一顆赤子之心,這也同樣表現在他的祖國情結中。去年,姚期智放棄海外國籍正式成為中國公民,轉為中科院院士。

然而,很少會有人想到,大半輩子都在做學術研究的姚期智,會選擇在南京創業。

72歲再出發創業:姚班十年,期智一生

2018年4月,姚期智率隊組建的新型研發機構——南京圖靈人工智慧研究院正式落戶南京,現場共簽約了九大人工智慧相關項目。

當時姚期智接受記者採訪表示,這是「一生中感到最有意義的工作」。

這一次,「學研」之外,姚期智又站在了人工智慧產業的第一線。而在今年已經72歲的姚期智身上,完全沒有廉頗老矣垂垂遲暮的感覺。無論是在清華做學術、人才教育,還是在南京做研究落地,姚期智始終是一顆赤子之心,有源源不斷地精力投入到自己所熱愛的事業中。

就像他曾經總結做科學研究的幾個關鍵點:科學家必須明鑒萬里,預見未來的發展趨勢,並按照自己的心意和喜惡選擇投身的領域。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念。

本文部分資料來自:1、新浪科技;2、人物;3、中國教育網;4、經濟日報;5、雷鋒網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72歲再出發創業:姚班十年,期智一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鎂客網 的精彩文章:

以太坊在將來會取代比特幣嗎?
兩大通信巨頭重組落定:下一階段備戰5G商用化

TAG:鎂客網 |